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小鼎:环环相扣,构建作品大宇宙 | 艺术客『以艺聚力』系列访谈
本期人物故事
▼
徐小鼎:环环相扣,构建作品大宇宙
方寸间,苍劲有力的木刻线条表现出逆风中白衣急速而上,黑白交错的双眸,带着必胜的信念。这是武汉籍艺术家徐小鼎为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推出的《战疫》画册,赶制的精美版画藏书票《逆行者》。近日,我们采访艺术家徐小鼎,聊起了他在后疫情时代的创作与思考。“艺术家书”“剩余价值”“城市肌理”三个看似独立的作品系列,实则环环相扣,相互印证、相互阐释,最终通往建构起的艺术大宇宙。
△ 徐小鼎《逆行者》,木刻藏书票,2020
01
—
可以被阅读的艺术品
艺术客:后疫情时代,你的生活、创作节奏是怎样的?是否有新的计划?
徐小鼎:目前除家庭生活外,一部分时间在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课,另一部分时间是进行个人创作。教学部分以带研究生为主,创作部分则是几个不同的系列在同步推进当中,比如“城市肌理”系列、“剩余价值”系列,我想在今年尝试制作影像装置。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项目是从15年就开始做的“艺术家书 Artist Book”。我们针对“艺术家书”这种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可能明年会有一本书出来。
△ 徐小鼎、董雪凌《阿弥陀经》,56×76cm,纸、手绘、综合材料,2017
艺术客:提到“艺术家书”,你作为“国际艺术家手制书联盟”秘书长,如何向公众推广艺术家手制书?
徐小鼎:“艺术家书”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本了。它并不是像传统画册一样,介绍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去制作一本像“艺术品”一样的书。它并不是我们平常看的小说或者诗歌,“书”只是它的外表和载体,是一种将书籍作为载体进行的艺术创作。当被装订成一本书时,它需要符合书籍的逻辑和体系,比如在翻阅和观看中存在的潜在节奏,会让我们去思考阅读过程中的变化。这种形式很早就有了,国外,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等艺术家都做过这样的创作。徐冰老师的《天书》也属于艺术家书,它用书籍的载体进行艺术表达与创作。
△ 《阿弥陀经》内页
△ 《阿弥陀经》内页
艺术客:可以谈谈你获奖的手制书《阿弥陀经》吗?它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徐小鼎:《阿弥陀经》的灵感来源是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和传统佛教石窟中的造像与壁画。运用了手工装帧、雕刻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在书籍并不大的方寸空间内展现出具有历史感和叙事性的宏大场面。正文共计100页,除第一页外的每一页都有一尊手绘佛像和一些“凿刻”出来的纸质洞穴,佛像一共有99尊。在翻阅过程中,结合经文的文本内容,内页中所能见到的佛会不断减少,直至最后一页只有佛祖本尊水落石出。整个阅读过程,也正是所谓“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艺术客:艺术家手制书是每一件就这一本吗?
徐小鼎:不是,艺术家手制书和版画相似,它会有若干个版本。因为制作每一本的时间、精力成本都太高了。它像一个小型装置,也像一个小的雕塑,可它又与书雕和装置不同,它可以被翻阅,却又不是单纯的书籍。在国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都有艺术家书的收藏机制,目前国内也在推动这方面的收藏。
02
—
权力交换与技术进步
艺术客:你的绘画作品“剩余价值”系列,最初是出于怎样的思考开始进行的?
徐小鼎:它是我对电子支付技术的一种反思。我最初十分好奇电子支付会给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带来什么变化或影响。曾经在钱包里厚厚的一沓钱变成了一个数字,那么钱的意义是否也有所改变?货币与这种支付手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思考过此类问题之后,我就开始从钱币本身出发,研究它的花纹和图案。
有意思的是,货币本身就是一个权力的象征。比如英镑印有女王,日元印有天皇。有些国家的货币上还会印有艺术家、文学家的肖像。部分国家印的是带有地域性象征的动物和风景。因此,货币也是文化的象征。同时,它还具备特殊防伪性,造币公司用特殊软件制作出来的花纹和效果是很难复制再现的。我们重新审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在此基础上,传统货币还有怎样的价值体现?“剩余价值”系列将我认为有趣并具备文化性、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图案结合在一起,探讨图案和纹样背后的意义所在。
△ 徐小鼎收集的货币纹样
△ 徐小鼎《剩余价值No.1》,110×108cm,布面丙烯,2018
艺术客:创作时,你对于货币图案的局部描绘,或者完整画面的呈现是如何选择的?
