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三)

2022-04-22 16: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2年2月1日是中国的春节。在中国,使用北京时间的人们,在夹杂着鞭炮声的夜色里共聚团圆,将辞旧迎新的仪式感悉数交付此日。在罗马尼亚,使用布加勒斯特时间的人们早已结束新年假期。在空气微凉的晴朗午后,他们正经历无比寻常的、太阳东升西落的一天。

本文采用日记体形式,整理并记录了个人今年1月至2月的异乡见闻,前篇可参见《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一)》《从北京到布加勒斯特有多远(二)》

火车窗外的连绵群山、锡比乌老城广场和清晨班次列车上的旅客

1月31日至2月6日,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本部放中国农历新年周假。我决定潇洒独行,拜访布加勒斯特之外的其他城市。于是,我踏上了开往锡比乌的列车。

2022年1月

锡比乌位于特兰西瓦尼亚南部,为罗马尼亚锡比乌县的首府,横跨奥尔特河的支流奇宾河。随着火车从布加勒斯特蜿蜒而上,沿途的窗外风景不时变换。列车刚从布加勒斯特出发时,铁路旁随处可见破旧的小屋和烂尾的高楼;抵达锡纳亚车站时,天气变得阴沉、针叶林布满积雪;待到经过布拉索夫时,天空忽然放晴,白云如细雾般均匀环绕在远处的山峰。时空快速变换,我已不知列车奔往何处,眼前开始看到的是冻干枯萎的作物秸秆、在乡间小路上奔驰的汽车、熹微的日光和絮状的白云、覆盖着皑皑积雪的连绵高山、停靠在铁轨旁布满灰尘的列车、并未被冰封的河道和红色瓦顶的房子。

1-1停靠在锡比乌站台的火车 照片为笔者自摄

下了火车,映入眼帘的是锡比乌城市中心数以百计的红色房顶。街道四周被大大小小的建筑物覆盖,房子上造型别致的小窗像极了人的眼睛。走走停停,我仔细观察周围的建筑。花了两列伊,笨拙地手脚并用爬上高塔,我俯瞰了老城的风景。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城市中心历史遗迹群,墙皮大多带着岁月的斑驳,让人对旧日时光增添许多联想。在大广场的旁边,有着哥特式尖顶的路德教堂,收藏有艺术品的布鲁肯萨宫,以及不时等待游人投喂的鸽子。

1-2锡比乌城中心古迹群 带着眼睛窗户的房子(其一)照片为笔者自摄

1-3 锡比乌城中心古迹群 带着眼睛窗户的房子(其二)照片为笔者自摄

1-4 锡比乌城中心古迹群 行走在街道上的旅行者 照片为笔者自摄

1-5 锡比乌城中心古迹群 大广场(Piața mare)照片为笔者自摄

1-6 锡比乌城中心古迹群 大广场近景 照片为笔者自摄

1-7 锡比乌大广场有眼睛窗户的红色房顶 照片为笔者自摄

1-8 因清晨寒冷而皱缩成一团取暖的鸽子 照片为笔者自摄

2022年2月

乘火车去锡比乌的时候,窗外忽现连绵不断的高山。后来,我去锡比乌城中心古迹群内的纪念品小店闲逛时,偶然发现有张恰好呈现山峰起伏的明信片,上面详细记录了山脉的罗马尼亚语名称及海拔。受益于科技时代的网络便利,我闲时仔细确认了它们的中文译名——摩尔多韦亚努峰、波德拉古峰、瓦纳托里峰、帕尔蒂努峰、莱特尔峰、内戈伊峰、塞尔博塔峰、斯卡拉峰、乔尔泰亚峰、布迪斯拉乌峰、苏鲁峰。其中,摩尔多韦亚努峰是罗马尼亚最高的山峰,位于阿尔杰什县;瓦纳托里亚峰是罗马尼亚的第八高峰,也是罗马尼亚最容易攀登的山脉之一,海拔超过2500米。而其他山峰,大多从属于南喀尔巴阡山脉的弗格拉什山。

在网页跳转之间,我偶得了其他有趣的信息碎片。比如,在印度也有名为“苏鲁”的地方,其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比尔普姆县。即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用本土语言去定义和描述地理事物,但江河湖海并未因此产生任何不同。随后,我将这张明信片寄给他人,不止作为旅行的纪念。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人们仍可遥相致意。在我眼里,此为来自喀尔巴阡山脉的遥远问候。

2月3日,我从锡比乌火车站转乘至锡纳亚。天还未亮,空气清冷。由于列车在站台久等不来,我询问了坐在我旁边的年轻女孩何时发车,大家借故聊了会天。她说自己家在布泽乌,是锡比乌大学即将本科毕业的学生,修读心理学专业。据她自述,日后想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因此有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的打算。她认为罗马尼亚人对当下社会环境的态度并不积极,小城市及乡镇的人们尤其充满了生存焦虑。

原本应在早上六点半启程的火车,最后在六点五十分驶入站台。在车厢里,人们睡眼惺忪、一脸疲倦。有些人靠窗和衣而卧闭目养神,有些人横躺在无人的座位上小憩。在上车的旅客全部就座后,车厢里突然变得非常安静。一声汽笛长鸣,列车驶离站台。火车在空旷无人的田野快速移动,窗外还不可见到日出。躺在座位上因熟睡而发出鼾声的大叔,用窗帘盖住眼睛遮挡车内灯光。他的双手交叉环抱胸前,把硕大的黑色背包和皮鞋丢在脚边。显而易见,他正沉浸在混沌的睡梦里,无法察觉列车正快速奔向未知的远方。

坐在我旁边座位的,是个带小孩的女人。她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包,围巾松散地搭在肩上。孩子们稍作安顿后便来回追逐打闹,给原本安静的车厢带来了一丝活泼的气氛。大概是对容貌特征差异明显的外国人感到好奇,年纪大些的孩子毫不怯场地站在我面前,定定地观察了我片刻。过了一会儿,她摸了摸我的衣角,用还算流利的英语对我说:“看,我抓到你了!”

