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色发展+产业优先+绿色崛起!兴宁叶塘镇用“三支笔”描绘“镇”兴新画卷

2022-04-27 15: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人间四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在叶塘镇大路下村,一株株茁壮成长的让曾经的“撂荒地”成了村里的“希望田”;在叶塘镇教礼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130千伏光伏发电项目让废弃小学成为村里的“阳光银行”;在众一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者余彦雄的事业版图中,机器陆续进场,让传统漉菜迈向工业化生产……在叶塘镇的广大乡村,像这样的新鲜事还有不少。

从吹响号角、规划先行,到一呼百应,层层落实;从美化人居环境到发展特色产业……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如今兴宁市叶塘镇发展的战鼓早已擂响,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行动正在此全面铺开。

执特色发展妙笔

信心先行干出新开局

曾经无人居住的三层小楼,被改造成可供多组家庭聚会玩乐的家庭式民宿,搭配各类功能型温泉泡池,人均百元的消费,便能享受“康养叶塘”的闲适与乐趣。“如果不是工作队当初给我这个建议,我还真想不到自家房子也能成为周末经济的‘一桶金’。”该民宿负责人余彦雄说。他口中的工作队,便是去年7月正式进驻叶塘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据了解,这支工作队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省药监局”)牵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广东公司(下称“国电投集团”)作为成员单位,共有6名常驻队员和1名金融助理、2名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单位性质,我们队都是搞科研、搞技术,与电力和药品打交道的理工人。除了国电投集团的2位队员是同时参与了叶塘镇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三农’老手外,其他队员在来叶塘镇之前基本没接触过‘三农’工作。”队长王宏表示,为尽快熟悉叶塘镇的基本情况,刚到叶塘镇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俯下身子看,坐在一起听,实打实地调研”。

叶塘镇民宿内的温泉泡池。(叶惠玲 摄)

2个月,41个村1个居委,逐个逐个地走……经过走访调研,工作队用脚步丈量出了“叶塘初印象”。“工业、旅游、古民居、两镇五村……”这是经过脱贫攻坚的精准帮扶后,叶塘镇留下的“优良印象”。面对不错的发展基础,工作队队员们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却也“犯了难”。“相较于从零开始谋振兴,在比较良好的基础上再谋振兴,任务更重压力更大。”王宏表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叶塘镇的“特色”很多,应从“特色发展”入手,把温泉、漉菜、古民居还有依托帮扶单位行业优势的“药和电”发展起来,在现有基础上“添砖加瓦”,为叶塘镇谋更长远的发展。

叶塘镇新修建的沿河道路。(叶惠玲 摄)

修缮村党群服务中心,改变村办公环境;修建休闲散步长廊,逐步解决多年来人车混行的危险现象;利用荒地,计划修建叶塘镇人民公园,解决群众无大型休闲场所的难题;建设美丽圩镇,美化叶南片区环境;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教育帮扶,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聊起接下来的计划,工作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作为“开路部队”,3年的驻镇帮镇扶村,短期内并不能让叶塘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细处着手,往远处谋划,就有信心一定能干好。

执产业优先巧笔

借力优势开拓新赛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基础较好的叶塘镇,如何谋求新的产业振兴?来自省药监局驻镇帮镇扶村的队员们,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熟悉的“南药种植”产业。在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盘活一块块“撂荒地”,发展仙草种植产业,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拓宽村民致富道路。

在大路下村的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处处可见,农民们正抢抓好时节,将一株株仙草种下。“未开垦前,眼前这片土地的草比人还高。”大路下村仙草种植基地负责人邬秋彬说,去年年底,在工作队的努力下,他成功流转150亩土地进行仙草示范种植。从清明开始种,现在已是第二批苗了,前来务工的基本都是本村或邻村的村民。

农户正在管护仙草。(叶惠玲 摄)

“除了在仙草种植、农田复垦、水利建设等方面给予农户奖补,工作队还邀请了仙草种植技术能手,传授整土、育苗、施肥、种收等经验做法。今年初,叶塘镇还与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签订了仙草保底价收购协议,每亩地预计能产1500斤,经济收益达5000元。”工作队队员、大路下村驻村第一书记曾繁丰说。交谈间,曾繁丰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块特殊的示范田,只见这里不仅种上了仙草还套种了玉米,依托两种作物生长速度的不同,巧妙利用玉米的高度为仙草遮阴。“仙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4月种植,当年8月即可收割。仙草收割后,套种一季玉米、蔬菜等农作物。通过套种既能大幅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耕种效益,又能带动农民劳作积极性。”曾繁丰说。

叶塘镇政府楼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受访者供图)