徐小鼎:目前只有一件为武汉美术馆落成九十周年特别创作的作品看起来像完整的货币。是因为武汉美术馆所在地址的前身是金城银行,以前保管金条的金库现在成为武汉美术馆的藏画室。空间功能的让渡与转变,某种程度上也隐喻了文化权利与商业权利的转化。
其他的作品都是以局部方式呈现。在我看来,钱的身份性会削弱想表达的内容,所以,我会有意识地减弱货币的指向性。局部的呈现反而可以让观众从中找到有趣的线索,去进行各自的解读。
△ 徐小鼎《剩余价值No.17》,120×180cm,布面丙烯,2021
艺术客:从构思到创作,这中间的过程是怎样的?
徐小鼎:我关注某个点的话,可能会思考很长时间,有时甚至是酝酿一两年的时间。当我认为值得去做的时候,就开始做。有些想法来得很快,走得也很快。有时第二天就觉得其实挺没意思的,可如果它存在于脑海中超过一个月,依然觉得值得去做,那它就值得去做。
我将传统货币作为一个整体,和现代电子支付,包括元宇宙等概念进行对比,将不同文化带有理性地结合在一起。作品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前期查找大量资料,将选出的图片集合在一起,用电脑做出效果进行反复比较。图案上有些精细的、有规则的纹理是手绘无法完成的,但它在作品中非常重要,是图像防伪性的表现。在我给作品涂上合适的底色后,会将它寄到外地去进行丝网印刷。等再次寄回,我重新装框,接着画上面剩下的部分。对此,我不得不针对每件作品制定相应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每个步骤来。这与我以前学版画有关,工作都是一环套一环,一环都不能省,不然下一环就衔接不上了。
△ 徐小鼎《剩余价值No.15》,120×180cm,布面丙烯,2021
艺术客:你是否了解过货币的制作过程?
徐小鼎:有的,我看了相关的纪录片,也有朋友在货币总公司工作,会有些交流。我还看过一部围绕假币的电影,叫《无双》。是周润发和郭富城演的,特别有意思。
△ 电影《无双》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艺术客:目前“剩余价值”系列已经创作近四年了,作品会有哪些变化?
徐小鼎:我觉得主要是三点,一是图像的加入、二是材料的加入,另外就是当前作品与曾经作品的一个对应关系,这其中会有变化。之前的作品以几何图形为主,近期,我会在作品中加入一些经典的图像,产生更多的对话。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丢勒的《犀牛》、高迪设计的圣家族教堂屋顶,等等。教堂元素的加入,是为了传递宗教的神圣感在货币、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体现。
△ 徐小鼎《剩余价值No.16》,180×120cm,布面丙烯,2021
艺术客:提到“材料的加入”,具体使用了哪些新材料?
徐小鼎:在“剩余价值”这个大的系统里有很多可以去讨论和探索的,比如权力的交换、技术的进步,等等。去年,创作了一件综合材料的《剩余价值No.21》。我在作品里用到了晶圆与硅片,它们是制造芯片的材料,带有科技感与未来感。选择的图像是彼得·勃鲁盖尔的《巴别塔》和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两者都有一种与天对话的崇高感和纪念碑性,象征今天现实世界与“云端”空间的联系。所使用的晶圆是被废弃的,在作品中也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剩余价值”,与作品名相呼应。
在我看来,一幅绘画所承载的东西毕竟有限。接下来,会采用装置的形式,可能还有影像技术,目前还是收集素材阶段,今年年底会做出来。希望能将“剩余价值”形成一个宇宙吧,或者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所有的作品可以相互印证、注释,共同构建一个更广阔的思考。
△ 徐小鼎《剩余价值No.21》,80×100cm,综合材料,2021,展览现场
03
—
雕刻的城市文明轨迹
△ 徐小鼎《城市肌理 — 武汉》,56×78cm,纸雕,2020
艺术客:“城市肌理”系列作品中,你最喜欢的城市有哪几个?
徐小鼎:最近做的北京和香港是我很喜欢的,纽约是我接下来想做的城市之一。这些城市的特点非常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
艺术客:“剩余价值”系列里全球货币图案和“城市肌理”系列里不同的城市,都与旅行相关,你是个喜欢旅行的人吗?
