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录片评论 |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时间叙事下的“逝”与“存”
原创 赵赫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时间叙事下的“逝”与“存”
——评《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作者丨赵赫
指导老师丨张慧瑜
2000年,导演施润玖收到了央视《纪实》栏目制片人周兵的邀请。周兵希望他以“中国人在21世纪”为主题创作一部纪录片,展现城市迅速变迁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住在北京老居民区什刹海附近的87岁老剃头匠——靖大爷。靖大爷从事理发行业70年,解放前曾在地安门大街上拥有一座理发店,公私合营后由坐堂改成了上门服务。据他讲,从事理发业能活到80多岁的人很少,而像他这样高龄还在工作的人则少之又少。导演跟随老人三个月记录其工作和生活状态,并将拍摄到的50多小时素材浓缩为了一部50分钟的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这部纪录片没有突出的故事线和戏剧性,旁白也只在片头片尾和人物出场时零星出现,大多由走街串巷的靖大爷上门服务时和老主顾们的琐碎对话构成,通过日常的交流对话展现出浓厚的生活化色彩。他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感叹时代变迁,分享人生哲学。片中不断以剃头手艺的衰落、人的生老病死和老北京的变迁等话题塑造着时间的流逝之感,激发人们思考,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下,什么已经消逝,而什么需要留存。
一、 剃头:作为符号和仪式
剃头手艺起源于清朝。满人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剃头梳辫子表示归顺清朝,朝廷为了贯彻这一剃发令,准许私人坐地搭棚或走街挑担作剃头生意,京城的剃头业应运而生。民国以后,北京的剃头匠出师时已需要掌握“十六艺”,除剃头、刮脸之外还有推幸、敲背、掏耳朵等。之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了多家理发店、理发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私营理发店被合并,理发师傅也纷纷加入到国营理发馆中。剃头手艺历经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革新,并被赋予各个阶段所特有的时代烙印。
上世纪三十年代,靖大爷从农村来到北平,成为了理发的学徒,之后18岁出师,在地安门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曾为梅兰芳、尚小云等诸多名人服务。公私合营后,他将店面上交国家,开始走街串巷、上门服务,一干就是70年。作为剃头匠,他借剃头目睹了时代变迁中的人来人往,见证了不同时代下社会生活和潮流的演变。后来,各类私营美容美发店兴起。进入新时代,剃头、刮脸等手工理发的老手艺因为“受累不赚钱”面临失传,成为被时间“淘汰”的手艺。剃头手艺在其存续的时光中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和符号。
而在老主顾们心中,剃头也不仅仅是一项服务,更已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时代留给他们的痕迹和情怀,也是他们纪念时代逝去的仪式。片中的一位老主顾“穆老人”弥留之际已经躺在床上神志不清,最后还是让儿子请来了靖大爷为他最后剃一次头;人称“爆肚张”的张耀兴开着百年小店生意火爆,去得起现代化的发廊,但还是觉得老剃头匠才懂刮脸、绞鼻须、掏耳朵这一套,老式的剃头手艺才是记忆中最舒服的享受。“昨天德胜门那边又死一个呢,死完了完了。得了,他们死完了我也就不干了。”在靖大爷看来,当老主顾们全部离世,也代表着他手里这项剃头的手艺真正走向尽头。
剃头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忆表征,凝结了只属于某个社会时期的抽象意义,作为载体见证时代,更作为符号和仪式象征时代、保留时代,并以此形成一种关于时间、时代概念的文化认同和深层隐喻。
二、对话:创作的他者化与真实性
很少出现旁白的讲述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明显特征,只有在片头片尾和不同人物出现时对时代背景及所拍摄人物的身份作了简单交代。导演将纪录片的主体聚焦于靖大爷的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束后与老主顾们的攀谈内容,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并避免对谈话内容施加干涉和影响,不通过旁白等形式对所呈现内容进行任何评述,力求实现简单、纯粹的呈现效果。这种创作过程中有意识的以“他者化”远离创作内容的姿态使原汁原味的对话状态最大限度地得以保留。
