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空间|西南大学:被车打乱的校园
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虽然如今的北碚也是主城九区之一,但离高楼密织的市区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如今地铁6号线的开通,丰富了北碚与主城的交通联系。北碚人(包括西南大学的师生)将去市区称为“进城”,尽管北碚老城扩张至北碚城南,并继续向南扩展,但与主城的空间距离感不会轻易改变。
西南大学于北碚的意义,与其他大学城不同,作为“陪都的陪都”的北碚,诞生于20世纪初的乡村建设运动,煤炭、纺织、化工、印刷等工业的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北碚的城市建设,城市按卢作孚提出的“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而建设,城市功能完善。如今西南大学的存在无疑使北碚更具活力,她就像一个辐射点,将自身十万师生的需求通过消费辐射出去,也像一个吸引极,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重庆主城到处是这样密不透风的高墙天际线,常让我感到很压抑,反观偏安一隅的北碚后花园,环境虽谈不上让人醉氧,但这小清新却能让人恬淡舒适。本文图片均来自作者西南大学坐落于北碚较高的“脊线”上,两边分别是马鞍溪和龙凤溪的溪流河谷地带。学校占地6.5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北碚城区的大小。校园的对外交通方便,校门沿城市主干道分布,内部交通主要由不同路线的观光车承担,刷卡1元即可从校园的最南端到最北端,十几分钟的旅程里,可领略校园从南区(西农)到北区(西师)的不同风情。
北碚于主城的位置(左图)和西南大学于北碚的位置图(右图)除了高耸的后山竹园外,南区路面较为平整;而北区的大部分园区(如梅、橘、桃园)以及田家炳至5、7号门之间的区域都是“脊线”往溪流河谷地带的过渡区,路面坡度大,教学楼和宿舍园区错落有致的依山而建。
依山而建的梅园宿舍南区的建筑以爱奥尼柱式建筑为主,整体性较强,与北碚城南行政中心建筑相得益彰;北区建筑的风格则各不相同,有的是民国时期的名人旧居重新改造而来,历史悠久,如乡村建设学院曾为吴宓旧居。校园内除了道路、建筑,放眼之外几乎都是绿色,当然还有别的颜色。
南区38教与共青团花园(左图)、北区乡村建设学院(右图)尽管校园景色优美,但仍有值得讨论的空间问题。下面将从以下几个片段来谈谈西南大学校园空间的是与非。
无法凝视的纪念空间
一号门广场空间是步行者、散步者喜爱的日常活动空间,也是毕业生留影、怀念的记忆空间。以行署楼(东方红)为端点经毕业合照必选之楼梯,至毛爷爷雕像前的小块空地,最后到一号门外,应该构成一个连续的空间。
但小块空地空间常常被校园内无不所在的机动车打断,行人每经此处或在拍毕业照时不得不当心来往车辆。而且校门外侧的天生路快速路阻隔了记忆空间的延续,此处的过街斑马线在修建地下通道后取消,来往车辆速度很快。
而且,地下通道常漏水,行走起来不安全。通道设施简陋,只有照明、监控和消防设施,行走在地下通道往往有阴森森的感觉。由于生态环境较好,夏季“西大动物园”的爬行动物较活跃,常年漏水的地下通道成为它们的过境通道,因此行走在1号门地下通道,必须“注意脚下”(有位女士曾在地下通道遭蛇咬)。一号门旁就是美术学院,大可让学生们发挥创造力,改造地下通道内部环境,改善通道的现状。
1号门空间利用情况由于这个空间节点是万千西大学子母校情结的精神家园,空间感知度直接关系着记忆空间的认同。因此,笔者提出这样的建议:为使这一凝视的纪念空间得以延续,校门外侧的天生路快速路可以依托坡面地形下沉至地面以下,让广场空间外延至校门外,这样既可以保障行车安全,又使得记忆空间得以延展,成为校内外居民和学生凝视的精神空间。
不安全的交通廊道空间
西南大学的空间环境以优美、雅致为其特征。既像植物园、又像是开敞花园。然而,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下,却存在着局促而蹩脚的交通廊道。其中,尤以二号门过街地下通道最为典型,二号门是人流量最大的公共空间,也是北碚重要的商业节点之一,但是过街地下通道设施配置规范性差,体验度极低。
值得一提的是,过街地下通道一端的两个开口中,靠近人流量大的商业街开口安装了手扶电梯,但从未使用过,由于太过狭窄,使用者常将扶梯用作下行道,另一侧上行使用。不运行的扶梯不仅缩小了原本狭小的空间,对于推婴儿车的父母、提行李箱的学生更是苦不堪言,不得不冒着危险横穿公路。
2号门的过街地下通道原本这一路段也有红绿灯,但修建地下通道后即取消,公路两旁竖起围栏阻隔行人横穿公路,但还是有人选择横穿飞速的车流,以至于发生悲痛人心的交通事故(2016年12月17日一名中年女子带孩子过马路,被行驶而来的车撞倒,孩子不幸身亡)。在提倡车辆慢行的今天,取消红绿灯,让行人走地下通道或上人行天桥的做法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更何况过街设施极不便利,环境糟糕,拥挤混乱。在提倡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的当下,这样的步行体验对行人是否过于 “友好”?