徐小鼎:当然喜欢了。“剩余价值”的部分素材,也源自我旅行时收集到的不同国家的货币。不过现在因为工作和疫情也出不了国,好在19年疫情前去了趟欧洲。
△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徐小鼎《城市肌理 — 香港》,50×68cm,纸雕,2018
艺术客:你做“城市肌理”这一系列的起因是什么呢?
徐小鼎:最初是在13年去德国参加了一个中德友好交流协会举办的展览,我就做了一套,但那套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没解决。后来一直慢慢摸索,直到在15年又参加了大学生提名展,展出北京、巴黎、伊斯坦布尔,这3张。当时很多人喜欢那套作品,还得了金奖。
不过做这一系列主要是跟我自己的兴趣有关。我很喜欢地图,每到一个城市我就会先看一下地图,看很长时间就几乎不会迷路。我在地图中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在想能不能通过一些方式把地图的肌理更加有趣地表现出来?地图与货币一样,它是人文的、历史的、宗教的,包含着地理环境等等多种元素。结合个人记忆、经验与感受,每个人都能建构自己的地图。
△ 徐小鼎《城市肌理 — 芝加哥》,50×68cm,纸雕,2019
艺术客:在使用牛皮纸之前,是否也尝试过其他媒材?
徐小鼎:没有,选择它是因为比较厚,从技术加工的角度来说,不会像克数低的纸容易垮掉。同时,它的颜色天然有一种比较沧桑的感觉,适合表现城市发展需要上百年、上千年的时间进程,能很好地传达这种厚重的历史沉淀感。
艺术客:具体到创作中,你如何选择城市的线条?
徐小鼎:根据地理环境来判断城市最主要道路的建筑及特征,比如北京是环状,耶路撒冷需要凸显圣城的位置。像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是非常丰富的,线条是无规律可循的,所以我尽可能地把我看到的所有都保留了下来,也传达出这种繁复感。城市线条的删减、取舍都会根据画面的平衡、美观进行综合考虑。
△ 徐小鼎《城市肌理 — 耶路撒冷》,50×68cm,纸雕,2018
艺术客:你是否有过创作的瓶颈期?
徐小鼎:每个艺术家都可能遇到,它来源于生活本身,或者艺术家关注的一些社会现实。对我来说,可能没有特别的瓶颈期,我认为只要找到一点深入挖掘下去,就能挖到更多的东西。但如果遇到瓶颈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先放一放做些其他的,然后再回头。
艺术客:教授《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这门课程,你如何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徐小鼎:设计系的教学工作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在现代主义极简主义时期,图案这种装饰性都是被抛弃的,但长久以来,装饰性设计早已进入我们生活、文化、社会体系中。像美院的张光宇、庞薰琹、吴冠中等老先生都是通过绘画来反哺设计。图案所传递出的信息与思想,与“剩余价值”系列有类似的地方。
△ 徐小鼎《城市肌理 — 北京》,75×75cm,纸雕,2022
艺术客:“艺术家书”“剩余价值”“城市肌理”这些丰富的创作中,有哪些线索是你一直坚持着的?
徐小鼎:首先是制作性,这个是我一直强调,也在不断实践的。还有一点是,我并不是很想表达个人化的东西,而是想在创作追求一种普世性,让作品有永恒性的内容包含在其中。所以个人风格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当然这也和我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艺术客:“以艺聚力”系列访谈,设置了接力问答环节。采访姜吉安时,因为他常常是夜里创作,下午才起,所以提问是“你今天几点起床的?”
徐小鼎:今天是6:40起床的,因为有课呀。
艺术客:同样地,你也可以为下一位被采访者设置一个小问题。
徐小鼎:我想问休息的时候一般干点什么?
艺术客:你可以为我们推荐些什么吗?
徐小鼎:我每天都要喝咖啡提神,就推荐家附近新开的皮爷咖啡(Peet’s Coffee)吧。
本期采写:王垚力、徐伟
编辑:王垚力、徐伟
▲ 以上所用图片除特殊标注外,版权归艺术家所有
- end -
UCCA十五周年庆启幕、X美术馆“触击”多议题…|艺术客 · 一周
松美术馆新展亮相、南池子汇聚“文与匠”...| 艺术客 · 一周
艺术市场强劲复苏、杰夫·昆斯发布NFT作品...| 艺术客 · 一周
不负春光,中华世纪坛奏响“江户绮想曲” | 艺术客·现场
拍卖行持续扩张、松美术馆官宣新展......|艺术客 · 一周
姜吉安:用中国独到的思想方法观察手边物|『以艺聚力』访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