人在异乡,搭乘早班车也是有趣的生活体验。

 2-1从锡比乌开往锡纳亚的罗马尼亚高铁电子票 图片由笔者提供

2-2 罗马尼亚CFR铁路运输系统 高铁列车外观 照片为笔者自摄

罗马尼亚的博物馆:文学的意象、艺术的想象和民族志的映像

2022年1月

1月19日,我乘坐地铁去罗马广场,步行至国立文学博物馆参观展厅。罗马尼亚国立文学博物馆是一栋约有三层楼高的建筑,里面有无数个狭窄的隔层,每个空间中都安放了不同的陈设,保留了享誉各文学体裁领域本土作家的生活用品、个人藏品和文字手稿。

3-1 罗马尼亚国立文学博物馆掠影 照片为笔者自摄

走上楼梯,踏入位于顶层的隔间。展厅中的声音装置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装着香槟酒的玻璃发出的清脆响声,人们在舞池里肆意畅快的笑声,荒芜密林中鸟类的鸣叫声,火车临行前女人对男人告别时的低语声——都是听觉感知带来的文学幻想。此外,“从书籍到电影”的展览单元极具设计创意,主要介绍艾恩·卢卡·卡拉贾勒(Ion Luca Caragiale)的戏剧作品如何搬上银幕。作为罗马尼亚杰出的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政治评论家,艾恩·卢卡·卡拉贾勒的作品尤以讽刺戏剧见长。在白墙上,不仅有用来展示电影演员塑造的虚拟人物的图文,还有用来介绍文学原稿与电影剧本之间关系的嵌入式三棱柱装饰——三棱柱的第一面,写了影片的上映信息和演职人员介绍;第二面,展示文学作品中的原有句段;第三面,则用来展示经由情景塑造后改编文字的电影台本。

在参观博物馆之前,我在售票处询问工作人员馆内是否有导览手册。对方遗憾地表示,由于疫情原因博物馆近期未举办任何解说活动,没有新的纸质文件给游客参阅。令人感动的是,工作人员随后翻找出印有英文介绍的过往材料,并将其送给了我。

3-2 罗马尼亚文学博物馆的展厅装置——“从书籍到电影” 照片为笔者自摄

1月24日,我参观了位于巴克乌市的尤利安·安东内斯库博物馆。在规模不大的博物馆内部,陈列着介绍罗马尼亚民族文化的器物和装置。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出土后依旧金光熠熠的古钱币。我还参观了巴克乌艺术博物馆。艺术馆负责售票的女士非常热情,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我们借助翻译软件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参观结束临走前,她送给我几本装帧精美的艺术画册。正是这份慷慨的赠予,让我更深入地理解罗马尼亚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翻开画册,从色彩对比度高、线条琐碎复杂的艺术作品中,我得以窥见渴望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艺术家精神群像。

离开艺术馆后,我路过了巴克乌旧市政厅。这里有喂鸽子的老人和不停振翅飞翔的鸽子。鸽子们轻巧地从我身旁掠过,拍翅膀的声音清晰可听。

4-1 罗马尼亚巴克乌市旧市政厅正门(其一) 照片为笔者自摄

4-2 罗马尼亚巴克乌市旧市政厅正门(其二) 照片为笔者自摄

4-3罗马尼亚巴克乌市的尤利安·安东内斯库博物馆(其一) 照片为笔者自摄

4-4罗马尼亚巴克乌市的尤利安·安东内斯库博物馆(其二) 照片为笔者自摄

2022年2月

布加勒斯特的城市之名来自民间故事传说。有位叫布库尔(Bucur)的牧羊人偶然在放牧时发现,此地土壤肥沃、草木茂密。加之登博维察河水量丰沛,他决定落脚定居。后来,为了纪念牧羊人布库尔,城市被命名为布加勒斯特。布加勒斯特自1659年开始正式成为罗马尼亚公国的首都,随后发展成居于伊斯坦布尔之后的南欧第二大城市。1862年罗马尼亚公国与摩尔多瓦公国联合之后,它随即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

布加勒斯特市政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的大学广场附近。博物馆内陈列了较多新石器时代的粘土文物,且以此为开端介绍城市发展史。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尊造型别致、类似于船只模样的泥塑。它的外形带有女性的身体特征,纹路和设计极具地域特色;容器的外壁打磨的非常光滑,反映出当时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彼时,我一个人坐在博物馆的长凳上。四周无人,还算安静。在轻柔的钢琴声里,我观看了有关古迹遗址挖掘的纪录片。残破的文物是时代留给人类的眼泪。在一望无际的人类历史里,我们终究是不值一提的尘埃。

(作者:李曾桃子,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