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界 | 空巢老人聂达信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全国老龄办披露,2020年空巢老人达到1.18亿,预计至2030年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越发脆弱,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当然,老人们也不会闲着,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积极融入活跃的经济社会生活。走向公共场地锻炼身体,上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组成互助组结伴养老,或者自得其乐安度晚年……
摄影 | 赵盼盼 曾颖 邱贝逸
编辑 | Moon
▲聂达信,1943年出生,15岁参加工作,原南昌客车厂退休钳工。妻子在二十多年前中风,瘫痪在床,聂达信独自照顾妻子十五年。2011年,妻子离世。与妻子育有的一儿一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偌大的家里只剩下了聂达信,和他的花。图为聂达信老人在小院中。曾颖 摄
▲“我到过很多地方的。诺,你看,这是在那边拍的呢!”聂达信年轻时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到外地,家里一本厚厚的相册集,记录了他在许多省份留下的足迹,也装满他和家人外出的回忆。图为聂达信老人翻阅相册并向记者讲述每张照片的来历。赵盼盼 摄
▲儿女都已成家,经济上无忧,但老人的对外联络仍然依靠一部老式座机。“不行得,不会用啊。”智能手机的使用对于老人来说,还是个难题。图为聂达信老人展示家里的电话。赵盼盼 摄
▲老人年轻时是南昌客车厂的钳工好手,“你知道吧?他们上海的师傅都说不行不行,但我就做得来!我年轻的时候呀,真的厉害的。”老人竖起大拇指,骄傲地告诉记者。退休后,他对老本行念念不忘,特意在院子里收拾出一间小小的工作间,每日闲暇总会摆弄那些工具。图为聂达信老人正在工作间做工。赵盼盼 摄
▲他做过两个得意的小玩意,一个叫“双杠运动员”,一个“钓鱼的美国佬”。因为这些精妙的小手工,小区里的小孩特别喜欢到聂达信家中玩。图为聂达信边抽着烟边为记者介绍他的作品。曾颖 摄
▲老人从床边的角落拿出自制的龙头拐杖向我们展示,“这个拐杖我自己做的嘛,以后走不动了就可以用。”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就自己先置办了起来。老人还说,他已经为自己买好了墓地,紧挨着老伴的墓。“我那老婆子陪了我大半辈子啊,她中风躺在床上十五年也都是我照顾她,她走了,我还蛮想她的喔!”。图为聂达信老人自制的龙头拐杖。邱贝逸 摄
▲老人的儿女都各自在外成家立业,孙辈也忙于学业,因此很难时常陪伴老人,只能一个月回家一两次。他说:“孩子只要好好工作就行”。采访前两天,儿子回家看望,还带了不少腊肠腊肉。图为老人趁着天气好,在自家院中晾晒腊肠腊肉。赵盼盼 摄
▲老人在房间里摆放着一只玩偶猫,没人的时候,可以陪着他一起看电视。之所以不养只真猫,老人说:“真的猫太脏了,也不好养活。”图为聂达信老人与他的玩偶猫在看电视。邱贝逸 摄
▲电视是老人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渠道,也是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凤凰台和CCTV-4中文国际都是老人喜欢的频道。身在一方却心系天下,他对世界局势与国际疫情都非常了解。电视还是老人忠实的“饭友”,他的一日三餐都是在电视的陪伴下吃完的。吃饭时,老人喜欢将电视声音开得大大的,用喧闹和小酒佐饭。图为老人在看电视。邱贝逸 摄
▲“我的生活还是不错吧?你看这一顿有鱼有菜还有酒。”聂达信说。家中只有聂达信一人,做一次饭菜能吃好几天。虽然今年八月份刚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常年患有高血压。但与同龄人相比,聂达信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图为聂达信老人饭后吃降压药。曾颖 摄
▲如果出太阳,老人下午会在院子里小憩一会儿。老人一天的活动基本都在这小小的院子里,这里有老人做工用的小小工作室,还有老人悉心照料的花花草草。老人还会在院中摆起一张自制的精致小圆桌,桌上放上些小零食,用来招待来访的老同事和小朋友。图为聂达信老人在睡午觉。邱贝逸 摄
▲老人独居在家,为此格外注意安全问题。“这个是假的,旁边大学生扔掉的,我捡了回来,放在院子里,都是吓人用的。我们老人家一个人住嘛,要小心点。”图为老人向记者展示家里的“摄像头”。赵盼盼 摄
▲午后,聂达信喜欢在家周围走走。聂达信所在的小区为原南昌客车厂员工宿舍,他15岁时就住了进来,邻居都是他几十年的老同事。老邻居们也喜欢聂达信家的花,经常聚在他的院子里聊天赏花,也有人从他家移栽三角梅装点院子阳台。图为聂达信老人与邻居说笑。曾颖 摄
▲下午的时间在聂达信老人看来有点长,为了打发时间,他会静静地坐在家门口,看着门前的一堵墙发呆。孙子和外孙女也已长大,还在埋头于学业。身边没有孙辈陪伴,老人总会多看家门口路过的孩子两眼。图为聂达信老人看到一个孩子时,欣喜地探出头来。赵盼盼 摄
▲十一月份的三角梅还是开得很艳丽,这离不开聂达信老人的悉心照料。老人喜欢种花,有三角梅、月季、绣球、仙人掌等等。老人想用美丽的花来填满这个只有他一个人的家。“我们老人家好无聊的嘞,自己一个人没什么事干,就种种花嘛,好玩嘛”。图为聂达信老人在给他的三角梅浇水。邱贝逸 摄
▲“人这一辈子也蛮辛苦,但尽可能要乐观,不要忧愁。”聂达信是这么说的,大多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他的脸上一直挂着笑,从没有抱怨一句谁的不好,口头禅是“还不错吧?”看上去他对自己的人生已经非常满意了,但有的时候,又难掩自己的落寞。图为聂达信老人在小院中发呆。曾颖 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