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事|南昌城中的四块“记忆拼图”
熊荣华今年64岁,从业40余年,他写了一本磨刀剪手册,有点像金庸江湖里的武功秘籍;如果江千里认识熊传发的话,他俩大概有说不完的话,临别互送糖画糖人;周品雨是个行动派,她会拉着你做香囊,在风铃声中和你分享刺绣的故事。
从青云谱区到东湖区,从融创海洋馆到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循着记忆里的吆喝声与画面,我们最终在老手艺人的身上找到了四块“拼图”。
记者丨康中红 郭晓雨 张永奇 刘琪 颜慧颖 汪苏蕊 张鹭颖 张圣悦 李琪芳
统筹丨邱帆
编辑 |子漪
全文共2809个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熊荣华在磨剪刀 摄/李琪芳
“磨剪子嘞,戗菜刀……”
熊荣华 摄/邱帆
十一月的南昌清晨,冷风穿梭在大街小巷,行人将手揣进口袋步履匆匆。
东湖区渊明北路五号小区,多数地砖的光泽褪去,留下裂纹划痕,其中几块已碎裂成土,一旁的卷帘门旁摆放着几辆老旧的电动车,所见之处尽是岁月的痕迹。卷帘门上挂着一张“熊氏老字号”的木板牌。
熊氏老字号 摄/李琪芳
64岁的熊荣华体格瘦小、穿着质朴。每天出门前,他会随手戴上那顶皮质的黑色鸭舌帽,套上袖套。不足一平米的楼梯间里,熊荣华面带微笑点头示意,随即在单元楼门口熟练地支摊,摆置磨刀剪的工具。微弱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熊荣华呼了一口热气,板凳和磨刀石就绪后,一天的工作便开始了。
“老熊,早!”熟悉他的人多称呼他“老熊”,清晨,邻居热情地用南昌话打着招呼。
迫于生计,熊荣华16岁那年离开学校,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磨刀剪。如果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他更愿意留在学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生活并不丰裕,家庭主妇们大多善于烹饪和缝补,她们手中的菜刀和剪子经常需要打磨。
出师后,他独自外出接单,在南昌皮件厂附近。认真卖力,干货利索,熊荣华记得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了约莫120单,慢慢地,他成了工人口中的熊师傅,一直到皮件厂改制。
“操作时左手持柄,刀口朝外,右手辅助”,这是熊荣华磨刀剪手册中的记录。手册目录中罗列了各式各样的剪子和刀具——服装剪、皮革剪、园艺剪、绞肉机刀、刨冰刀、锉刀……磨刀剪的过程有点像解数学题,不同的刀剪有着各自修磨的“公式”。“公式”大多能在磨刀剪手册中找到。
拿磨刀石的手拿起了笔杆,疫情期间,走街串巷了半生的熊荣华赋闲在家,将磨刀技艺编写成册。“一是对坚持了一辈子的工作做个总结,二来也为想学这份手艺的人留下一些经验。”
糖画 图源网络
卖——糖画咯——
江千里 受访者供图
小圆勺舀起铜桶中的糖稀,江千里用腕力带动勺子运行,将糖稀画在在身前的大理石板上,提,顿,放,收,速度飞快。不到1分钟,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形象便呈现在众人面前。趁热粘上一根竹签,大功告成。
江千里自1987年开始随父学艺。“卖--糖画咯--好看好吃的糖画咯--”,父亲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彼时的他喜爱写字画画,对父亲手里活灵活现的糖画形象产生了兴趣。
时光流逝,小巷子和扁担正在慢慢消失,一代人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商场,手艺活大多见于各大景区。
2010年以后,江千里把营业的地方从绳金塔搬到了南昌融创海洋馆。十多年来,江千里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糖画、吹糖、棉花糖等,看到孩子们喜欢他的糖画,他很满足。
学手艺易,学成难。江千里的孩子会在空闲时间给他帮忙,但他知道自家孩子的心性。他收过很多徒弟,留下的却不多。