作为剃头匠的靖大爷,在上门剃头、刮脸的过程中早已与老主顾们之间建立起熟人关系网络,服务完之后坐下聊天自然又合乎情理。尤其对于被服务的老人来说,在他们进入暮年疾病缠身、心情灰暗之时,与靖大爷的对话也是一种疏解无聊生活的形式,在难得的共处机会中与熟悉的对象进行对话往往能保持真挚的沟通状态,以至于在对话中常常出现情绪的自然流露,如一些语气词和脏话的使用。他们的对话内容涉猎广泛,从最近的生活日常到过去的老北京艺人,从所居住片区的拆迁到对生活和死亡的感触,从当下到过去,从现实到理想,在他们的对话中有关于生死的人生哲学,也有还原这21世纪初普通北京居民的生活片段,他们回忆过去给老艺术家剃头的经历,感慨如今剃头手艺的衰落,也赞叹新时代下生活条件的改善,探讨所居住胡同将要拆迁的消息。看似生活流的记录中,以个体的对话勾勒出时代众生相,展现“个人的历史”和“城市的历史”,“他者化”视角下记录的随意性和对话的持续性相互催化,从而使影片最后呈现出鲜活动人的生活真实性。
这样不对人物对话的内容作任何解释说明,也给观众留下了细细咀嚼和品味的空间。观众仿佛作为在场的第三人,静静聆听两位历经千帆过后的长者对话,平实的语句和生活化的口吻让这些箴言不只是陈词滥调的“人生鸡汤”,更以其真实性让观众接受和信服。
当然,这样主要依靠对话进行叙事的方式也必然产生一个结果,即片中似乎没有明确的情节发展和戏剧冲突,故事性和戏剧性呈现较弱。但靖大爷与老主顾们对话内容中体现的新与旧、更迭与存续之间本身就有一种内在的张力,打动观众的也可能本身就不是所讲的故事,而是在对话中所传达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
三、 “观察”:间接性叙事
在片中,靖大爷的角色常常是一个“观察者”,看待和讲述着他人、手艺和时代的故事。这种“观察”视角的实现一方面是他的职业身份使然。作为一个剃头匠,在服务过程中接触之人众多,可供观察的对象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在横向上具有身份、阶层的多元性。随着靖大爷的上门服务,观众也获得了跳出自身狭隘视角观察多元社会的机会,看不同的家长里短,同样的生老病死。
而从纵向的个人发展阶段来看,剃头匠的顾客往往具有固定性,如片名中所写——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因为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见面,固定的客体对象让靖大爷能够建立起用于定位的坐标系,以时间为横坐标,直观地注释岁月流逝赋予他们的变化。尤其作为一个已经从业七十年的剃头匠,靖大爷的主顾们大多也已经步入八九十岁的高龄,如他所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见证了四百多位顾客的离去。这些平日频繁接触的人相继离去,也最直接地带给了他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也许正是如此,又有对剃头手艺逐渐衰落的感知,靖大爷才对人生产生了如此多的感悟,使他仿佛“身处于世,超然物外”,不断站在上帝视角对仍健在的老人加以劝解和疏导,告诉他们知足常乐,过好当下。
而根植于什刹海这片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居民区且已年近期颐,87岁的靖大爷无疑经历了北京城数个时期的更替,是对老北京变迁感受深刻的“观察者”,并不知不觉被包含在内,成为直接的参与者和经历者。从民国初建到日寇侵略,从北平解放到改造建设,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将中国迅速推入下一个纪元,靖大爷在时代变迁中从理发学徒到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位于地安门大街上的理发店,再到解放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失去老板身份,由坐堂改成上门服务,重回剃头匠最初的走街串巷形态。
而另一方面,老主顾们则是靖大爷经历和生活的“观察者”。纪录片的主人公靖大爷拍摄时87岁,从事剃头这一行业70余年,小时候来到北京当剃头学徒,后来自己在地安门大街上开了一家理发店,梅兰芳、尚小云等诸多名人都曾是他的老主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自己经营的理发店经历公私合营的改造后,他开始了走街串巷的上门服务。作为一位从业70年的剃头匠,一个历经几次社会变迁的老北京人,他目睹了不同时代的人来人往、风云变幻。但即使他个人有如此传奇而丰富的人生经历,靖大爷在纪录片中似乎一直站在见证者和聆听者的角度区聆听、旁观他人的生活,而全程没有表现出让靖大爷讲述自己故事的意图。靖大爷早年间的传奇经历反而是在与老主顾交谈的过程中借助老主顾之口,把他做掌柜开店、给京剧界名角剃头免费听戏等经历讲述了出来,以间接性的叙事逐渐树立起靖大爷的个人形象。
