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风波不断的方便面,还有救吗?

2022-04-21 13: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题图 | 图源:网络

2022年的方便面行业一波还未彻底平息,一波又起。

出品 | NBS新品略   作者 | 吴文武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事件让老坛酸菜面下架,时隔一个月后,最近几天老坛酸菜面在多个城市“持证上架”上了热搜。

方便面行业最新又曝出了丑闻,“康师傅方便面中发现老鼠屎”在4月20日上了热搜。

据搜狐千里眼报道,吉林白山的张先生在购买的康师傅方便面中发现了老鼠屎,张先生在拆开包装袋吃了口碎渣后,发现面饼上有一颗黑色的老鼠屎,当时就觉得特别恶心,随即联系了官方客服,客服表示可以给到三倍或者五倍的赔偿,但张先生还是希望官方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及道歉。

方便面中惊现老鼠屎,画面不敢直视,更让人无法理解。

方便面,这个在方便食品中的明星产品,人们对其又爱又恨,一边抱怨说不健康,但还是会忍不住买来吃。

不过,2022年的方便面行业,食品卫生事件接连发生,也让方便面陷入舆论漩涡。

方便面好卖吗?人们抛弃方便面了?方便面还有救吗?……等一系列问题围绕方便面行业。

01 卖不动的方便面

从市场数据来看,最近几年的中国方便面市场告别了过去高速增长的红利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中国方便面产量逐年下降。虽然2021年12月,中国方便面产量为58.3万吨,同比增长5.6%,但2021年1-12月中国方便面累计产量为513万吨,同比下降6.8%。

疫情之下,方便面被人们视为硬通货,没想到,2021年的方便面市场再次萎靡。

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比下降4.0%,销售额同比下降2.7%,方便面市场保持疲软态势。

方便面销售行情也反映在了两大方便面巨头的财报数据中。尽管康师傅、统一食品中国两家方便面巨头2021年公司整体业绩同比增长,但方便面业务却同比下跌。

康师傅的2021财报数据显示,实现营业收入约740.82亿元,同比增长9.56%,但方便面的净利润下跌超过25%,比上一年少了足足7.28亿。

同样,统一企业中国的年报数据显示,方便面业务收入90.07亿元,食品板块净利润为1.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7亿元。

不仅方便面的产量及销量下滑,同时方便面的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比如用来炸面饼的棕榈油的价格在两年内翻了一倍,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

今年3月的“土坑酸菜”事件更让方便面市场雪上加霜,至今市场信心仍未恢复。

02 方便面行业风云变幻

算起来,从1964年北京食品厂首次尝试纯手工方便面算起,中国方便面行业有了50年的发展史。1970年,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引进日本方便面技术,中国方便面企业开始不停探索。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面巨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中国的方便面市场开启了疯狂发展时代。

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面……等各种口味的方便面火爆市场,中国方便面市场曾连续18年保持增长,数据一度攀升,直至2011年,中国方便面行业总产量达到483.83亿包,成为全球方便面销量第一大国家。

然而就在最近几年,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升级迭代,方便面行业也跟着发生变化。

第一,消费者健康意识崛起,减少方便面的消费频次。

方便面虽然很方便,但属于油炸食品,一直被人们视为不健康的食品,甚至贴上“垃圾食品”的标签。

消费市场进入健康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健康,减少了购买方便面的消费频次。

疫情让人们更加重视健康,虽然方便面在疫情期间仍作为一种应急食品,但整体上,人们对方便面的购买频次仍在减少。

今年央视315“土坑酸菜”事件更是进一步影响到了方便面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特别是备受消费者青睐的老坛酸菜面牵扯其中。

第二,新型方便食品走红,替代方便面食品。

方便面曾作为方便食品领域中最畅销的品类,而最近几年许多新型方便食品走红,不断冲击和抢占方便面市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红螺蛳粉、自热锅、酸辣粉、方便凉皮,乃至当前十分火爆的预制菜等都与方便面形成竞争。

国信证券研报数据显示,网红新型方便食品品牌销量增速超过200%,其中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是螺蛳粉和酸辣粉。

