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蓝碳可以交易?看湛江怎么干!

2022-04-28 17: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打造“红树林之城”、推进蓝碳开发交易

湛江在行动!

4月28日

市委工作会议召开

研究部署我市红树林蓝碳开发交易有关工作

加快推进海洋碳中和试点城市建设

为广东建立蓝碳交易中心

作出有益探索、积极贡献

会议金句

塑造湛江绿色发展新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让湛江蓝碳成为广东生态建设的新亮点。

加快推进近岸与海岸湿地蓝碳本底调查工作,开展滨海湿地、海洋微生物、海水养殖等典型生态系统碳汇储量监测评估和固碳潜力分析,探索建立全市蓝碳数据库。

把握好湛江作为海洋碳中和试点市的机遇,探索以近海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为重点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新模式,高水平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有序推动碳汇渔业进行蓝碳交易。

发挥我市红树林超大规模优势,加强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海洋碳汇研究,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海洋碳汇核算体系,努力打造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学的“湛江标准”。

主动对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建立合作机制,共同研究符合蓝碳自身特点的交易管理框架、核证方法学和市场监管手段,探索共建蓝碳交易中心。

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蓝碳经济领域,建立健全政府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蓝碳交易模式。

大力弘扬“因海而生、向海图强”的时代精神,讲好“湛江蓝碳故事”,提高全民蓝碳意识。

各部门“碳索”

市生态环境局:打造“湛江标准”,壮大蓝碳经济

全市海洋碳汇总量约为65.70万吨/年二氧化碳,其中红树林占57.5%、贝类占 38.1%、盐沼占 4.2%、藻类和海草床占 0.2%。红树林和贝类是我市海洋碳汇的主要来源。总体上,湛江红树林、贝藻类两类蓝碳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在全省乃至全国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我市成功列入《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全国四个海洋碳汇监测试点城市之一(其余3个:深圳、盘锦和南通),该局主动对接省生态环境厅加快开展试点工作,争取早日构建我市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和海藻养殖等海洋碳汇可推广、可应用、可示范的碳汇监测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指南。

该局已着手以红树林为重点,构建海洋碳汇的统计核算体系及工作机制,今年底前编制完成《海洋碳汇调查与核算技术指南》《红树林碳普惠方法学》等规范文件,争取得到省主管部门认可发布,打造“湛江标准”, 促进海洋碳汇资源统筹纳入全省排放交易体系,进而拉动海洋生态保护社会投资增长,推进海洋资源产业化,壮大蓝碳经济发展。

市发展和改革局:探索新型碳汇交易机制

该局已在编制的《中共湛江市委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和《湛江市碳达峰总体实施方案》中明确支持“研究红树林、海藻、渔业等新型碳汇方法学,探索新型碳汇交易机制落地应用,促进森林、海洋碳汇项目开发。争创国家森林、海洋、渔业碳汇储备试点或基地,率先探索开展海洋碳汇监测核算和碳汇交易。” 目前国家、省发改部门对蓝碳项目开发投资管理还没有明确指导意见。下一步,该局将按照国家、省的相关部署,配合蓝碳碳汇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和完善蓝碳项目开发投资管理新途径,助力我市红树林等蓝碳碳汇交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市自然资源局:科学规划引领,生态为要多方筹措

该局组织编制《湛江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2016-2025)》,科学推进红树林湿地保护工作,还委托中国林科院热林所正在编制《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2021-2025)》,现已完成初稿,将于5月上旬组织专家评审。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出台不仅为我市红树林保护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也对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推进“红树林之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市正在积极申报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湛江设立国家红树林研究中心,汇聚高端专业人材,开展红树林研究攻关,以此推动我市及周边地区红树林及蓝碳事业发展。

