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FAO专栏丨中国渔船对世界渔业威胁最大?

2022-04-24 17: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渔业资源的利用离不开对渔船的管理。作为渔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元素,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大部分是通过渔船管理达成的。不论在远洋还是近海,对捕捞的渔船进行追踪侦测可以有效检测特定海域是否存在过度捕捞、违法捕捞,对于到港渔船可以进行可追溯性的执法,对于海上犯罪也可以进行有效打击。我们可以说,一切不谈渔船的渔业发展都是耍流氓吗?

这一期,我们就来看看

FAO的另一个板块 —— 渔船

来看看全球有多少渔船

又是如何分布的?

据估计,2018年全球渔船总数为456万艘, 比2016年减少了2.8%。从2013年到 2018年,中国的船队规模缩减了20%,从107.1万艘减至86.4万艘。尽管如此,亚洲的船队规模仍然居首,共有310万艘,占全球总数的68%。2018年,在各国的渔船数量上,印尼以71.9万位居全球渔船数量第一,中国以70万艘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三的日本也有23万多艘。

亚洲无论在整体渔船数量上,还是机动渔船和非机动渔船单项数量上都是遥遥领先的。而非洲虽然机动船数量不如美洲,但非机动船的数量却是远远超过了剩下的其他各洲。这些非机动船,往往是无甲板渔船,大多属于全长12米以下的一类,通常只适合近海捕捞活动,机动渔船则更适合远洋捕捞。因此,从各洲机动船的数量分布可推断,参与远洋捕捞的渔船也大多来自亚洲。

在下图可以看到,2018年全球已知船长分类的机动渔船中,各洲都是以12米以下的小型渔船为主,占比均超过82%;而船长在24米及以上的大型渔船在任何地区都是少数群体,只有约3%。总的来说,各地区都十分倚重近海、内陆水域捕捞,而远洋捕捞船队发展相对不大。而如果我们结合上图分析,则可以发现,尽管亚洲的大型机动船占亚洲船队的极少部分,但其数量是远超其他各洲的。

而作为渔业生产大国,中国渔船的数量不仅在亚洲船队中占据数量优势,在全球层面也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然而,中国的渔船管理经常被国际社会诟病为管理不当。许多外媒也经常批评中国的IUU捕鱼活动十分活跃。

IUU捕捞指的是“非法(Illegal)、不报告(Unreported)、不受管制(Unregulated)”的捕捞活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涵盖了远洋和近海渔业中的一系列捕捞行为,包括非法在保护区内捕鱼。IUU捕捞的直接后果是对渔业资源的低效利用,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也间接影响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海上犯罪等。

而今年2月份曾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IUU捕鱼指数排名中,中国在全球152个沿海国家中得分最糟,甚至比印尼、泰国都要糟,真有这么严重吗?要了解为什么,先来看看这个指数是什么,测量了什么,以及如何测量的。

这个IUU指数是由波塞冬水产资源管理公司及“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全球倡议”组织共同开发的。前者是一家总部在英国的渔业和水产养殖咨询公司,后者是一个打击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有组织犯罪的日内瓦非政府专家网络组织。该指数衡量了所有沿海国家IUU捕捞的风险情况及响应程度。得分低表明发生IUU捕捞的风险水平很低,国家打击IUU力度很强;而得分高则表明此类风险水平高,国家打击力度很弱。

在IUU评分中,每个国家都从是否针对打击IUU捕捞而履行了“港口国”责任(对到港渔船的检测与管理),“船旗国”责任(对国家远洋渔船的管理),“沿海国”责任(对周边海域的监管与侦测),以及“总体综合责任”四个角度进行评分。而每个角度又细分为三个类别,“脆弱性”(发生IUU捕捞的可能性),“发生率”(已知IUU捕捞的发生率),以及“响应对策”(对抗IUU捕捞推出的政策与行动)。

每个角度与每个类别相结合,组成了共40个小指标,每个小指标又根据不同的权重加权计算而成。而中国在履行船旗国及港口国的责任上被认为表现较差。无论是IUU最终指数,还是船旗国责任指数,或港口国责任指数,中国得分均高于世界平均值,被外媒认为表现“令人堪忧”。

同样都是有着悠久渔业传统的国家和地区,不论是普遍相对更发达的欧洲,还是普遍相对更不发达的非洲,都有着更好的IUU指数?不论是海岸线更长,经济相对不敌中国的印度尼西亚,还是海岸线更短,经济更发达的欧洲诸国,IUU指数都比中国的好?这是怎么回事? 

