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些对纸质书“上瘾”的年轻人
撰文 | 翟继茹
编辑 | 李可馨
题图 | IC Photo
在知识获取越来越低门槛的今天,在文本内容、形式和载体都发生变化的今天,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它以更快的速度、更多元的视角,让我们认识这个更广袤的世界。
但又恰处价值剧烈变动的时代,又逢快节奏与焦虑、危机并存的时代,我们心中的疑惑该找谁解答?我们的精神世界如何构建?我们还有必要阅读纸质书吗?
至少,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的所有灾难”;至少,曾被唱衰的纸质书和书店,还没有走向式微和消亡;至少,那些承载厚重文明的纸质书还有人惦记着。
不久前,天猫图书,抖音、拼多多等线上电商渠道也都发布数据显示,线上纸质图书销量增长明显。例如,天猫图书数据显示,过去半年,消费者在天猫人均买书4.6本,阅读人口增速是去年同期的4倍,其中,00后的图书消费增长最快。
虽然这一数据显示的只是纸质书的线上销售情况,但从侧面来看,我们也能窥见,在数字化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交织的时代中,仍有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愿轻易放弃纸质书。
在世界读书日之前,氢消费采访了来自80后、90后、00后的一小部分纸质书崇尚者,说出他们对阅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真实看法。
01.
没翻开过的书 仍旧给我安全感
85后 北京 小敏
说来惭愧,我自己家里和爸妈家有三个大书柜和两个行李箱的书,但是其中大部分是我还没来得及阅读过的。
我经常会突然对某个领域感兴趣了,然后一口气买几本这个领域的著作或者畅销书。大部分都是翻了一两页。即便这样,书架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仍让我莫名的有一种安全感。记得去过大学教授的家里,一间20多平米的阁楼里,书架高度从地面到天花板,环绕四面墙,屋子中央也被同样高度的书架整齐的排满,只留下够一个人穿行的空档。第一次进去的时候,很震撼,也有心很踏实的感觉。现在,能拥有一间这样的书房,就成了我在北京的梦想。
我想不是虚荣心在作祟,虽然很多书没有看过,总是摆在那里,但会觉得像银行里有存款一样,我可以不花,但随时可以“用”,哪怕没有整块的时间和平静的心境,偶尔翻上几页,都觉得很快乐。
我承认,阅读电子书的速度要比纸质书快,我也会在微博、B站上关注一些知识型博主。现在其实基本上能做到三个月到半年能真正意义上阅读一本书,中间也是断断续续的,时间不够是真,自己心里浮躁也是真。但真的只要读进去,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能补充很长一段时间在工作和生活上消耗的心理资源。买书上瘾,读书上劲儿,可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书房这种状态会好很多吧。
分享书目:《江城》
这是大学文学课上教授推荐的一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彼得·海斯勒是一名一直在全世界游历的作家,也正因如此,他的书中总在提醒自己不以一种价值观来看待世界。这也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记得教授曾评价这本书“过分真实和另一种真实并存”。
《江城》讲了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也叫何伟,以“中美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涪陵教习英文的期间,所感受到的风土人情。书里的一些人物和故事离我的年龄和生活有一段距离,所以让我感觉到打开另一扇世界的大门,以不同的角度去看过去和未来。
02.
当妈之后开始享受读书的快乐
85后 天津 kiki
每周六晚上七点到八点是我们家的“阅读时间”,3岁的儿子勉勉、我和老公,会在一起读书,讲故事。这短短的一个小时,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最放松和最其乐融融的时刻。
当妈以前,自己和老公其实真没有比较好的读书习惯,除了上学时的教科书,最多就是看看论文、杂志,上班后听听得到、喜马拉雅上的知识分享。
怀孕待产时,为了胎教买了上班以来第一本正经的书,每天晚上给小宝宝读上一个小故事。勉勉出生后,特别是半岁后,我们就想着要给他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想让他多读书,以后少看手机和电视,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做到。而我的阅读,几乎是从各类儿童故事开始,每天晚上都会陪他读读故事。
也非常神奇,当和他一起读书后,心也慢慢静下来了,我也会在睡前看看小说,第一本就是补了从小到大都烂熟于心但从未看过的原著《西游记》。
从为了胎教“被迫”读书,到养成读书好习惯,现在又直接影响了下一代。我们的“阅读时间”刚执行半年多一点儿,勉勉就已经能简单复述给他讲过的故事,看到书里面的内容,还会自己描述或者干脆“瞎编”。各自看书的时间,他也从不能安静到现在已经开始能够自己专注呆一会儿了。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间,其实带给我很多东西,比如更有耐心,更能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我想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即便便捷,一是不太适合孩子们,二是很难带给我们像“阅读时间”一样一起阅读和分享的快乐吧。
分享书目:《你今天真好看》
这是一本非常治愈系的绘本,孩子和大人都可以阅读,只是呈现方式不同。作者用简单的图画,幽默的语言勾勒一幅幅非常暖心的场景。书里面主要是一只绿色小恐龙的日常,还有它形形色色的动物朋友们。他们的对话,常常让累了一天的我,既温暖又感动。对于宝宝来说,里面有许多幽默隐喻的梗他还不懂,但是看着小动物们在一起的场景,他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会常常问他,小恐龙在干什么呀?从孩子的角度看,我把它当成一种联想启蒙的书了吧。
03.
