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圆桌|高福、王辰、布朗等中外专家共话:如何缩小全球免疫鸿沟
“数据表明,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疫苗接种率是悬殊的,我们希望缩小免疫鸿沟。但又有一些人拒绝接受疫苗注射,他们面对疫苗的时候会产生犹豫的情绪,这也是疫情防控很大的挑战。”
在4月20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缩小‘免疫鸿沟’,共享健康福祉”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现场抛出上述现实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左)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
世卫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有1/3的人没有接受第一针新冠疫苗的接种,还有84%的非洲人口没有接受任何的疫苗注射。“现在产量已经足够对全球人员进行疫苗接种,但在中低收入国家人群当中,只有50%不到的人口接种疫苗,发达国家已经超过80%的人接受了疫苗的注射,占世界20%的最脆弱的群体很少接受注射。”
布朗表示,比如说在非洲国家,平均每3000个人才有1个医生,这一切都是让我们意识到疫情的抗争是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需要有这样全球共同协作的总体疫苗接种计划。“但我们发现有超过16亿人急需第一针的注射,同时,也只有1千万医疗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相关服务,所以供需比例是极其悬殊。”
他同时强调,需要进一步提升紧迫感,因为疫情已经非常严峻。“如果现在对疫苗进行投资,实际上对全球而言是最为有益和最为有回报的投资,也是最有长期眼光的投资。”布朗认为,全球仍需要投入至少150亿美元的投资,更多地帮助中低收入国家的人们进行更广泛的疫苗注射。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秘书长乔帕甘表示,全球免疫鸿沟的存在是无疑的,需要我们改变这样的现状,“在每个人都没有安全之前,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安全的,我们需要做这样的事情,使未来几代人免遭灾难的袭击,需要找到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合作机制来推进疫苗的接种。”
乔帕甘认为,为了缩短疫苗注射的差距,就需要所有人和各国卫生部门能积极努力,来确保疫苗的可及性和平等性,这是人类道德上的议题。他尤其指出,“中国政府也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向全球提供了很多的疫苗,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此外,中国的医学资源也向周边的国家(缅甸、柬埔寨等)提供了大量的疫苗,这样的疫苗能帮助其他国家改善差距。”
他指出,疫情还会继续持续,这里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一个国家是无法战胜疫情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合作,以此确保疫苗是安全有效、均等和可及的,以此传递给所有人。如何一起努力保护疫情期间最脆弱的人群?这是我们面临最主要的主题。”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则提醒,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肆虐,我们要一直保持警觉,“但实际上中国所赢得的窗口期被一些国家浪费了。”
在陈冯富珍看来,在缩小“免疫鸿沟”方面,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帮了很大的忙,但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更多的帮助。她认为需要摒弃ODA(政府开发援助)的固化思维,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发产能,而不仅是接受捐赠。在发达国家和业界的帮助下构建有效的卫生医疗系统,“这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携手,而不是彼此责备。”
陈冯富珍表示,这是第一次全球大流行,但不会是最后一次,“我希望更弱小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获得更多的公平性,面对饥饿、贫穷,抗击这一切都能取得进步,中国正在做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不仅仅是保护自己的国民,同时也是尽最大可能作出贡献。”
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交付伙伴关系事务全球首席协调员泰德·柴班表示,不到10%接种率的这样的低接种率国家从1月的34个减少到现在的19个,但这19个国家“仍然面对非常重大的人道主义问题,他们本国的医疗系统面临很大的缺陷。”
柴班同时提到一点,中国在疫苗的交付方面,以及筹资方面扮演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为世界各国提供相关内容的咨询,以及技术的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免疫鸿沟确实存在,这为全球的防控局势制造了很多不可确定性。“截至4月18日,超过60%的全球人口已经接种了第一针的疫苗,但是在中低收入国家,特别是马里和刚果这样的国家接种率不到1%,全球疫苗接种的公平性受到了威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团结是面对疫情最强大的武器。”
王辰提到,中国提供了超过22亿剂的新冠疫苗,为全球120个国家提供了接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供辅助,“我们的技术转移和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工作。”实际上,中国目前正在向非洲国家追加提供10亿剂疫苗,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向中亚国家无偿提供5000万剂。
“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实现‘一个世界、一种健康’这个概念。”王辰表示。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表示,现在疫苗接种的免疫鸿沟不能直接等同于疫苗的鸿沟,涉及到至少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疫苗的产能、疫苗的可及、疫苗的接种以及受接种者。
邓波清首先发问,疫苗的援助是不是真援助?“中国从疫苗一问世,在临床符合条件上市时,就同步地开展疫苗的国际援助,而不是先把疫苗囤积起来,等到自己差不多了,甚至几倍于自己的人口之后才进行疫苗援助。”
此外他着重提到一点,其在两年多时间里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接种意愿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种疫苗,不是疫苗到了都愿意接种,现在有一些国家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宣传不到位、介绍科学知识不到位,很多人把疫苗妖魔化,不愿意接种。”邓波清强调,这是导致疫苗洼地的原因之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