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莫畏大跌遮望眼
这两天,股市大跌引发关注。25日,沪指失守3000点,下跌5.13%,深成指下跌6.08%,两市超过4500只股票飘绿。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报2886.43点,跌幅1.44%;深成指报10206.64点,跌幅1.66%。社交平台上,一时出现了不少悲观和吐槽的声音。
连续跌破3000点、2900点,这样的跌幅在近年来确实不多见。究竟是什么因素触动了投资者的不安,让市场进行情绪表达?有人说是美联储加息、中美利差,有人说是防疫政策下的复工复产预期、经济增速下行;还有人说是俄乌冲突影响,等等。
其实,这些基本早已反映在市场行情中了,任何事后的简单归因都只是一剂安慰药。市场情绪表达是一种场景耦合效应,很难简单归一。有时候,市场就如人一样,存在情感状态上的弱点,待情绪发泄后,自然雨过天晴。从今天的市场走势看,在几乎没有什么外力的作用下,跌幅大大降低了。
如果把市场情绪看作是诱因,那么对投资者来说,最需要关注的其实并不是具有市场噪声的黑天鹅,而是可能存在的系统性偏差灰犀牛。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就是,人们可以预期,但其趋势之于任何个体则具有不可逆性。显然,国内暂时还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一灰犀牛。
当前,就市场整体估值而言,从横向与其他国家股市对比看,带有明显的估值洼地效应。而从具体的上市公司质地来说,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具有了明显的投资价值。每一次的市场下跌,对许多优质上市公司的股价来说,都将是对秉持价值投资者的回报,是喜欢左侧交易投资者的机会。
在估值洼地的市场,出现情绪表达,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投资者的成熟度,即大量投资者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来自于对其投资产品缺乏一个有效的投资逻辑,典型的就是给予了市场情绪表达更多的决策权重,从而在实践中往往容易背弃自身的价值认知,而随波逐流。
另外一个可能导致市场情绪放大的原因,就是对政策的倚重。一旦市场出现大跌,很多个人投资者,甚至还有机构投资者,最渴望的是政策救市,国家队进场。其实,这些恰恰反映了很多投资者投资了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产品。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经济体系中的边际投资收益率在呈边际递减态势。尤其是,最近疫情在内地呈现出的多点扩散趋势,加剧了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风险。这些因素都可能转化为市场上的情绪。
但还是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依然处于正增长状态。而且,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在改善,也正经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这种转型可能在宏观上表现为GDP增速下降,但在微观上可能带来的是上市公司质量的改观。具体到股票等权益市场,许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正处于不断筑厚中。
因此,投资者需要做的是,笃定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内,相信自己而非将投资作为从众式的赌博。剩下的,就是要克服市场情绪,不盲从,不恐慌,守住自己的投资定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