在IUU指数的评分标准中或许有着答案。

例如船旗国责任的评分机制,是依据“船越多,去的海域越远,越容易出现IUU捕捞”这一逻辑来给分的,并且这些指标的权重都很高。下图是2012年至2018年中国渔船的卫星定位轨迹图。可以看出中国作为渔业大国,渔船遍布全球,但仅因为渔船众多便说一定会有IUU或IUU情况就肯定更严重,是有失公允的。就好比两名数据录入员,一名用一天录了1个excel表格,一名用一天录了2个表格2个文件,然后仅因为后者录的数据多,便断定后者会有更多错误并在优秀员工评选的时候直接扣分?

2012-2018年中国渔船活动轨迹图
图源:Global Fishing Watch

IUU指数还包含了近一半的主观评价指标,例如,国家的整体廉政/腐败,渔业观察员对区域内各国的合规性匿名评价,MCS执业者*对各国港口的合规性匿名评价等,且均给予了最高权重。在欧美等国大肆宣扬中国渔业威胁论的环境下,以及在外媒塑造的对中国政府及民众的错误刻板印象中,这些高权重的主观指标,对中国的评估是不可能公允的。

▍MCS执业者*

指渔业检测、管制与侦察(MCS)执业者,他们通常属于各国的渔业执法机构工作人员,负责对国家、区域内港口的捕捞进行检测、区域内的捕捞管制与侦察工作,以确到港渔船及到港鱼的合规合法性)

该指标还有另一大弊端。这个弊端就是没有考虑到各国的客观差异,许多指标只考虑IUU事件或者渔船的绝对数值,而非比例。比如在“有多少艘渔船在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IUU捕捞名单上”这个指标中,评分标准如下: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10艘渔船,有1艘被挂上了远洋IUU黑名单,那么这个国家在这个指标上只有1分,而同时,一个渔业大国有100艘船,有5艘被挂上了远洋IUU黑名单,则会被给予最低档的5分。而实际上,第一个国家的黑名单率(比例)是后者的两倍,在渔船的管理上相对来说更糟糕。而类似的指标并不少见。

所以,不论是基于数量规模的指标,还是基于主观评议的指标,中国都是拿不到好分数的。

诚然,中国在渔船管理上还有很多欠缺,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农业农村部在去年与外交部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部署打击IUU渔船的措施,并开始大修《渔业法》,对列入黑名单的渔船加大罚款、没收渔业船舶、取消相应资质等处罚力度,并且在今年首次在两片公海区域针对鱿鱼捕捞分别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自主休渔(如下图红色区域)。

图源:环球时报

耐心读到这里的你,现在是不是能更理性看待“中国渔船威胁世界”这样的论调?

也相信我们的渔业管理部门和企业,能够从IUU指数这样的工具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在加强渔船管理时,哪些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例如:加强到港渔船的检测与管理,加大对远洋渔船的监测与追踪,完善渔业观察员制度等。

    

参考资料:

[1] OECD数据库,https://stats.oecd.org/Index.aspx?

[2] 卫航. 浅谈渔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 南方农机, 2019, 50(9): 91. DOI: 10.3969.

[3] 刘舜斌. 完善我国渔业"双控"制度的思考[J]. 中国水产, 2009, 404(007): 24-25.

[4] 欧焕康,虞聪达.渔船“双控”制度成效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30(5): 432-435, 470. DOI: 10.3969.

[5] IUU指数. http://www.iuufishingindex.net/ranking

[6] IUU指数方法论. 

http://iuufishingindex.net/methodology.pdf

[7] Global Fish Watch. https://globalfishingwatch.org/

[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将我加入的相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公布的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渔船纳入我渔港布控范围的通知. 

http://www.moa.gov.cn/nybgb/2019/201902/201905/t20190518_6309470.htm

[9] 2020:中国修法打击非法捕捞,中外对话海洋.

https://chinadialogueocean.net/

[10] Accusations of predatory fishing practices by Chinese fishing fleet near Galapagos slammed by experts, GlobalTimes. 

[11] FAO. 2020.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0

转载声明:本文由智渔原创,图表均由原作者制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编  辑  | 王欣迪、郭沛林、江   南、林柏亨、罗一鸣

排  版  |  符简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