在靖大爷和老主顾们的“观察”中,他们彼此之间的相处,与城市、时代的关系随着内容的展开被逐渐被展示出来,纪录片记录下的也不再只是一个个体的故事,而是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属于一个时代的生活观念和状态。
四、不灭:流动的“精气神”
如导演在采访中说道,“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总是有联系的,什么东西应该保留,什么东西应该抛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去拍这些旧的东西就是想去发现、记录那些应该被记住的东西。”
手艺的衰落、人的离世、城市的变迁,每一个主题都在讲述着时光流逝的残酷和生命历程的脆弱。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泡沫,随时代的风起伏,最后消逝在风中。但这部纪录片并不是幽怨的哀曲和丧钟,比起抓不住的消逝,它更想让观众思考的是我们要留下什么。
片中的靖大爷身体硬朗,87岁还能每天骑着三轮转遍北京城为各个老主顾服务,穿着夹克和运动鞋,精神矍铄。一些老主顾比他年龄小,但却不如他耳聪目明,这是因为靖大爷内心有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精气神。在和赵明老人的对话中,靖大爷就劝他“活一天总要有一个想法,不能一点想法没有。人得有精神支柱,有心有茬地活着。”这是靖大爷的生活状态,也是他始终“年轻”所保有的精气神。就像纪录片片尾旁白缓缓念出的这样一段结语,“也许靖大爷不想告诉别人他也是理发师。他常说,人活着就是一个吃饭的问题,只要不愁吃不愁喝日子过得去就可以了。但要以善心待人,多做点事就可以多活几年。对他来说,想不通就是受罪,想通了就是幸福。”
片中,靖大爷骑着三轮车的背影频繁出现,他一直在胡同中穿行,在大街上流动着。流动的不只是他的身影,他也通过与老主顾们的对谈,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气神传递给了每一个坐在对面的人。在片中,他对主顾们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要要求太高”“知足常乐,不要想太多”“人活着就是做梦呢,这一生就是这样,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不只是对老主顾们的劝诫,更是对观看这部纪录片的每一位观众的寄语,通过纪录片的传播将这份精气神流动到更加宽广的天地。
在大时代的叙事下,一些东西变了,离世的老主顾们、无人问津的手艺、老居民区的拆迁……但面对时代的洪流,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有机会选择什么应该被抛弃,什么应当被留下。时间在变,人也在变。一代人终将老去,再辉煌的时代也终究消逝,但是对生活的感知和向上的精气神永远长留不灭。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2021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1年优秀影视评论”)
参考文献
[1]张梓轩.“走向世界的中国电视”系列访谈之十 将对生活态度的传达贯通于执导中──独立影视制作人施润玖专访[J].南方电视学刊,2010(03):42-47.
[2]禹成明.调转枪口的施润玖——看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J].现代传播,2003(06):126-128.
[3]人物:《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记录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施润玖访谈录. 王敬松 主编,中国纪录片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70-376,年鉴.
[4].施润玖:现在再搞电影还有意思吗?[J].世界电影之窗,2008(06):61-63.
[5]冯欢,张立洁.施润玖:纪录是活着的证据[J].三月风,2007(02):28-29.
[6]哈斯朝鲁,饶曙光,陈晓云,李道新,檀秋文.《剃头匠》[J].当代电影,2007(03):109-115.
[7]崔普权.京城理发业谈往[J].北京档案,2000(12):44-45.
[8]葛忠雨.老北京的理发业[J].文化月刊,2009(04):80.
原标题:《纪录片评论 |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时间叙事下的“逝”与“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