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毅夫:发展中国家先看自己有什么,然后依靠有为政府
林毅夫: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郑永年教授对我的鼓励,今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因为要召开十九大,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在这里探讨发展与贫困的问题,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因为在1978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1978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55美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方,但是1978年的时候,其人均GDP为490美元,中国当时连其三分之一都不到。
像其他贫困国家在1978年的时候,81%的人生活在农村,依靠农业为生,有84%的人每天的消费低于我们现在所采用的世界平均线,一天1.25美元,在国际贫困线上面。与贫困国家一样,中国当时是一个非常内向型的国家,出国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两项加起来不到10%,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90%以上的生产跟国际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从1978年年底的改革开放以后,从1979年到2016年,连续38年,中国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9.6%,在人类经济史上我们还没有看过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能够以这么高的增长速度持续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这样取得的成绩是在一个快速对外开放的进程当中取得的。因为从1979年到2016年,中国平均每年的对外贸易增长是14.8%,当中出口增长为15.3%,进口增长为14%。
由于连续38年的快速的发展和快速的对外贸易,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出口超过德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出国口,而且出口97%以上是制造业产品,所以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2013年,中国的贸易即进口加出口超过美国,变成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14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变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8500美元。
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到现在,有超过7亿人摆脱了国际的贫困线,对世界的减贫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到现在,中国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当中唯一没有出现过系统金融经济危机的国家,而且中国的发展还对世界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明显的就是在1997年-1998年爆发东亚金融经济危机,中国的人民币并没有贬值,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帮助东亚经济迅速复苏。2008年,出现1934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同样以快速的经济增长帮助世界经济稳定。
今天上午,我想用这个机会和各位探讨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可以取得这么快速的增长。
第二、中国还是中国,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民、同样的政府,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那么贫困,不能有同样的快速发展?当然大家会说1978年以后的成绩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因为市场化,但我们知道在80年代、90年代,可以说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改革开放、都在市场化,而且其他发展中国家在80年代、90年代同样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时期,但是他们的经济是崩溃的、停滞的、危机不断,而中国是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同样的市场化,为什么中国和他们这么不同?所以这个答案肯定不是简单的市场化,原因是什么?
第三、中国取得这么快速的发展和成绩,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第四、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国家繁荣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愿望,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有什么借鉴意义?
第五、作为知识分子,作为经济学家,希望能够对自己的国家或者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繁荣作出贡献,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绩,对经济学来讲,到底有什么借鉴意义?
这是今天我想跟各位探讨的几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能够取得这样快速发展的成绩?其实从我来看,道理非常简单,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拓宽优势,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所谓经济发展代表人均收入水平要不断提高,而人均收入水平要不断提高,一定是现有的产业要不断创新,而且要涌现新的产业,然后你可以把资源、劳动、资本从估价价值较低的产业往估价价值较高的产业转移,这是让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收入水平可以不断增加的两个最重要的机制,对发达国家是这样,对发展中国家是这样,对任何国家都是这样。
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很多不同,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后,收入水平一直处于世界最高,他们的劳动生产力是全世界最高,他们的技术和产业附加价值是全世界最高。在这种状况下,他们已经用了最好的技术,进入到了最新的产业附加价值最高的产业。对发达国家来讲,他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因为他已经是全世界最好,就只能自己发明。我们知道发明的投入非常大、风险非常高,从经济史资料,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发达国家人均GDP的提高每年平均为2%,代表其劳动力水平增长也就为2%,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每年大约为3%。
作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代表技术是比较差的,产业的附加价值较低。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业是在国际之内,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跟发达国家比有一个可能性,它可以引进现有的技术和现有的产业,只要这个技术比他现有的自己在用的技术好,附加价值较高,发达国家已经用过,他拿来就可以用,这也是技术创新,这也是产业升级。但是这样引进的方式取得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本低多了,风险少多了。
如果发展中国家懂得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创新的拓宽优势,那么发展中国家从理论上来讲,他的技术创新的速度、产业升级的速度可以比发达国家快,风险小,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更大。快多少?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3个经济体,懂得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差距的机会取得平均每年7%或更高,实际25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发展成绩。
