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孟子天时、地利、人和辩证关系的思考

2022-04-28 14: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对孟子天时、地利、人和辩证关系的思考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篇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文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拿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方圆只有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结论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丰富多彩,拥有完整的历史生态,以及各种社会形态、各种体制变迁、各种国家关系等,我们从中可以找到涉及社会人文的一切东西,不但能够以史为鉴、温故知新,更可从中获取任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现今社会多元,我们国家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之间并不相属,如一方崛起,就想挤压另一方,把和平共处搞成你死我活,甚至强调没有自己,这个世界还要它来干什么,忽略了人类共同生存的底线,必受到人们的唾弃。不管国大国小,如昏庸无道丧失人心,众叛亲离,失去人和,亲戚畔之。 只要专心发展生产,再施行德政,内聚民心外和诸国,就能顺之。天下的顺之与叛之,胜败还是靠人和啊。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值得研究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