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BAT一起长大,科大讯飞年赚百亿,仍赚不到钱

2022-04-28 13: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和BAT一道成长的科大讯飞,一直都有些深藏功与名。

围绕“语音识别第一股”、“AI第一股”科大讯飞,业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

一方十分看好,理由是科大讯飞营收持续上涨,甚至在2019年突破百亿大关,布局的开放平台等业务押注的是未来。

另一方则颇多质疑,尤其是对科大讯飞千亿左右市值的质疑,原因在于上不去的净利润、低迷的股价以及政府补贴过多等“老毛病”。

这两种态度,在科大讯飞2021年的财务数据中,都能找到证据。

4月21日,科大讯飞发布了2021年年报以及2022年一季度财报,仍旧是数据一面向上,甚至于在财报发布之前,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一度在云年会中激动地想提前告知2021年的营收表现。

从财报中显露的上述老问题仍旧存在,新问题也在逐渐显露,各项业务毛利率一再下滑、本就不多的净利润增幅放缓。

科大讯飞到底是做什么的?

这才是窥探其成长难题的关键。

对此,凤凰WEEKLY记者苏舒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走语音智能的科大讯飞,一直很尴尬,语音智能现在也还处在一个“结巴”的状态中。

正因为如此,科大讯飞也就难免张口结舌以至于“失声”,但还没失速到“失身”。、

科大讯飞营收在2019年就已经过了百亿元,营收增幅也一直在25%以上,2021年营收为183.14亿元,同比上涨40.61%;净利润15.56亿元,同比上涨14.13%。

但有意思的是,科大讯飞营收一直在高速上涨,净利润却增幅小,且净利润额少。

缘起不复杂,赚得多花的多是为了保命而研发。

科大讯飞依托自己在人工智能、相关硬件、各种商业化场景的拓展,确实挖掘出了一些新的增量市场,实现营收高速上涨。

但上述成就的取得,有赖于同样海量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市场孵化策略。

作为一个智能语音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它面对的是一个需要开荒的市场,需要购置和独创的“锄头”足够消耗它大量的营收。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业绩向好之下,科大讯飞的股价还是相对低迷的状态。

更有甚者,当科大讯飞的市值跌落到千亿之下后,不少人的观点还“落井下石”,认为从科大讯飞的财务数据来看,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以及业务来看,撑不起这个市值。

但市值本身是一个虚数,真正左右科大讯飞命运的还是它能否打开智能语音的蓝海。

目前而言,全球的智能语音的市场场景并没有真正打开,目前科大讯飞提供的各种服务,特别是toB的服务,还非常简陋,也进一步坐实了它“不值”的这个头衔。

但同时,一个疑问也一直在萦绕,大家都知道科大讯飞是智能语音领域的独角兽,可真正谈及细节,反而会糊涂。

科大讯飞的核心壁垒在于语音识别技术上,但从科大讯飞的业务比重来看,教育产品和服务、AI开放平台以及智慧城市中的“信息工程”是营收的主要来源,但这些主营业务的核心壁垒却似乎和智能语音并无关联。

科大讯飞到底是做什么的?

不得不说,科大讯飞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智能语音只是这些业务里面的一个成分,往往还不是主要成分,或者没有达成想象中最具药效的那种价值。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智能语音的实现场景,还很脆弱,只是科大讯飞的一个“吉祥物”,却并不足以支撑企业当下的营收。

不靠和智能语音不太相关的“副业”支撑,科大讯飞活不下去。

换言之,科大讯飞要走出自己的尴尬,只有挖掘出智能语音真正有效的toB或toC的大范围普及型应用场景。

目前而言,它的技术在大部分其投入应用的场景中都只是一个补充或者是鸡肋,但从故事的角度上看还是有希望的。因此才会冰火两重天的评价。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游戏产业资深分析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