前面提到发达国家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为3%,如果你能够持续2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就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变成这13个经济体之一,所以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什么这么快?道理就是利用了后发优势所给予的机会。但是如果说利用了后发优势让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有这么好的成绩,我们知道后发优势从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变成一个落后国家就开始存在,已经超过了200年,那么为什么只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从后发优势当中取得这样的快速发展?道理是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主动放弃了利用后发优势。
我们知道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前面几年要从战争的破坏当中开始恢复。从1953年,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当时提出的目标是要10年超英,15年赶美,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希望马上能够赶上发达国家。你要在收入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就要去发展与当时的发达国家一样的先进的产业。但是发达国家那些先进的产业,工厂一方面还有保护,你不能模仿,不能简单地用。另一方面,与国防安全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有时候你想买专利,你想付钱,也取不到技术。
那么一些发展产业经常必须自己去研究和发明,那么就等于你主动地放弃了作为低收入国家所给予的后发优势。不仅这样,那些先进的产业资本非常密集,规模非常大,在50年代的时候,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资本非常短缺。因此,在那些资本很密集的产业上,中国没有比较优势。没有这个产业,又没有比较优势,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当中,要发展这些产业没有优先能力,要是没有政府的保护和补贴,他就活不了。
为了把这些产业建立起来,就只能政府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来发展这些比较优质的产业,那时候就是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靠这种发展的方式固然让中国在60年代可以试原子弹,70年代的卫星可以上天。但是由于和市场的干预与价格的扭曲,必然导致的就是资源的错误配置。再加上各种扭曲,就会有租,然后就会有寻租。这种状况下,经济发展的效益就低。一方面,放弃了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又浪费了资源的配置。
在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中国才开始去发展那些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发展密集的加工产业,这些产业符合中国的发展优势。加上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特区,中国才开始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随着竞争能力的提高、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升级,就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所以在1978年之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绩效差,这是一个战略选择的议题。当然,出现在中国的问题可以说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发展经济体都共同面对这个问题,因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原来的殖民地国家摆脱了殖民地统治,开始其国家的现代化。而在追求国家的现代化的时候,当时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即结果主义。因为当时的认识说你要成为发达国家,你的收入水平就要和发达国家一样高。那么劳动生产力水平就要和发达国家一样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和发达国家一样高,你的产业水平就要和发达国家一样高。可是发展中国家当时面临的问题就是资本非常短缺,在资本密集的产业上,不是他的比较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当中,这些产业发展不起来。当时认为这些产业不起来,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生产的刚性,因此建议以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发展进口的现代制造业。它导致的结果和中国50年代一样,都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的扭曲,结果也和中国一样,把先进产业建立起来了,但是绩效非常差,经济发展停滞,收入水平没有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改革开放。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绩效那么差,当时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得好,就应该建立和发达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怎么样去发展和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取消政府的干预,让市场发挥作用。推行的政策措施就是私有化、市场化、财政预算的平衡和自由化,认为这些改革必须同时进行。
我想它的目标也非常好,但是这种方式产生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在80年代、90年代,发展中国家平均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比60、70年代低。因此,有些经济学家就把80年代、90年代转型的这二十年称为“迷失的20年”。因为他忽略了原来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扭曲,是为了保护补贴,在那些先进的部门当中,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如果企业在开放经济的市场中,没有自生能力,保护补贴被取消掉,他就会破产,就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经济不稳定。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发展经济。
而且有些原来的产业部门还和国防安全有关,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你也不能让他垮台,那就只能继续保护补贴,这就从原来的明的保护补贴变成暗的保护补贴。
在90年代的时候,我跟很多人争论,在先进的部门,如果你私有化以后,政府必须继续给保护补贴,而且会比原来还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当那些先进部门是国有的时候,厂长是国家部委,他会跟国家和政府要保护补贴,但是他拿到保护补贴以后,偷偷摸摸地放在口袋里一点,但是不明显。如果你把他私有化以后,私人的老板不会配合国家,然后他用同样的理由跟国家要补贴,那么他拿在口袋里的越来越多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情况下,他会更多地去跟国家寻租,而且他会跟国家说“你给我保护补贴也不是你的钱,是全人民的钱。如果你多给我一点,我在瑞士给你开一个账户,把一堆钱转给你”,很多政府官员就会给他补贴。
在80年代、90年代,这只是一个理论推论。但是现在有大量的经验实证,像俄罗斯那些大集团在私有化以后从政府拿的补贴比在私有化以前多得多。在这种状况下,其他转型中国家的经济崩溃,效率更差,所以危机发生的频率比原来要高。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取得稳定和快速的发展?用中国政府的话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来这些大的企业如果不给他保护补贴,就活不了,就用老办法,继续用转型升级的保护补贴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同时放开对原来受到抑制的劳动力密集型加工类的市场准入,允许民营、外资企业进入。当时中国的基础设施很差,营商环境也很不好,我们就设立了工业园,在工业园里加工出口,把基础设施搞好,所以效率非常高。那么就同时取得了稳定和快速发展。
所以面对同样的问题,中国的绩效比其他转型中国家好,道理很简单,就是转型的道路不一样。中国以这种方式来转型,到底有没有付出代价?当然,也有不少代价。这个代价最主要的是什么?就是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并且腐败的现象在全国到处蔓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谈到对原来的那些资本密集的国有企业必须给企业的保护补贴,在1978年之前,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是靠财政拨款,不用付成本。
