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林辉南县:如何完成从邪教“重灾区”到“示范县”的嬗变
法制日报9月4日报道: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农田里,水稻到了挂浆时节,油葵花地里果实累累。即将丰收的景象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曾是受“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侵害的“重灾区”,顶峰期全县有四百余人陷入邪教泥潭。
富饶的大地为何滋生邪教?又如何创建成无邪教示范县?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这里,探寻辉南县从“重灾区”到“示范县”的嬗变。
用行动夺回被邪教裹胁的灵魂
金川镇永丰村里,施工队正给村民修建统一的院墙。董某家的院墙刚打了地基。在原辉南县委防范办副主任韩丽珍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这户人家。
韩丽珍介绍说,董某年轻时出过车祸,腰部及下肢经常疼痛。她年过七十未婚,上有九十岁的母亲,下有两个残疾弟弟。因生活贫困等因素,董某曾对邪教十分痴迷,思想难以转变。
“我不识字,办事也不知道找谁,小韩待俺像亲姊妹一样。”董某说,在她思想未转化前,只有韩丽珍和同事姜楠能进她家门。
韩丽珍和同事多次上门了解情况,积极帮助董某办理医保、低保。通过嘘寒问暖、真情关怀,慢慢打开了董某的心扉。
由于当时邪教兴起,被裹胁的群众较多,县、镇、村形成反邪教联动防范警示教育体系,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谈心,解决涉邪教人员实际困难和问题。起初的工作虽难做,但成效逐步显现。
庆阳镇长碾沟村村民马某告诉记者,以前家里住的泥坯房摇摇欲坠,全靠几根柱子顶着。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常年患有心脏病、腰肌劳损等疾病。邪教“全能神”打着宗教和“行善治病”等旗号将他拉入其中。他因散发邪教宣传品获刑,之后家境变得更加困难。
令马某没想到的是,走出监狱,“扶贫房”政策就落实到他家。没花一分钱,一座40平方米的水泥房成了他和家人的安身之处。
生活贫困的困难群体,最容易被邪教思想侵蚀。辉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雄杰说,“治邪先治穷”,先要着重解决被邪教裹胁人员的温饱、疾病等问题,够低保标准的及时纳入,不够标准的研究落实救助、贫困补助等措施。
反邪教从家庭到“友邻有约”
石道河镇二岔村村民吉某年幼丧父,乡里邻居一直帮衬着他家,他也热心于助人。这一切从他去长春打工被拉入邪教“法轮功”时发生转折。
吉某说,他只是想锻炼身体,顺便治病,却变得自我封闭,家里的活不干地也不种,街坊邻里不再走动。
“韩老师是我的恩人。”再见到韩丽珍,吉某郑重地鞠了一躬。思想转化后的吉某,认识到信邪教是一条不归路,并在镇、村干部的鼓励下,主动当起了反邪教义务宣传员。
“好多曾被邪教裹胁的群众,共同点是祈盼‘强身健体’或‘治病康复’。”韩丽珍说,“唤醒”这些被邪教裹胁群众后,如何抵御邪教卷土重来,保持一方净土是基层反邪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春堡村小广场上,一支扇子舞队带妆排练,用扇子摆出“2017”“好日子”等字样,为参加镇里的“比舞”做准备。长春堡村党支部书记郭奎军说,晚饭后,大秧歌和广场舞成了老少喜爱的“必备节目”。
“这里是吉林省象棋之乡,也是体育大乡,有很多篮球队伍。”辉发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孙正波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群众健身娱乐的需求,每年县里、镇里都举行规模不等的比赛。
“无邪教创建是一项系统工作,更是‘一把手’工程。”吉林省反邪教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志钧说,农村群众心里都有求富、求美、求乐、求健康的愿望,只有在群众心里筑起防范邪教屏障,在群众身边筑起反邪教安全网,才能从根本上抵御邪教的滋生,这项工作尤其需要夯实基层基础。
“我们把力量强化到基层,村社干部要去研究哪个家庭有可能信邪教,根据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工作。”黄雄杰认为,辉南县反邪教工作从家庭开始到村民小组和屯,再扩展到村、镇,自下而上连片推进,形成了无邪教的净土。
