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外柔内刚的日本文化和中庸的中国文化

2022-04-28 19: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起源是二战战时,这是一本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完成的一个研究敌对国思想文化的一份军事报告。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枪炮隆隆,和血肉横飞,为取得胜利,文化也能成为武器,其作用甚至甚过枪炮。有时候,有些书,也会染上鲜血。这本书是明证。假如有一张方法去统计杀人的数据,这本书也许可以排上“二战杀人排行榜”的前几位。

从宏观层面,文化是统治者最好的社会治理工具。兵器杀人,文人诛心,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了。文化也是杀人技,则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体现。从此,兵器排行榜也要有所修改了。

中国人对日本的熟悉程度,因为同文同种的原因,不用细细研究,仅仅用天然的体悟和感觉就会足够了解了。比如两匹狼,东北狼和西南狼,无论身材体型如何差异,秉性应该是基本一样,是相差不多的。由此一点,这本书一路往下看,文字内容一眼所见之处,即入本心,便会深有同感!同根同种的文化就会如此。由此可见文化是民族性的铸造者。

但,仅仅是人的感悟,就会模糊和不确实些。这本书,则是对日本文化以总结,读者得到的则是对日本文化的清晰和条理性的总结。

日本的民族性,用一个词形容,首先就是——“干脆利落“。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通过日本自我的适应性改变——环境的和人文的和人性的,运转规范已经有别于中国,比如仪式感,纪律性,荣辱感,尊卑制度,忠诚,献身精神,报恩和情义等等,都呈现出”干净利落“和”硬钢“的感觉,这些社会和生活规则,在中国无一例外都有。但在日本,却被提升到更高的更强的层次,而且成为日本人骨子里的精神文化和行为准则,且牢固不破。就人和社会的运行有一些东西是刚硬且牢固不破这点,在中国已经少有了,中国的文化和运行准则越来越往圆滑和摇摆发展,中国人的要越来越粗,却越来越柔软无力。一声“哈依”,伴随着利索的并腿立正低头弯腰的一系列动作,在日本人那里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这是生活的规则,社会运转的规则,完整而鲜明地凸显出来,如一帧帧画面,都成为脑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这些既时时约束着日本国民遵循,也让他国国民深刻感受,这些生活准则,从文化这个柔软的内里演变成行为的外显,铸造了日本能够短时间内一致行动起来的可怕的国民性。二战表现出来的日本国民为天皇玉碎的不投降精神的可怕,均源于此。

一声”哈依“,一个鞠躬,日本人弯腰,起身的时候,却透露出刚强和坚硬。中国人却越来越不再弯腰鞠躬了,连举手作礼,也已经废除了。但,同时也废除了国人人心里的礼貌谦恭和长序有别,尊老爱幼的精神。

言语和身姿的柔软,却反过来衬托了文化精神的强大,这是精神文明养成和文化传承的规律。

这些同时刻同样在影响着中日两国的同源文化,就深度和广度而言,无疑,在中国仍然要更深刻和宽广一些,但这些对国家社会和民众影响深远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已经散乱化,异化,并且淡化,甚至不同的内容之间也完全区隔化。于是,结果就是,在中国,文化的鲜明性已经混化为一个混色体,所有的东西明显地区分这,而文化和思想在成为精神的时候,却又必须融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一种特有的精神和思想,进而成为民族共性行为。于是,在被时代需求这把刀切割后,放入社会的大染缸里,被中庸这根棍子不停地搅拌,犹如云南的蜡染,除了深色和白色,不能染出其它的五颜六色。就如人要有鲜明的个性,才会培养出突出的能力。中国的文化失去了该有的鲜明,而国民的素质是需要鲜明造就的。中庸了的中国文化最终中庸了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假如今天要鲜明地形容一个中国人动作或者行为,还真想不出,而日本干脆利落的低头弯腰倒很有特色,令人记忆深刻。

但整本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儿童教育》这个章节,6岁之前充分的自由和快乐,6岁以后,开始激烈的竞争。从小开始,礼仪的训练,纪律和荣辱感的灌输,从家庭到学校,这是0-6岁,高于一切的教育内容,即便一个坐姿,也是反复训练,日本人认为,礼节是大多数规则的基本前提。

可以看到,礼节是日本文化的基础。

今天,我国在实行双减后,是否能够把中国的教育最终引入正确的道路,进而塑造正确的社会运行规则和一批有正面能量的人,尚不得而知。

但,起码有一点,国家和个人是处在一样的处境里的,国与国的竞争比人与人的竞争更艰难更残酷,双减这类教育的引领作用要么就是兴国的开始,要么就是耽误的开端。而如何正确地引领社会人心的转向,却是更为复杂的问题。

但我总相信一点:快乐,仅仅的快乐,不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强盛的手段。国家和个人的强大,最终是靠艰苦卓绝的奋斗达成的。国家的兴盛是要基于苦难的,国家中的人民也是必须经过苦难的淬炼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