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社科院|疫情下,以数字化手段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连续性

蒋媛媛
2022-04-28 15:4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近期,连续爆发的吉林、上海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连续性造成巨大冲击,影响波及全国。当前,需要在坚持和借鉴以往抗疫和复工复产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更多更有效和安全的手段,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数据、无接触检测/服务、无人驾驶等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可提前预警,有效分散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为抗疫和保供开辟了新路。

一、2022年奥密克戎毒株迅速传播,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断链风险

产业链供应链是由分布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复杂网络。在国际贸易摩擦、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与新冠疫情三重冲击叠加影响下,近年来,稳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封城”、停运、停工停产等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不定期中断和停摆,加之复工复产需要一定周期,对保供提出了极高要求,稳链补链强链锻链也成为“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调。今年3月以来,吉林和上海相继暴发疫情,一系列阻断病毒传播措施的出台,对贸易流、物流、制造流和资金流等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进而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产生深层次影响。

首先,疫情持续蔓延导致的停工停产使得国内产业链受阻,出口贸易增长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由国外转回国内,由需求侧转为供给侧。4月初,上海港枢纽业务虽有少量下降,但仍通过码头分区封闭作业等措施保持全天候运行,全力保障长三角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通畅。4月9日,洋山港码头进出港国际船舶26艘次、国内支线集装箱船42艘次,基本保持日常作业水平(齐中熙和何欣荣,2022)。

同时,级联失效现象正在交通物流和产业链中蔓延。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运力受阻、运输成本高企,部分地区货运物流不通不畅。3月份以来,长三角陆路运输客观出现了“层层加码”、“以邻为壑”问题。尤其上海周边,一度出现无车可调局面,运价也随之上涨,同时用车困难。上海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原料运不进来,产成品出不去”的困境,这将进一步影响东部沿海乃至全国上下游企业。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截至4月10日,经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全国各地总共设置了11219个公路防疫检查站。因为疫情,全国高速公路流量明显下降。以4月11日为例,全国高速公路流量仅为1800余万辆,较2021年同期下降近40%,给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保供造成巨大压力。虽然检查站在初期切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扩张蔓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市的防疫检查站执行政策不统一,甚至层层加码,部分地方采取“一刀切”做法,以货车车籍地作为限制通行的依据,对于车籍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一些货车司机一律劝返等,导致一些货车的通行受堵(吴春耕采访,2022)。加之各地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无法形成物流的全国一盘棋。

对此,中央迅速成立公路保通保畅专班,交通运输部也正在建立健全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实行网上办理、全国互认。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十项重要举措,包括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要逐个攻关解决重点地区突出问题,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

在制造流方面,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导致生产不足、原材料短缺等问题。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COVID-19病毒全球大流行以后,新冠病毒四处破坏世界各地产业链(Araz,O.M., 2020),《财富》调查了上千家企业,其中94%都有遭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新冠大流行和隔离措施不仅造成美容美发、零售、餐饮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萎缩,也给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姜佳彤等,2020)。

目前,国内各地积极采取不同措施全力保供稳生产。深圳实施有针对性的封锁和严格监控,分类分区调控和“一企一策”相结合,一些工厂在“闭环”管理系统下恢复部分运营,保障核心项目和订单的生产,相关员工在公司园区居住和工作,还有些员工则扛着公司电脑回家,开始居家办公;餐饮、超市、菜场正常营业,外卖快递小哥和志愿者并肩保证“最后一公里运输”,保证居民封城期间日常需求。经过一周封控,深圳基本控制住了今春疫情。

在吉林,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人员流动受限,导致劳动用工不足,吉林化纤采取临时减产措施。吉大正元对长春区域生产经营计划进行了及时调整,对涉疫管控员工进行合理安排,关键项目员工及支撑人员全部封闭公司现场办公,确保工作的正常推进,其他员工线上办公,尽管如此仍可能导致其2022年一季度部分订单执行延后。

在上海,疫情尚处于高位,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对国内大循环的影响,上海正尽最大努力复工复产。一是出台《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要求各区政府和街镇、园区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核酸检测点设置和提供检测服务,对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提供托底服务。同时,指导企业“一企一策”,成立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专班,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做到核心关键岗位和环节“人到岗、车能动、疫防好”,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二是同时公布上海重点企业列入首批保运转“白名单”,准许666家企业在4月20日重新开工,或者获得开工的保障。这些企业主要涉及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上海支柱行业,其中近半数都处于停工状态。白名单中数量最多的是汽车及配套企业,占比37%;医疗卫生企业列第二,占比29%,以生物制药、抗疫物资及核酸检测企业为主;第三是半导体行业,占比13%。此外,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电力电气、食品等行业也有相当数量企业进入白名单。

此外,企业也积极自救,响应复工复产号召。以上汽集团为例,上汽集团开始提前对旗下企业的复工复产准备情况进行排摸,并根据结果启动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五个方面开展压力测试,尽快安排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同时,周密做好满足防疫条件下生产的相关准备工作,如配合政府要求做好防疫,养护改造设备等。

与此同时,工信部也积极开展行动。如抓实落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加强前后方协同、上下游衔接;强化部省联动,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坚持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予以支持帮扶,充分发挥前方工作组作用,区分轻重缓急,坚持先易后难,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扩大“白名单”范围,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细化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按照“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组织生产,保障物流畅通等。