“用一株株仙草,盘活一块块土地。”省药监局依托行业优势,让农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也让叶塘镇的产业库又添“新成员”。深耕叶塘6年,同时经历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阶段的国电投集团,则将发展的目光持续聚焦在其优势产业“智慧能源”方向。在教礼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一排光伏发电项目,每月为村里带来5000多元的收入。看到了收益成效,教礼村驻村第一书记傅永华和队员徐凯春在所属单位的支持下,谋划起了更为长远且范围更大的智慧能源产业版图。“目前教礼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是从脱贫攻坚阶段一直持续至今的产业,经过这几年的运作,经济效益良好。我们计划将以教礼村和三口塘村为试点,在全镇范围内继续推动光伏产业,同时规划推出‘光伏+农业’的升级版产业集群,让屋顶上的‘阳光存折’照亮更多家庭的共富路。”傅永华说。

在依托各自成员单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工作队还利用当地温泉自然资源、古民居人文历史资源等,辅助当地企业努力发展体验休闲、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让叶塘镇的产业更加丰富,更有“钱景”。

执绿色崛起神笔

再绘未来发展新篇章

“工业重镇·康养叶塘”是叶塘镇长远发展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工作队也由浅入深谋划起了叶塘未来发展的新步伐。面对在大环境中并不占绝对优势的地理位置与招商环境,如何让工业企业看到叶塘并选择扎根叶塘?工作队经过多方考虑,下定决心“向内发力,筑巢引凤”。如何向内,怎么筑巢?交流中,一份规划、一纸蓝图道出了其中玄机。

“在省药监局的支持下,工作队积极对接省内外多家医药企业与协会,未来计划在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高标准、高起点积极谋划建设集研发、生产、检测、成果转化、行业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医疗器械产业园。”王宏说。

与此同时,国电投集团也依托自身特点,为叶塘镇谋划了“现代农业+智慧能源”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这是企业的优势项目,在大西北的沙漠中我们都成功建起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我们计划在叶塘镇建设占地5000亩以上的 ‘现代农业+智慧能源’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国电投集团广东公司将投入约15亿元,打造广东省首个‘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傅永华表示, 基地将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前提下,修建道路,搭设农业大棚,并安装智慧能源设施设备。“筑巢引凤”引进农业公司或者种植大户,带领本地农民成立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中药材、果蔬、花卉苗木、畜禽、水产品及相关农业加工产品等。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兴宁市发改局备案,也已成立针对该项目的全资子公司,并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计划今年第三季度开工建设。项目选址在一片不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的“牛干土”土地上,希望用持之以恒的努力为叶塘造一片“智慧绿洲”。

不仅依托各自行业优势,谋划未来发展之路,工作队还将目光投向有发展意向、有奋斗干劲的本土企业,千方百计鼓励本土企业“更上一层楼”。在众一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内,标准化的生产厂房规模初具,各工序机器陆续进场,这是已拥有农家乐和民宿产业的企业主余彦雄的下一步,也是叶塘漉菜走向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漉菜作为叶塘的特色农产品,当前仅能依靠纯手工制作,机器投产后,即食漉菜产能达2000罐/天,深加工漉菜产能达300包/天,产品质量也将更有保障,为叶塘漉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打下基础。”余彦雄说。

产业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如今,叶塘镇的乡村振兴步伐正稳步迈进。叶塘镇党委书记万耀明表示,乡村振兴是一件长期持久的工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到来,为叶塘镇的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接下来,叶塘镇将继续发掘自身特色优势,与工作队密切配合,相互支撑,为叶塘谋一个振兴的美好明天,为叶塘群众建设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记者手记】

“优势再造”造出新优势

从开荒种仙草到推动建设“现代农业+智慧能源”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落地落实,再到高标准谋划引进医疗器械产业园,叶塘镇振兴乡村的每一步,都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作为“优等生”的叶塘镇,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继续挺直腰板,向上生长?叶塘给出的答案是,在充分借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单位行业优势的同时,与自身已有产业与发展优势强强联合,推动叶塘乡村振兴的步伐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从而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如今的叶塘,有工业有温泉有漉菜还有美丽乡村,未来的叶塘,有南药种植,有医疗器械加工,更有智慧能源农业标准化产业园。可以预见,叶塘镇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未来逐步形成产业互融互动,和各个产业相互渗透融合的乡村振兴新面貌。

跳出叶塘看整个兴宁的乡村振兴,面对不同的振兴基础,各镇自掘优势,互相学习但没有千篇一律,每个镇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这种“优势再造”造出乡村振兴新优势的方式,不仅行得通,还走得远,值得继续探索。

梅州日报记者:罗玮

编辑:李舒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