“孩子最需要正面引导。以往有的家长信了邪教,孩子也跟着信。”谈及从小养成自觉抵制邪教的氛围,韩丽珍说,在推进校园无邪教创建工作中,一些学校鼓励孩子将收集到的邪教“反宣币”跟老师换新币,进行评比加分,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家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这一做法很快在全县推广。“一个学生有两个家长,加上爷爷辈,至少动员6口人。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0所,在校学生3万余人,覆盖面可想而知。”韩丽珍说。
据介绍,辉南县还开展了“友邻有约·共拒邪教”活动,村民十户为一组签订联防联保责任书,成员之间约定共同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建立奖惩机制,以村规民约的方式反对邪教、抵制邪教,形成了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农闲”变“农忙”消除邪教土壤
寒冷漫长的冬天,给了东北人特有的“猫冬”(指冬季赋闲在家)习惯。每年农闲季节,不出远门,烧上火炕,就是村里人的“猫冬”生活。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若没有健康的娱乐活动,精神上就会空虚。”黄雄杰说,很多人“不会种地”,没人带领,求富无门;农业劳动是重体力劳动,上了年纪容易患上常见病。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农闲就成了邪教思想容易传播的时段。
近年来,辉南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变农闲为农忙,帮助群众拓宽就业和致富渠道,让群众没时间也没心思接近邪教。靠发展抵制邪教的探索,在辉南县得到了生动体现。
辉南县科协主席张红梅告诉记者,县科协利用农闲时节开展“科技之冬”农业技术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和种植养殖大户“土专家”授课,讲授经济作物野山参、油葵花、中药材等种植技术。
辉发镇扶贫部门工作人员闫辉介绍,回乡创业党员经营的大棚菌菇合作项目,菌菇收摘、菌棒制作等劳动密集环节,带动了周边村镇“忙起来”。
“产业链长了,自然没有了农闲。”金川镇镇长郎庆丰说,油葵早已经被深加工企业预订,收获在即,将迎来用人的高峰。花海带动农家乐、停车场、滑雪等多种项目,镇里群众就业和收入都在增长。
凝聚“半边天”挤掉邪教滋生空间
“女性是维系一个家庭的中心,也是容易被邪教入侵的群体。”辉南县多位参与创建无邪教示范县工作的女同志都这样说。
金川镇永丰村一户人家院子里的柴棚堆着近三百捆玉米秆,4个孩子正在旁边玩过家家。许某说,她曾加入邪教“法轮功”,思想转化后,为巩固成果,镇里给她安排了清扫公路的工作。月工资1千出头,她干了近一年,买了一辆三轮车。
2000年夏天,辉发镇光辉村村民吕某家庭生活被不幸笼罩着。女儿刚上幼儿园,丈夫在外打工有了外遇,对她实施家暴。她两次喝农药进医院,又突然接到陌生电话,对方劝她离婚并加入邪教“法轮功”。她哭着来到村妇联主席曲红艳家。
“哪个好人轻易让别人离婚?再说,你舍得孩子么?”曲红艳耐心地劝说,给吕某讲解邪教的本质危害,引导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将邪教抵制在了门外。
前年,辉发镇长春堡村李某外出打工,跟着工友信了邪教“全能神”。镇、村干部得知情况后,既给她做思想工作,又帮她联系到村里的学校食堂当帮工。经过警示教育、交心谈心、关怀帮助,李某终于转化了思想,坚决同邪教决裂。
“妇女的生活稳定,思想才不会被邪教入侵。”辉南县妇联主席赵天虹说。为了带领妇女致富,辉南县妇联开展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草编、钩织、剪纸等免费培训,后期提供原材料并回收成品。妇联还免费培训电商知识,让她们掌握销售自产特色农产品的技能。
采访中,韩丽珍给记者发来一个名为“辉南县巾帼原生态农产品产业联盟”的“微店”链接。记者看到,微店里20件商品上都标着农户的名字和手机号。有林下参、天麻,长白山野生松子等山珍加工及制品,水产、蔬菜、养殖,采摘园、垂钓园和满族剪纸展厅等休闲娱乐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辉南县从思想、阵地、舆论、法律、制度“五大保障”入手,使无邪教创建人人皆知,反邪教深入人心。目前,全县13个乡镇(街道)中有12个没有邪教人员。因工作成效明显,2016年辉南县被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表彰为“创建无邪教示范县”。
为守好这一方“净土”,辉南县正将辉发镇、金川镇、楼街朝鲜族乡等开展“无邪教创建”的基层首创经验进行复制推广。如今,“重灾区”已一去不复返,示范县正开启新的篇章。
(原题为《吉林省辉南县对症施策筑防线 从“重灾区”到“示范县”的嬗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