2020年7月,江千里将他的糖画、棉花糖和吹糖手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5月申遗成功,江千里成为了南昌市新建区糖艺代表性传承人。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江千里收到了许多橄榄枝,但他回绝了那些邀请入驻,仍旧支着糖画摊,在馆内一角研究新花样。
糖人 图源网络
造一个“齐天大圣”
熊传发 摄/邱帆
糖人师傅个个都是铁肺。只见他眼睛一瞪、双颊鼓起,糖棒随着匀长的呼气变成晶莹剔透的球体,粗糙的手上下翻飞,一只抓耳挠腮的猴王雏形显现。趁着麦芽糖还未凝固,师傅拿起小刀、剪子开始给猴王添眼睛、造披风,一阵功夫过后,栩栩如生“齐天大圣”便跃然于掌上。
这是熊传发记忆中的片段。
正午时分,阳光正烈,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人声鼎沸,古街旧巷中,有一排移动小摊,摆满了各种手工手艺品。几对年轻情侣好奇地站在糖人摊子前看,熊传发把吹嘴交给顾客,细心引导他们吹糖人。摊子上有小牛、孔雀、口哨等成品,一旁的柱子上贴着一张收款码。“溪霞吹糖人”是他的招牌。
招牌“溪霞吹糖人 摄/颜慧颖
将麦芽淘洗干净后剁碎,倒入煮熟的糯米中,让混合物充分发酵。再用纱布挤出水分,将水分置入锅中熬煮至金黄,凝固后就得出了麦芽糖。用食指沾取淀粉后将灼热的麦芽糖拉成糖棒,用嘴均匀吹气,不能因为糖太烫而断气。吹成后,趁糖还未凝固,糖人师傅要迅速用刀、剪以及双手雕琢。
在这个过程中,双手会被烫得蜕皮。熊传发手上已满是粗茧。
溪霞镇熊家世世代代以吹糖人、捏面人为生。熊传发还是孩童时,他的爷爷便挑着扁担,带着他走街串巷卖糖人。长大以后,他从学习熬糖揉糖开始,迄今已从事吹糖人十七年有余。
在来到万寿宫之前,熊传发都是赶庙会、赶集市吹糖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2016年,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成立,街区工作人员找到熊传发,邀请他入驻。
用于展示的糖人 摄/邱帆
在熊传发父辈那一代,最时兴的形象是齐天大圣、关公和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如今,熊传发“用新思路做老东西”,他把吹嘴交给顾客,开发吹制小猪佩奇等动漫形象,为吹糖技艺圈了一大批年轻粉。
刺绣 图源网络
刺绣跳出舒适圈
周品雨 摄/邱帆
在滕王阁仿古街,“江南绣业”与周围古色古香的环境融为一体。走进它,晃动的风铃轻轻响起,边上是潺潺的流水声,店里的绣娘不会因为一旁动静而抬头,对她们而言,参观者只是水面的小小涟漪。
周品雨的父母来自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两家祖祖辈辈从事刺绣行业。为了继承发扬刺绣工艺,2001年,夫妇俩来到南昌,在赣江边开了一家刺绣专卖店。而后,他们的女儿周品雨也坐到了绣桌前。
用于刺绣的丝线 摄/邱帆
熟练的绣娘每一针拉扯丝线的力度,都具有灵活的变化。用于刺绣的棉线或者蚕丝可以分成四股,八股,甚至几百股用作绣品,门道千变万化。不同绣娘的技艺和心性不同,刺绣作品的性格也不同。
周品雨小时候不知道父母的职业,认为刺绣跟缝纫差不多。大学毕业之后,她才慢慢感受到了刺绣独特的魅力,在当了两年老师后,周品雨最终选择辞职向父母学习刺绣,“老师很多人都愿意做,但刺绣不一定”。
通过从传统的书法绘画中挖掘绣品的图案和寻求创作的灵感,以及将刺绣运用到杯垫、挂饰等文创产品中去,“江南绣业”拥有不错的客流量。一般是老人和随长辈前去的孩童。
复杂的刺绣作品耗时耗力,需要绣娘静下心去织造,周品雨曾一个人住在庐山,耗费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一副灵动的山水刺绣。
周品雨的父母曾经分批招募过数百个绣娘,坚持到现在的还有40多人,但其中鲜有年轻人。
参加公益课的学员 摄/邱帆
而年轻人的创新意识又是刺绣传承所急需的。周品雨和父母致力于在老年大学、高校、社区等地开设刺绣兴趣班,他们还打造了线下公益课与线上付费课程,并不时组织绣品的义展和义卖活动,“想要发展,就必须跳出舒适圈。”
END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