今年,该局重点推动各保护区沿岸的废旧养殖池塘实施退养还滩工作,重新营造海域滩涂的红树林生态廊景观,种植恢复红树林面积50 多公顷;探索制订出台红树林修复地方技术标准,将加快推进《湛江市红树林苗木出圃技术指南》等7个技术指南应用及《养殖塘清退区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红树林苗木出圃技术规程》等2个地方标准的制订和出台,为湛江高效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及时、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制定全省相关技术指南提供有益参考;研究制订我市海洋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红树林碳汇为主体的海洋碳汇提质增量。

湛江红树林管理局:推动蓝碳交易助力碳中和

“十四五”期间,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将严格按照《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配合相关部门逐步清退保护区内历史存在的养殖塘,实施完成红树林生态修复 1147.3 公顷,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海岸带红树林湿地恢复与增汇协同增效。

保护区管理局希望通过推进红树林蓝碳碳汇项目的开发,充分实现红树林蓝碳生态系统价值,可以建立利用碳交易收益维持生态保护修复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也在此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红树林蓝碳生态系统的研究、保护与修复,积极推动蓝碳交易等多种形式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我国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出积极的贡献。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

被称为“绿碳”

你可知还有“蓝碳”?

2009年

联合国有关组织编写的蓝碳报告

提出了蓝碳的概念

即海洋生物捕获的碳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平均深度达4000米

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

红树林、海草床、盐沼

是三大蓝碳生态系统

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

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

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

成为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戳视频

认识蓝碳,保护生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视频来源:自然资源部

作为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一部分

湛江红树林这一年经历了哪些故事呢

一起阅读湛江红树林“年历”

↓↓↓

2021

4月7日,中国海洋报社发布消息“我国开发出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6月8日,国内首例蓝碳交易“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在青岛签约完成。湛江日报以《红树林变“金树林”,碳中和有“探路者”》为题进行首发报道。

7月6日,市委书记刘红兵专程到湛江红树林管理局调研,对该局开发推进“国内首例蓝碳交易”给予充分肯定。

10月8日,“湛江雷州红树林区互花米草”作为典型案例收录进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印发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中。

10月14日,“红树林变‘金树林’助推实现碳中和——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被收录进自然资源部《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中。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12月16日,市委书记刘红兵到麻章区湖光镇、雷州市雷高镇调研红树林保护工作,要求强化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利用,全力将湛江打造成“红树林之城”。

12月27日,“打造‘红树林之城’”被写入湛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引发党代表和社会各界热议。

12月30日,湛江市召开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会议,擦亮“红树林之城”特色品牌,让“湛江红树林”成为广东生态建设的新名片。会议还对《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作了说明。

2022

1月9日,“擦亮‘红树林之城’特色文化品牌”写入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1月16日,“南方+”推出《大美广东·高质量发展图鉴》,首期主题为《从“海岸卫士”到碳中和“探路者”,红树林变身“金树林”》。

▲视频来源:南方+

2月1日,广东省新闻学会主办期刊《岭南传媒探索》2022年第一期刊登论文《湛江红树林是怎样“红”起来的?——湛江日报推动“红树林”纳入国家级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探析》。

3月初,《湛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出台,将生态碳汇项目纳入全市绿地总体规划布局,加强湛江红树林、雷州九龙山湿地等具有碳汇功能的天然湿地保护,提升海洋碳汇能力。

3月3日,南方日报“湛江观察”第一期专题《解码红树林生态经济学》,深度报道世界湿地修复成功典范——湛江红树林。

3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大美中国”栏目,将镜头对准湛江红树林,时长近半分钟。

3月9日,湛江市四套班子领导在坡头区南三大桥桥头海滩,种下1000多株白骨壤、桐花、秋茄、红海榄、木榄等红树林树苗,以实际行动助力市建设“红树林之城”。

4月16日,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揭牌暨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成立活动在湛江湾实验室举行,为我市打造“红树林之城”提供更强科技支撑和资金保障。

4月19日起,湛江日报社与茂德公出品的原创歌曲《湛江红树林》MV在湛江吴川机场持续播放,28个与湛江通航的城市听众在所在城市用文字和视频,表达对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的祝福。

原标题:《蓝碳可以交易?看湛江怎么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