从1979年开始往市场经济转型,怎么样继续给这些大型的资本密集的国有企业以保护补贴?这就跟转型期的中国金融体系有关,因为大型的国有企业需要廉价资金才能生存,因此中国就建立以四大国有银行加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然后这些四大国的银行跟股票市场可以给这些资本很密集的大型企业提供资金的需求。开始的时候只有国有,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也大起来,大到可以跟大银行借钱和上市。但是为了给大型国有企业补贴,能够在大银行或者股票市场取得资金的时候,资金的价格非常低,比应有的比率低。
这样的一个金融体系产生的问题是什么?农户、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得不到金融的服务,这些企业的收入水平比拥有大企业的国有或者民营企业要穷,那么收入分配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并且谁能取得这些金融体系的资金,谁就能得到补贴,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寻租,就会去贿赂那些有权力批准你可以上去或者可以跟银行借钱的,所以腐败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在金融体系是这样,在矿产资源也是这样,在垄断的电力电信和银行金融业也是这样,因为你要取得垄断资金,那么就要去贿赂,然后就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这是中国渐进式的转型的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在80年代、9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在资本密集产业上,中国没有比较优势。所以当时给保护补贴是实事求是,是一种雪中送炭,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是8500美元的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很多优秀的企业其实现在已经有了比较优势,像大型装备等企业,如果再继续给他保护补贴,他的性质就变了,就从雪中送炭变成锦上添花,企业的角度当然希望继续给保护补贴,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收入分配差距增大,腐败现象不断蔓延。
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中提出的,资源的配置应该由市场决定,也就是要消除在渐进转型当中所产生的扭曲,包括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的干预来决定。在金融上,利率应该根据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储蓄和贷款。
对于大型的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怎么解决?今年的第五次全球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的结构改革应该去支持、发展那些能够给农户、微型、小型、中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地区性市场。如果这样做,中国一方面可以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并且能够以釜底抽薪的方式解决现在大家所关心的收入分配的问题,避免腐败的问题。
从中国这样一个40年的转型,到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借鉴意义?我想首先是一个信心,中国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前,也曾经长期陷在贫困线当中,对中国来讲,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对了,就很可能把整个发展的面貌改变。
其中有几个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循:
经济发展。劳动生产水平要不断提高,技术要创新,产业要升级。这是对的,但是你必须遵循这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只有符合比较优势,你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比较优势只是让你的要素生产低,要在这个竞争的市场当中有竞争力,交易费用要比较低,交易费用就与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有关系,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的完善必须要政府积极作为。
并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必然有一些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扭曲,当然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一种务实的渐进的方式是值得探讨的。比如说基础设施,发展中国家到处是基础设施要改,但是政府不可能一下把全国的基础设施全都改好。
我想只要遵循这种务实的在发展的时候一步一步地发展,并且利用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那么任何发展中国家应该都有可能取得几十年的每年8%到10%的增长,摆脱贫困。
对于经济学家有什么含义?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20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到现在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只有2个,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台湾,到2025年,中国很可能是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经济体。1960年,有101个发展中经济体,这101个发展中经济体到2008年只有13个进入到高收入,当中8个西欧周边的欧洲国家,另外5个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所以可以说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上并没有取得他们所追求的赶上发达国家的目标。而这些少数成功的发展中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的特色,他们的政策在推行的时候从主流的理论来看是错误的。比如说50、60、70年代,当时主流的发展经济体是结构主义,认为要赶上发达国家,就应该以政府干预的方式发展现代化的大产业。但是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当时发展的却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以出口为导向,这个战略在当时被认为是错误的战略,认为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怎么能赶上发达国家?但现在他们是少数成功的经济体。在80、90年代的判断还是政府经济不如市场经济,需要转型。当时的看法是像中国的渐进的双轨的转型方式是最糟糕的方式,但是现在维持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都是这种推行当时认为最糟糕的发展方式的国家,柬埔寨、越南、毛里求斯都是这样。
所以对经济学家有什么启示?我们经常把目标和手段搞走,我们当然希望帮助发展中国家跟上发达国家。但是过去在理论上基本上多是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比如说结构主义应该发展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新自由主义认为你应该发展现代发达国家那样的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体系。
刚才郑永年教授肯定我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它与现代经济学的主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就是发展中国家应该以自己为参照系,先看自己有什么,根据自己有的什么东西能做好,然后在市场经济当中依靠有为政府的作用,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强,如果能这样,我想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可能实现他们想追求的目标,取得经济连续几十年的8%到10%的增长,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谢谢!
[本文系林毅夫教授8月19日在“发展与贫困:中国和世界经验”研讨会上的发言实录。发言题目:“中国发展奇迹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启示”。首发公众号:IPP评论(IPP-REVIEW),澎湃新闻经授权发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