打工人为什么不能坚持阅读
90后 哈尔滨 陈跃
我是一个喜欢文科的理科生,对电子书和听书等等没有排斥,但更喜欢纸质阅读的感觉。我觉得纸质书阅读让人更有代入感,更容易沉静下来,其次它还有收藏价值。
一些畅销书或者意义不大的工具书,我一般选择用Kindle来读。如果发现一些值得再读或者让我觉得很好的,我还会再买纸质书来读和收藏。你会发现一些段落字句,电子版和纸质版传递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毕业后,真的很难像上学时一样可以总泡图书馆,读书时间也难以固定和缩水。我从2020年就有读书清单计划,因为那时有一段时间居家隔离,以为时间会多一些,结果远程办公还是一样的忙。因此每一年的读书清单也没有坚持下来。今年我把清单数量减少,由原来的12本减到8本,如果按一本400页左右的书来说,一天只读10页左右,大约一个半月左右可以读完一本,在时间上压力会小很多。现在正在读今年的第三本书。
阅读的动力,一是因为喜欢,二是因为确实多多少少有些知识焦虑吧。未来社会,我认为拼的是你的知识结构,视野和眼界,也就是认知层面。我是理科生,逻辑思维是优势,而感受能力可能就迟钝一些。读书最直接打开新领域的途径。我希望今年给自己的阅读清单能够完成,有一天也可以尝试做做读书博主。
分享书目:《神似祖先》
最早是在一档知识分享类节目中知道的这本书,它以生物学的视角看待社会学的发展和一些问题。读的过程中,只觉得非常爽和震撼,自己的思维视野仿佛一下子就被打开了。读这类专业著作也非常耗神,稍微注意力不集中,就会跟不上作者的脚步,陷入混乱中。我摘抄两段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中的观点——
1.规范是如何产生的呢?规范如同文化一样,是人造而非自然的产物。因而它的产生首先依赖于创新和革新。创新和革新就是文化上的突变。没有突变就没有进化。但创造只是产生规范的第一部,要成其为规范,还要使者特殊的人造物被多数人自觉遵从。从后一半过程所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复制。生物进化所以依据并集中体现于基因,在于基因有一个伟大的功能——复制。文化若企图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基因,它就必须有另一套突变和复制某种特征的能力。
2.人类展开了一种普标性的活动,就是合作,以互惠利他为基础的合作。换句话说,合作通常就是互惠利他。除了“上阵父子兵”这种利他不是互惠利他,而是血缘利他。除此之外,人类的大量活动都是非血缘之间的,而非血缘之间的合作一定是互惠的,不互惠为什么要合作啊?
04.
离不开的书店和图书馆
90后 北京 阿泰
除非是工具类书籍,我现在更喜欢在线下买书。实体书店算是我放松的地方,特别是心情低落时,在书店和图书馆里能提高心理能量,重获平静。
记得罗翔曾经说过,无知让人去读书,而越读书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这就让人知道自己的渺小,就可以暂时搁置眼前的一些烦恼了吧。在书店和图书馆里,我发现自己是想打开那么多陌生的书,对那么多东西还感兴趣,还有探索的欲望,就觉得自己还是鲜活的,还不是那么心如死水和冷漠。
2021年辞去第一份工作后很迷茫,觉得对身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在家刷了半个多月的手机,刷时间长了你会觉得更无聊和空虚。朋友拉我去逛街,偶然路过一家书店就进去了,随便翻了一本绘本《月亮忘记了》,没想到在那里看完了整本。当看到月亮离开小男孩,重新回到天上,小男孩也一夜之间长大时,竟然哭了。
后来在书店里整整泡了一下午,晚上和朋友出来时,感觉轻松了很多,精神气儿又回来了。后来一段时间我天天去家附近的图书馆,一边投简历重新找工作,一边闲翻各种感兴趣的书。
和在线阅读相比,我更喜欢在书店和图书馆里的氛围吧。而且我一直觉得,不管是所谓的数字化阅读还是读纸质书,一定要自己读,不要获取太多碎片化的一些博主的读书笔记或者推荐,读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遇到一本书可能也是缘分。
分享书店:纸的时代书店(厦门) 万圣书园(北京)
纸的时代书店:厦门的网红书店,汇集了打卡者和真正想读书的人。书店面积非常大,有9米多高的直立书架,读者可以自己登梯子取阅自己想要看的书,沉浸式体验非常好。书店里还设置了一块面积非常大的阅读自习区。
万圣书园:也是氛围感很棒,不像商业书店十分嘈杂。在可选择的图书上,绝大多数都是各领域的学术著作,更有厚重的感觉。因为是最早的一批独立书店,且与北大清华有很深的渊源,历史感和文化感非常浓厚。
在一定程度上,纸质书仍是大部分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首选的阅读方式。从访谈中,我们也发现,酷爱纸质书的年轻人其实也并不排斥数字化阅读,两者各有分工。与其要争论纸质书与数字化阅读的优劣,不如说在知识碎片化、工作生活快节奏的时代中,很多人开始追求深度思考和慢下来的节奏了。无论如何,开卷有益。希望这个世界读书日中,我们都能找到并坚持一种自己喜欢的阅读习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