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万达王健林旗下网络小贷将从3家变2家,掠夺式放贷还在继续

2022-04-26 1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万达王健林旗下网络小贷将从3家变2家,但掠夺式放贷还在继续

2022-04-26 10:04·开甲财经

新经济IPO注意到,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眼查、企查查数据均显示,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当前处于注销备案阶段。根据官方发布的公告,清算组备案日期为2022年1月21日,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工商资料显示,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14日,注册资本25亿元,法定代表人张玉玲,唯一股东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开展各项贷款”。天眼查数据显示,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疑似实控人为王健林,总股权比例为94.55%。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网址为“快易花”。

快钱官网显示,快易花是快钱公司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信用支付产品,是一种在个人用户权益额度内享后“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透支消费体验。个人用户可享受最长30天免息或自动分期付款的服务(类似蚂蚁花呗、京东白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万达决议注销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但万达并未放弃“快易花”这款消费金融产品。开甲财经注意到,快易花App的开发运营主体为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小米应用商店数据显示,万达贷App同为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开发运营。

事实上,除了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万达旗下还有一张网络小贷牌照,即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26日,注册资本10.5亿元人民币;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7日,注册资本10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上述两家万达小贷的疑似控制人均为王健林,总股权比例分别高达94.5%和98%。

新经济IPO注意到,万达小贷隶属于万达投资集团。万达集团官网披露,万达投资集团涵盖投资、网络小贷、私募基金等业务。

2014年,“互联网金融”第一次出现在万达集团年终报告里。随后几年,这个词不断被王健林提及,万达更是向这个领域倾注了大量资源。

2015年下半年,万达金融集团正式成立,王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万达金融的总市值和收入将会超过万达文化和万达商业”。

2017年,万达金融先后纳入了包括快钱、网络小贷、万达财富在内的金融业务,王健林放下豪言壮语:“万达想要打造的就是类似蚂蚁金服这样的的金控集团。”

到了2017年,万达开展一系列的“瘦身”动作,先后注销万达网络科技、万达征信、万达商业保理、新飞凡电商、万达企业管理、新飞凡云计算、快钱投资等7家公司。

2019年初,万达金融集团更名为万达投资集团。

不难发现,曾经的“万达金融集团”只剩下快钱支付、网络小贷两项核心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万达旗下为数不多的持牌机构,无论是快钱支付还是网络小贷,今年以来均因激进的业务模式被监管处罚。

2月7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网站披露的处罚信息显示,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下称“快钱支付”)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四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处以罚款1004万元,并责令限期改正。

4月11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网站更新信息显示,应用通报新增16款移动应用,其违法类型均为隐私不合规。其中,万达普惠App(版本4.2.5,百度手机助手)被指出存在以下问题: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未建立并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举报渠道,或超过承诺处理回复时限,涉嫌隐私不合规。

2021年5月10日,网信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通报”显示,万达贷App(版本2.5.6)和万达普惠(版本4.0.5)均因“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被点名通报。

新经济IPO注意到,2021年12月19日,有网友在黑猫平台发帖反馈,其在万达普惠贷款24300元,已还22680元,今天查询还欠11960元。

根据该网友上传的截图,其在万达普惠共有9笔借款记录,分别为:2021年1月15日借款4000元(分2笔借款),2021年2月1日借款5000元;2021年2月4日借款7500元,2021年3月8日借款1200元, 2021年3月9日借款1600元,2021年3月15日借款1400元,2021年4月15日借款1700元,2021年5月15日借款1900元,

不难发现,2021年1-5月,万达普惠先后9次向网友发放了贷款,且9笔贷款的综合年利率均高达36%。另据其他网友发帖反馈,万达普惠、万达贷均不支持提前还款,必须满1个月或3个月才支持提前还款,其目的就是要多收利息。

万达普惠之所以敢于掠夺式放贷,敢于强吃利息,关键在于其有一套强大催收体系。

新经济IPO注意到,在黑猫投诉搜索“万达普惠 催收”相关投诉近700条。企查查数据显示,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先后两次被借款人起诉侵犯名誉权。在“万达普惠”贴吧,满屏都是借款人被仲裁或是被起诉的短信提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