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超级变变变》:这部日本综艺,比大部分看过它的人都长寿
说起日本综艺启蒙,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超级变变变》。小时候有段时间上海本地的电视台老爱在中午和傍晚重播它的精选。于是它也成为了第一个让我产生 “原来电视可以让饭更好吃”这种错觉的节目。
节目经典logo大家所熟悉的《超级变变变》正式的名称叫做《欽酱和香取慎吾的全日本变装大赛》。作为许多人“童年记忆”的该节目其实比大多数看过它的人都要来的长寿。
1975年,日本电视台邀请了当时的人气艺人萩本欽一(也即“欽酱”)和他的搭档尝试了许多综艺企划。这些企划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统一在每年的12月31日——也就是日本的大年夜播出。而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收视率上打倒日本“春晚”——NHK红白歌会。1979年,节目组想出了让普通人进行无主题cosplay然后互决胜负的构想。虽然红白歌会到今天还没有任何将被打倒的迹象,但是大受好评的全民cosplay这一形式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常规节目。
可爱的豌豆一家(背景里的兔女郎是小时候另外一种“启蒙”)最早,《超级变变变》每年只播出年末和春季两期。在报名参赛者不断增加和第4期取得了20.8%的惊人收视率等因素的影响之下,从1982的第5期开始节目在每年的年末、春季和秋季三个时段分别推出。2004年到2013年,节目又改回了一年两期的模式。而因为主持人欽酱年事已高和其他各类原因,从2014年开始,观众们每年只能看到一期《超级变变变》了。
和其他靠明星为卖点的节目不同,《超级变变变》最好看的地方正是一个个脑洞大开的素人。在一般不超过10分钟的表演时间内和一方小小的表演舞台中,参赛者能够发挥无穷的想象力或是仿真或是恶搞,给观众们带来无穷的欢乐。而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为了一个并不怎么崇高的梦想能够苦练多月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十分得“燃”了。
总的来说,能够得到高分的作品无外乎以下几种“套路”:第一种套路是人海战术。幼儿园大班十几个孩子扮演毛毛虫,或者公司一个部门全体员工变成烟火“升天”首先就有了苦劳分。
人海战术第二种套路则是最重要的“创意”。如果你的cosplay想法足够好,即使道具简陋一点或者表演不太到位,也可以帮助你拿到高分。而说实话,这类作品才是观众想要收看《超级变变变》的最大原因。
给人留下深(tong)刻(nian)印(yin)象(ying)的《头掉下来了》被后来许多节目和人模仿过的作品《鞍马》
而在诸多创意类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依靠转换人们的日常视角来制造新感官体验的作品。
《乒乓球》可能是最经典的“视角转换系”作品了第三种高分套路则是以故事的情节和情怀取胜。奶奶用过的小提琴的代际传承或者路边一颗小草慢慢长大的故事最能得到评委和观众们的青睐。
最后一种套路则是超高的审美力。这或许也是最难的一种高分策略。这不仅要求作品的创意到位,更需要整体表演可以体现出完整性和美学意识。
“审美系”作品《达利》而在感叹日本人创意无限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在其背后更为深层的结构性因素。因为动漫等二次元文化的发达,以cosplay为核心的创意活动早已融入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祭典、漫展甚至是大学毕业式都可以成为人们发挥脑洞的好机会。
每年都备受关注的金泽美术大学毕业典礼校方默认甚至是鼓励这种“出格”的行为另一方面,几乎从小学开始日本的学生就需要参加课外社团活动。这些社团很少有学校的官方介入,完全靠学生自己组织。这也给了学生一个通过共同完成项目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机会。而《超级变变变》的集体参赛者除了家庭之外最多的可能就是这些学生社团了。
当然,《超级变变变》在播出了38年共94期节目之后,似乎正走入瓶颈。观众们最大的抱怨之一就是节目的审核标准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以传说中最严厉的第84期为例。在该期出场的33组选手中几乎三分之一都被淘汰,得到满分20分的作品只有一个。以往节目的评委中除了有一两个知名演员扮演“红脸”给高分之外,其他评委都会以专业要求来审核。而在近两年的节目中担任评委的大多是通告艺人,他们相应的审核标准也不断降低。每期有1个人不合格已经很少见,而将近一半的作品都能满分(有学龄前儿童参加的更是重灾区)。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宽松世代”似乎真的到来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