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次元鼻祖穆夏来成都“办展”了

2022-04-22 07: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粉穆夏的 YOU成都

听说成都开了间穆夏美术馆,小都第一反应:真的假的?

拿到地址匆匆来到现场,瞬间惊了:

空间小小的,但非常精致,容纳下了170余幅穆夏原版画作,包括部分手稿及大尺寸海报,那清晰度,那质感,瞬间觉得我手机里的网页存图一点都不香了。

一同前去的朋友有个恰当的形容:

不好这口的,10分钟就走完了,但若是“穆夏迷”钻进去,没个半天绝对出不来了。

而小都,恰恰属于后者。

二次元鼻祖

美少女战士背后的男人

一直以为穆夏不算大众,但来到展馆,发现成都人民对这位捷克艺术家竟然相当青睐。

穆夏(1860-1939),全名阿尔丰斯·穆夏。

与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保罗·塞尚塞尚、保罗·高更、文森特·梵高属于同期,且与前两位是好朋友。

穆夏美术馆角落里这幅《喝水的男人》便是力证,据说是以高更为原型创作的,而且是艺术家的手稿哦,费了大力气在私人处购得。

《喝水的男人》1899年

这些画家大多时运不济,生前遭遇各种社会“毒打”,逝去后却迎来美名。

但幸运的是,穆夏在生前便红极一时,乘着“新艺术运动”的风潮,顺利登上初代“流量网红艺术家”的宝座。

看到这里,你若还是觉得这个名字陌生。

那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美少女战士、魔卡少女樱,仔细对比对比,列位看官们那颗装着童年的小宇宙是不是马上就要爆发了?

美少女战士与摩卡少女樱截图,图源/网络

《四季》 1900年

简直就是同款大型现场!鬼知道穆夏给予了这些二次元少女出品方多少灵感。

再来看看他少见的横版海报《黎明》与《黄昏》,是不是还有点漫威的感觉?妥妥的一位站在当代畅销漫画背后的男人没错了。

《黎明》1899年

《黄昏》1899年

我们再说回“新艺术运动”,这是一次强调自然风格,实现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探索。

人们习惯将穆夏奉为“新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但好玩儿的是,这种归类并没有得到本人的“官方认同”。

他的回答听起来甚至有些“唱反调”:“那是什么?新艺术风格?艺术永远不可能是新的。”

《摩纳哥-蒙特卡洛海报》1897年

《F.尚普努瓦》封面(幻想曲)1898年

《黄道十二宫》1900年

作为一位斜杠选手,他的创作融合了日本浮世绘、拜占庭风格及巴洛克、洛可可等诸多因素,并以绘画为原点,辐射珠宝、雕塑、戏剧舞台、展馆设计等诸多领域。

虽然“流派之争”没有永恒的定论,但不可否的是,这位曾经纵横巴黎的商业艺术奇才,对后代的装饰艺术、设计语言都留下了宝贵且深刻的影响。

集齐召唤神兽?

风靡巴黎的四联画

穆夏的一生十分高产,尤其在绘画上。

而要论其中最负盛名的,我们又不得不提他的四联画。

如果你常关注小都的话,或许会记得我们曾经在铁象寺水街那间叫“吾舍”的古董铺遇见过一组瓷器。

由德国高宝出品,根据穆夏的四联画《四季》烧制,那个老板也是个穆夏迷,将之锁死在柜子里,拒绝出售。

而在穆夏美术馆,我们再次看到了这组画作,以及伴随它共同出场的各种主题的四联画!

其中《四季》算是最具标志性的主题,穆夏创作了不止一组,且做了不同的尺寸以便人们收藏。

《四季》1900年

与之类似的,还包括《一日时序》,以一天中的几个时刻为主题,《四艺》以舞蹈、绘画、诗歌、音乐为主题,以及《宝石》《星辰与月亮》《四花卉》系列等。

《四花卉》1898年

《宝石》1900年

《星辰与月亮》1902年

虽然这些装饰板画在当时非常盛行,但今天收集起来也是相当费劲,尤其是发过早期拍卖允许单张出售,使得集齐一组四张变得难上加难。

因此,忠实的穆夏迷们,似乎一直都处于等待集齐四联召唤神兽那个至高荣耀时刻。比如,“吾舍”老板正在死死蹲守“夏”。

而来到穆夏美术馆,你也会发现纵使已经是一座非常优秀的“穆夏作品收割机”了,但依然缺少《四艺》中的“舞蹈”,《一日时序》中的“中午”。

《四艺》1898年(缺舞蹈)

《一日时序》1899年(缺中午)

不过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说了,他们正在努力地展开搜罗,毕竟一家人最重要的是还是整整齐齐!