人本缺失的步行空间
网约车受到了学生一族的喜爱,学生们往往在宿舍楼里约车出行,这不仅给2号门前的小广场带来人车混行的困扰,还为校园内部带来了大量的机动车,因此学校在各个校门修起了收费门岗,一小时内2元,收费按小时递增,但这并不能阻挡学生们愿意多花费两元让机动车进入校门接驾,于是接驾机动车入校似乎成为了一个双赢局面。随着入校机动车辆的增多,学校大修停车场的措施,如二号门旁的巨大停车场,以前是一个封闭的庭院式湖泊,夏季荷花繁密,蛙声一片,但这个美景却变成了停车场。虽然这个改造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校内停车位之需,但长远看这与“牺牲环境搞建设”并无二致。
2号门前的小广场和7号门的收费门岗此外,自校园内部道路由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后,校内车辆的速度似乎也快了许多,在发生多起校园内交通事故后,学校安装上限速装置,但这对摩的大军并没有什么作用,他们大多是外卖摩的,可以轻松胜任各种拐弯抹角和陡转直下地势。因此,走路时要十分注意随时蹿出来的飞驰摩的。
校园处处停车场另一个缺少人行步道而安全隐患大的区域是四运通往主干道的转弯处,这个路口的开口在一次马拉松比赛后被提前至车辆刚好转弯处。由于行人的行走习惯是径直地走出口,因此与车辆转弯行径轨道重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运转弯处的人车混行难以亲近的公园空间
马鞍溪在西南大学境内的一段被打造为马鞍溪湿地公园,可从西大驾校的训练场下行至马鞍溪,路面坡度较大,中途设有行人休息平台和凉亭。附近居民会自发在山坡上种菜。但不连续的种植在景观上不能形成整体,笔者建议:可对山体坡面进行景观和功能性改造,种植连片的可食用的菜果作物等,将种植文化引入北区校园。从而形成与南区的后山竹园棉花和桑蚕种植基地交呼应的种植园,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课下体验西南地区坡地种植的场所。
下至马鞍溪湿地公园的道路下行至马鞍溪,有一段比较宽的自行车道,但大概少有自行车会在此行驶,因为骑车上坡很辛苦,因此湿地公园成为了附近居民散步,或从西大步行至北碚“好吃街”的步行通道。沿着马鞍溪的东北方向行走,自行车道变成了0.5米宽的人行步道,继续向东北方向可行至北碚老城和嘉陵江,但步行环境不友好,头顶就是巨大的污水管道。
马鞍溪湿地公园总体来说马鞍溪湿地公园的诱惑力不大,西南大学一侧沿溪流未铺设步道设施,两侧均未提供亲近水的驳岸(或许是因为水质的原因),也没有对景观的整体性做好规划,使其作用局限于过境交通和行人偶尔行径之处。
对于在西南大学生活了7年的我而言,见证了西大的种种变化。也许这几处小小的校园空间对于8000亩的西大而言很小,但对于空间使用者而言,这些空间却关乎其生活、情感、交往的感知,还有体验与参与,而这些正是校园空间的场所精神(注: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GENIUS LOCI是来自古罗马时代的说法)之所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