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绘画记疫⑤|上海妈妈和她两个小囡对话,听完耳朵软了
2022年4月中旬澎湃新闻视界栏目向小朋友们发起“疫情中的‘窗外’绘画”征集后,我们收到了许多精彩的作品,孩子们把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真情实感融进了绘画,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
6岁的王舒一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特别的故事,这个故事要从她的画讲起。
《疫情中的“窗外”》王舒一,6岁,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从我家客厅的窗户往下看,那是我妈妈的母校复旦中学的运动场,妈妈常常会和我提起她小时候在学校里的故事,这时我也会想起我的乌南幼儿园,想念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从我家客厅的窗户向远处看那是成片的法国梧桐树、安静的街道和漂亮的房子,稍稍往右还能看到上海图书馆,以及更远处的东方明珠和上海中心。这次画窗外的征稿,让我仔细地看了看我们上海这个城市,很多方位我其实都不太清楚,爸爸都会耐心地给我解答。比如,绿树成荫的那一片原来是我们上海最有名的历史风貌区,最远处的最高大楼是我们中国的第一高楼上海中心。
这次画画我还惊喜地发现,从我家窗户竟然能看到我的幼儿园——乌南淮海园区的一角:大楼的屋顶农场、绿色的遮阳篷……这个发现让我真是太开心了!因为疫情我不能去幼儿园,但从今往后的每一天我都能看一看我的“乌南”喽!真希望疫情能快快结束,我又可以背上我的小书包去乌南幼儿园上学了,我要去抱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因为这是我最后一学期在幼儿园的生活了,我不想错过这美好的时光,希望这一天能尽快的到来。
《窗外的风景》汤婷婷 图
舒一生长在一个四口之家,她还有个弟弟,名叫千骅。舒一和千骅的父母是设计师,他们创立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爸爸王先生对上海的城市建筑特别了解,他在工作中的设计也融入了对这座城市浓浓的感情。
“看到今天这样的上海,我们很伤心,但疫情之下,邻里间的互助情谊令我感动。小区变得更有人情味,这是特殊时期的意外收获。在物资最紧张的时期,我们力所能及地为楼里的孤老买菜送菜,互帮互助,共同抗疫。我自己也有了大段的时间,可以静心看书,沉淀思考。”妈妈汤女士说。在家的这段日子,他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变多了。汤女士很珍惜这些,疫情让人有些焦虑,但家里两个小孩子的欢声笑语是抵抗它的方法,是最具有治愈力的。
弟弟和姐姐的感情很好,看到姐姐画了一张画,3岁的他也迫不及待尝试一下。尽管他的笔触明显不及大他3岁的姐姐顺溜,但挂在天上的云彩,千奇百怪地飘在城市上空,那本身就是属于孩子的纯净。
《窗外的云朵》王千骅,3岁,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在一段录音里,汤女士分享了自己和姐弟的聊天。不能去幼儿园,姐姐弟弟都不太开心,有点难过。弟弟说他喜欢待在家里,而姐姐觉得待在家里也挺好,但不想天天这样,自己更想出门呼吸新鲜的空气。
“这次疫情让我们变得更加珍惜食物,更珍惜他人的付出,同时,我们也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疫情缓解后,我希望尽可能多一点时间带孩子去外面走走。我们的两个孩子很小,特别是老二,他才三岁多,是生长在疫情时代的孩子。我希望,也很需要带他出去多见见世面,开阔眼界。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汤女士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