野路子海报小天才

最爱小仙女solo

仔细观察穆夏的四联画,会发现,纵使主题不同,但风格却十分鲜明,草木元素+漂亮的小姐姐+摩拉维亚风格背景,让人一看就是穆夏出品。

然而,这种风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来,答案藏在美术馆的一张巨幅招贴海报里——《吉斯蒙达》。

《吉斯蒙达》1894年

1894年的圣诞节,对于穆夏来说,无疑是一个人生的转折。

当时34岁的穆夏在为印刷厂做校对,而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拥有一颗星星的莎拉·伯恩哈特正为新剧《吉斯蒙达》的海报设计抠破脑壳,有几位乙方都提交了草图,但统统被否定掉了。

公司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让穆夏硬着头皮上,没想到,一战成名。

莎拉·伯恩哈特,1844-1923,当时法国有一句传言,没见过两样东西不算到过巴黎,一个是埃菲尔铁塔,一个是世界巨星莎拉·伯恩哈特

怎么就红了呢?

一个字,全靠路子“野”。

按照传统,那个时候的剧院海报多表现人物众多的宏观场景,而穆夏却剑走偏锋,来了个人物solo。

小都不确定这种打法是否为现代电影的角色海报给出灵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在当时来说,的确大胆且创新。

《茶花女》1896年

《罗朗萨丘》1896年

《哈姆雷特》1899年

通过手机小屏看也许还不明显,但从展览现场的巨幅海报上,观众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莎拉·伯恩哈特身穿一身花鸟纹金饰及地长裙,手持棕榈叶,拜占庭feel拉满。

这张海报出来后,穆夏名声大噪,以光速跻身顶流,随后开启了与莎拉·伯恩哈特的长期合作。

火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当时剧院门口贴了这张海报,会被人在半夜悄悄撕下来顺走。没搞到手的粉丝,就直接去冲进剧院求购。

所以说,如果放现在,穆夏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周边设计大师之一。

展览现场,《吉斯蒙达》也并不孤独。穆夏随后为之设计的《茶花女》《罗朗萨丘》《哈姆雷特》等戏剧海报都是它的邻居。

虽然仅是一张张的海报,但它们背后却有一条隐形的线,串起了穆夏与世界巨星莎拉·伯恩哈特的美好友谊。

或许正是得益于这段缘分,美术馆索性给这个展厅起了个充满叙事性的名字——“戏剧厅”。

商业软广鬼才

史上最硬气的乙方

在给莎拉·伯恩哈特设计solo海报的过程中,穆夏逐渐形成了签名式的个人风格。无一例外都是对漂亮小姐姐的描摹。

她们姣好的面容、飘逸的秀发、服装褶皱以及珠宝光泽,都得到了非常细节的再现,人送外号“小仙女制造机”。

这样的视觉呈现,放在任何产品包装上都非常耀眼。流量密码背后,便是巨大的商机。很快,甲方便纷纷找上门,穆夏也成了那个时代的软广先锋。

做过乙方的朋友都知道,甲方的诉求,logo要大,字体要粗,穆夏呢,不做没有灵魂的广告人,坚决维护自家的艺术调性,只搞象征性的软广植入。

因此,在他设计的商业广告里,商品通常退居为服务画面内容的元素。美术馆的长廊厅,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作品。

其中,有一张来自1896年的卷烟海报,公司名字本来是JB,穆夏为了画面的平衡,在两个字母之间强行加了个“O”。

《Job卷烟纸广告 》1896年

本以为接下来会是甲乙双方开战的现场,可你猜怎么着?

公司直接改名字了,就叫“JOB”。

《Job卷烟纸广告》1898年

这番操作下来,作为被甲方催稿改稿的卑微乙方,小都马上流下羡慕的泪水,并愿意为之献上膝盖。

也不是没有例外,在现场一幅名为《修士酒》的招贴画引人注目,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穆夏为之打了一剂硬广。

《修士酒》1898年

而且由于尺寸特别大,一个版印不下,凑近看甚至能发现两幅版面拼贴的痕迹。

红嘛,自来水多,抢生意的也多。当时市场上一时间掀起了穆夏的山寨狂潮。

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当时艺术家以穆夏风格制作的装饰扇面

有意思的是,乙方当久了,穆夏也曾面临普遍困境。说起来也算是莎拉·伯恩哈特的戏剧缘的“番外篇”。

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期赴美期间,一直以伯恩哈特为榜样的另一位女演员莱斯利·卡特委托他为《卡萨》设计海报。