最后,在资金流方面,服务业、制造业资金风险高企,中小企业面临破产风险。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有机构对企业抗疫承受力做过测算和评估。在现金流方面,被调查的900多家中小企业中,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中小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朱武祥等,2020)。上海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陆续封控重点区域,3月27日,宣布管控升级,浦东浦西分期封控至今。按照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依次解封的政策,专家预计有望在5月中旬实现全面解封。由此专家乐观推算,上海全域静态管理在一个月左右,完全解封两个月左右,全面复工三个月左右。由此可粗略估计,这一轮上海封控可能对数十万中小企业带来现金流危机。因此,掌握产业血液命脉的金融业需要及时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尽快投入抗疫复工复产保卫战,制定积极的金融政策,为实体经济输血保命。

在深圳,政府及时出台多项措施应对疫情反弹,为中小企业纾困,送去“及时雨”。一是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二是设立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为深圳上市公司和优质民营企业提供股权、债权流动性支持;三是对小型微型企业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费给予补贴,对单笔担保额小于500万元(含)的银行贷款给予实际发生的担保费最高100%的补贴。华为积极响应深圳抗疫政策号召,宣布给数万员工提供配套服务的内部服务类商户退租和减租(其中,免租6个月+减租9个月,合计减免租金15个月),减少商户压力,共克时艰。 

二、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产业链供应链连续性的对策建议

数字化让抗疫变得更简化、更精准、更高效。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迅速,具有强传染性和隐蔽性,2022年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将面临各地此起彼伏的疫情不定期爆发的严峻挑战,严重威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对此,社会各界应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立应对策略和保障机制,为企业和政府重新未雨绸缪构建业务连续性保驾护航。

一是运用IT技术提升企业抗疫自救能力和主动性。在疫情常态下,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措施(三区管理/局部封控),来控制散发、突发的疫情,企业可能面临不确定地点封、随时可能封、被连带封等各种疫情封控场景,有必要提前基于各类场景制定业务连续性预案。从而倒逼企业完善供应链可视化管理,加强IT能力建设,在IT基础设施、IT业务伙伴关系、业务-IT战略思维、IT业务流程整合、IT管理和外部IT联系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控由技术资源(软硬件、网络平台)、人力资源(IT技术和管理能力)和IT业务资源(业务应用和伙伴关系)组成的复杂企业级能力,实现供应链协作顺畅和各类风险可控,最终确保业务连续性常态化发展且韧性十足。

此外,随着中国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成为新石油,数据资产化管理和数据驱动决策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并成为决定企业等各类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唐巧盈,2022)。在此背景下,首席数据官(CDO)制度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推广,并逐渐普及。

二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管理,以数字化赋能“链长制”,一旦疫情发生,可迅速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积极主动协同合作战疫的良好局面。2020年,《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相继出台,不仅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经济发展,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并提供政策支撑,还为基于协同治理的产业链供应链双链融合数智化价值管理系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进而,为“链长制”提供实时管控与决策支持的系列可操作工具。数字化赋能“链长制”具体包括:打造动态智能产业云图谱,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及各类清单可视化、在线化,可供随时随地调用;建立实时在线沟通协作平台,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即时高效沟通;打造在线任务发布与实时跟踪检查系统,实时掌握生产和物流进度;依托智能化监测系统,嵌入智能预警功能,帮助链长实时把控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在条件具备时,构造“政—产—学—研—金—用”在线智能多边匹配资源平台,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所需的精确急缺资源。

三是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的智能应急供应链体系,及时调整适应不同类型流行新冠变异病毒的应急管理预案。政府主导的BCM应急供应链体系是一套整体管理过程,涵盖统一领导、专业协同的生产连续性计划;分级响应、循环维护的业务持续计划;供需对接、处理反馈的数据采集分析。通过BCM在应急供应链中的应用,使得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和新冠疫情反弹时,能够提高供应链的应急能力,快速恢复关键业务,保障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实现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姜旭等,2021)。

在数据采集分析管理过程中,搭建有序高效的应急大数据平台十分关键,可进一步扩大区域间、政企间信息共享的范围,整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与行业协会等信息资源,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全面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企间、区域间联系,帮助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掌握各地经济实时运行情况,指导相关产业跟随信息导向实时调整发展目标,以增强链条节点间的对接效率,释放产业链活力(张明斗和霍琪炜,2022)。在疫情发生时,可发挥平台的监测调度功能,优化联保联供机制,促进交通运输、抗疫物资、生活必需品、重要工业品、医疗资源对接,积极督促协调,畅通保供物流通道,抓好产销衔接,强化重点保障。

同时,科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抗疫和复工复产场景相结合,探索建立应对不同类型新冠变异病毒风险预警和评估的可检验模型,搭建智能应急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底座,对新出现的疫情即时反馈,输出整体应急管理预案,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企业实际需求,可采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到位,切实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有力有效稳产保供。从而实现数智抗疫与灵活抗疫相结合,全面提高应急供应链体系智能化水平及其效能。

四是完善数字化发展环境,挖掘产业发展新动能,以数字化变革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汪彬和阳镇,2022)。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建设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中心、超算中心,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加大对新型数字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鼓励数字新科技、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和应用普及;综合运用政府采购、示范应用等多种形式,推动数字化项目商业化应用落地。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工业知识的代码化和软件化,建立制造企业内部,供应链中供应商、服务商,制造企业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字化连接,扩大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成熟时向同行业企业开放(李晓华,2022)。 

(作者蒋媛媛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本文是蒋媛媛副研究员主持的上海社会科学院2022年创新项目《数字时代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创新路径与合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