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规模创历史新高,1076万大学生要毕业了
图 源丨图虫
4月下旬,2022年高校毕业季越来越临近,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生而言,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毕业季。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将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规模创历史新高,与之伴随的,是不小的就业挑战。2021届毕业生超过了900万人,目前仍有部分人尚未就业。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未来一个时期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方面主要问题和压力。进入2022年,内外部各种因素叠加,从一些有着招聘应届毕业生传统的企业反馈来看,有的在收缩战线,有的在减速观望,但也有的在逆势扩招。
不少毕业生切身感受到了找工作之难,有人目前仍然颗粒无收,也有人尽早筹谋行动,手握几份offer。近日以来,各地的政府部门也都在积极采取各种举措,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应届毕业的研究生而言,找工作的战线拉得越来越长,基本上在毕业前一年的3、4月间就开始往大厂投暑期实习简历,有一位今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我大概是去年7月开始找工作的,已经算是比较迟的了。”
很多应届本科生往往因为忙于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基本错过了整个秋招季,有硕士研究生称“秋招的时候面试,同一组里几乎很少见到本科生”。
然而,除了少数的考研、考公成功“上岸”者,更多人投入到了春招的大潮中。
一位非211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经历了考研失利后,匆匆投入到春季求职市场,投出了不少简历,但发现“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
有2年制的硕士研究生,感受到了今年的形势可能远不如本科毕业那一年,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过一些简历,就获得了录用通知,再后来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觉得前景一片光明,没想到再一次毕业后,疫情仍然没有结束,精心准备后投出去的简历杳无音讯。
也有还不错的消息,广州一所211高校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刘琛(化名),从去年秋招到现在,陆续拿到了4个offer。他的预期年薪大约在20万元左右,4个offer里有2个基本能够达到预期,他最终选择了一份能够留在广州的工作。
在长达近一年的求职过程中,刘琛也经历过挫败感。一开始,他的理想职业是进互联网大厂,这更容易达到他的薪酬预期,但投了很多家,只有其中一家给了回复,其他的甚至连未能通过简历筛选的通知都没收到过,等待的过程令人焦灼。
刘琛身边不少人也有类似的经历,但有一个室友通过去年的暑期实习成功留在了一家互联网大厂。室友经常加班到23点才回到宿舍,加上互联网行业屡屡传出裁员消息,在刘琛的心目中,这份一度令人向往的工作渐渐折损了几分魅力。
据前程无忧今年2月发布的《2022年春节后才市供需行情》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同期用人需求量从去年的第1位跌落至今年的第4位,此外房地产行业从2021年同期用人需求量的第三位变为跌出前五,教育/培训/院校行业则跌出今年的前十。
放弃了互联网大厂的求职方向后,刘琛仍然采取了“海投”战略,制造企业、银行、国企、媒体等,最终斩获了来自国企和媒体的4份offer。刘琛总结他在求职市场中的优势——学校、学历都算可以。
有企业观望,有企业扩招
历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主要取决于经济的景气程度和用人单位的发展情况。
东部沿海省份一家中型软件企业,过去几年处在快速发展期,公司人数从2019年的600来人增加至当前的1000人,其中应届毕业生是每年公司补充员工的主力。负责招聘的人士往往需要发出比需求人数多出近一倍的offer,才能确保最终来报到的人能够满足公司的用人需求。2020年线下招聘受阻的时候,他们也在积极拓展线上的招聘渠道。
但今年,春招戛然而止。公司一位负责招聘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今年没有再做校招的原因,“前两年招了很多应届生,需要消化一下。”
他同时坦言,另一方面主要也是因为受到了今年疫情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本身就已承压,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增大,招聘自然也会变得更谨慎。
中部省份一家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企业HR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原本在正常的发展轨道中,年初还制定了大力发展西部城市子公司业务的决策,提出要加大招聘力度,但受疫情影响,好多活动都没法正常开展了,扩张计划也随之延缓。公司目前也在向外发布一些岗位需求,但节奏慢了下来。
她还提及一个细节,“我们在后台看到很多跟岗位要求完全不相关的求职者,强烈表示愿意学习,早日上手,可能这也能反映出今年就业形势吧。”
也有逆势扩张的企业。深圳一家年轻的智能制造与数智创新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思谋科技,成立于2019年12月,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里,员工规模已经超过1000人。作为一家重视研发的科技企业,思谋科技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主要来自于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
4月18日,思谋科技发布了2022届春招暨2023届实习生的招聘启事,重点招聘的便是研发类岗位,包括算法、工程、测试等。公司一位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今年是公司开展的第三届校园招聘,计划招聘100多名应届毕业生,相比于前两年有所增加。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核心创始团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耕了超过20年,致力于通过AI技术研发和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因此思谋对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是高度重视的,这也是为什么思谋招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研发方面。”
多项就业支持措施
广东省一所高校的学院院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整体情况来看,比较知名的大学,毕业生落实就业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大的经济形势不太好,很可能会存在“向下错配”的情况,具体要看今年最终的详细统计。
他还指出,除了大的经济形势之外,大学生的能力与全社会的岗位需求之间也存在结构性的错配,毕业生人数多,但往往又觉得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供不应求,这也会增加整体的就业压力。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健全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体系、促进升学与就业有序衔接等24项举措。
地方政府也在陆续出台专项促就业措施,为高校毕业生保驾护航。
广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4月印发了《202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明确开展市场就业拓展行动、创业创新扶持行动、基层人才支撑行动、国有企业就业引领行动、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行动等十大行动,提出力争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今年7月底达70%以上、年底前达90%以上,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江苏六部门也在4月联合下发通知,开展“创响江苏”创业就业服务高校行活动,通过政策享受进高校、创业服务进高校、创业指导进高校、招聘服务进高校和培训见习进高校五大举措,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服务需求,其中优秀创业项目最高可获得10万元补助。
一位负责招聘的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像增加基层、国企事业单位就业,当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企业必须要有业务增长才有新的招聘需求。当前在疫情影响下,很多地方物流、人流受阻,企业业务受到影响,招聘意愿也随之下降。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争取尽快恢复物流、人流,帮助市场主体恢复信心,激发企业的用人需求,才能真正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作 者:王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1076万大学生,要毕业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