《莱斯利·卡特》1908年

当时的莱斯利本来是个富有的继承人。

不幸的是,海报设计出来时,她竟然破产了,项目烂尾,颗粒无收,穆夏的感受请自行脑补。

而这幅鲜少为人知,且有些古怪的海报,如今也挂在穆夏美术馆的展厅里,仿佛散发着一股来自乙方的“幽怨气息”。

捷克国宝级艺术家

巨幅“斯拉夫史诗”的诞生

穆夏的成就也不全在商业上。

在展馆内,我们还能发现与他早期明丽的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比如,这幅创作于1922的《俄国复兴》,当时正处俄国内战时期,穆夏希望借此呼吁西方国家伸出援助之手。

《俄国复兴》1922年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他还是个严肃的历史画家。

作为捷克国宝级艺术家,他在1910年回到捷克后,投入到“斯拉夫史诗”系列作品的创作中。

除了奔波于“斯拉夫史诗”的创作之外,还为捷克设计了第一套纸币、邮票与国徽,可以说是,任性地推掉了商业委托,全心为祖国奉献余生。

穆夏风格《纪念邮票》1969年

也不是完全不接,但接只接宣传捷克文化的内容,比如为摩拉维亚教师合唱团音乐会、布拉格国家大剧院的芭蕾舞剧《风信子公主》等设计宣传海报,而且海报小天才出手,效果还相当好。

这个过程长达30余年,远超过穆夏在法国及美国所呆的时间。重要的是,这部分内容也在美术馆得到了展现。

这也是小都安利这家美术馆的原因,它以穆夏的创作时间为脉络,提取关键元素,作为展陈逻辑,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穆夏的艺术成就。

而且不止于画作,比如它有一个古董收藏厅,展出了穆夏设计的饼干盒,以及一些上了有一两百历史的老家居,为的就是还原穆夏时代环境。

古董厅

真的?假的?

绝对限量版美术馆

现场还有一面墙,专门展示了从书中分拆出来的内容。

1902年,为了将自己在装饰设计上的经验与心得流传于世,穆夏出版了《装饰文档》,并于三年后出版了同系列的《装饰人物》。

对于当时的设计专业学生来说,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工具书,在业界广为流传。

有趣的是,当时将《装饰文档》拍卖回来时,工作人员整理发现,里面竟然无意间夹了一张穆夏的手稿——《加冕》。

《加冕》1899年

它现在与穆夏的天主经系列共同被陈列在美术馆的教堂厅,成了观众们来这里不得不看的手稿原作之一。

《加冕》1899年

《天主经》1899年

提到手稿,又不得不讲讲版画的制作。

很多人听说穆夏美术馆,第一反应都和小都一样,是不是真的?不都是印刷出来的版画吗?

在展馆的尾声处,一组《复活节的钟声》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当时,穆夏出版海报和装饰板,是为了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使得即使不那么富裕的人家也能通过低廉的价格买到拥有它们。

可惜的是,市场的法则并不允许这样的操作。版画制作通常将经过手稿绘制、转稿雕刻、上色拓印等过程。

《复活节的钟声》草稿

《复活节的钟声》石版画

《复活节的钟声》报纸封面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版画商一般都选择限量发行,而永恒的限量则需要将雕刻好的石版销毁。

因此,在穆夏美术馆展出的这些画作,即使不是世界上的唯一,但依然十分珍贵。

● ● ●

所以,来到这间美术馆,就像走进了一个穆夏世界的缩影。而且,美术馆里面处处都是小心机,认真逛,真的可以消磨一个下午。

比如,刚进馆,就可以看到地面上有一朵洁白的“百合花”装置,这是来自穆夏画作中的植物提取,同样的表现方式,在结尾来了颗“石榴”。

《黄道十二宫》1900年

他们的画框装裱也值得深扒。装裱师是谁呢?七典堂的宗明久,英国美术贸易协会(FATG)成员国际GCF装裱师培训中国唯一授权人,曾为故宫博物院装裱。

而且,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每一幅画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一扫就可以知道画作背后的故事。就连用来提醒观众与文物保持距离的警戒也十分乖,是一个小铃铛,可以说非常有温度。

编辑丨牙尖儿

摄影丨官方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 《穆夏》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

原标题:《通知通知,二次元鼻祖穆夏来成都“办展”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