第三,来自外卖的不断夹击。

没有外卖的时代,一桶方便面搞定,可如今外卖的兴起对方便面市场造成了明显的夹击。

根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4亿,较2020 年12月增长1.25亿,占网民整体52.7%。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外卖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9417.4亿元。

第四,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方便面品牌不断向上突破。

方便面行业历来竞争十分激烈,康师傅、统一两大方便面巨头曾傲视群雄,享受到了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但与此同时,中国方便品牌也在不断向上突破,而且形成了有力的市场竞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品牌。

一个是,诞生于千禧年的五谷道场,凭借“非油炸”的概念错位“杀入”方便面市场,成为行业新星,巅峰时期年销售20亿元,曾一度力压康师傅和统一两大方便面巨头。

另外两个就是白象和今麦郎,其中白象方便面在2022年更是成为了方便面界的“国货之光”。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背靠日资的康师傅、统一两大方便面巨头疯狂围剿中国方便面品牌,白象曾遭到三大日资控股方便面品牌的围攻,依然坚守方便面市场。

03 老牌方便面巨头自救与突破

面对不断下滑的销量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康师傅、统一等老牌方便面巨头十分着急,纷纷展开积极自救与突破。

策略一:涨价。

面对小麦、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再加上营销、人力等经营成本上升,方便面行业涨价潮已经来了。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2月,网上就流传出一张涨价函,康师傅、统一都宣布对其产品进行涨价,其中康师傅的桶面从4元上涨为4.5元,统一的袋装面则从2.5元调整为2.8元。

尽管后来相关品牌方给予了否认,但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方便面涨价的话题还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甚至有网友质疑,即使没有涨价,但面饼早就变小了。

不过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原材料成本上涨,注定方便面的价格也会随之相应上涨。

策略二:品牌高端化和“多生孩子好打架”。

方便面在过去被人们视为是不健康的食品,现在各大方便面品牌正在积极摆脱传统不健康的产品形象。

各大方便面品牌都纷纷推出高端品牌,自去年6月开始,大型超市货架上出现了单价超过20元的高价单品,比如2018年底,康师傅推出了高端产品Express速达面馆,4盒装香浓大块牛肉方便面的价格已达69.9元,统一推出“满汉宴”骨汤叉烧面6碗179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6-2020年我国高端方便面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6%,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82.4亿元。

贵的就是好的,高端方便面的背后是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这些方便面企业正在加速产品创新,为方便面加入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

还有一招就是“多生孩子好打架”,方便面品牌都纷纷推出了高端方便面的系列子品牌,高端方便面产品贡献了新的利润来源。

04 方便面还有救吗?

方便面市场销量下滑,有不少市场观点表示不看好方便面行业的未来发展。

那么,方便面未来还有救吗?

先从市场整体来看,方便食品在中国消费市场中仍保持增长趋势。

数据显示,除了传统方便面等方便食品,这两年自热火锅、自热火锅、方便螺蛳粉、方便凉皮等产品走红,行业市场规模随之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方便食品销售额将达5160亿元。

所以从整体来看,未来的方便食品市场仍然前景可期,也“钱景可期”。

方便面是方便食品领域的一大重要品类,未来市场增长主要靠两个关键词:单身人群和年轻人。

先说,单身人群。

单身群体历来是方便食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之一,方便面能及时解决单身人群对速食的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2021年有超过9200万的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单身群体消费行为调查及单身经济趋势分析报告》显示,相比非单身群体,单身群体更倾向于一人餐外卖和一人食方便食品。

有68.1%的单身人士表示一个人吃饭是常见的情况,一人食的情况下,选择点外卖的单身群体占比最高,占45.7%,其次是吃方便食品,占比42.7%。

再说,年轻人。

消费进入年轻时代,方便食品也是如此,年轻人成为了方便面的消费主力军。

与80后愿意买传统低价方便面不同,90后、95后的年轻消费者更愿意尝试高价位的方便面。

便利蜂数据显示,在方便面消费群体中,覆盖面较大的年龄层是80后~95后,其中90后和95后占多数。

这说明,这届年轻人还并没有抛弃方便面。

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方便面的口味、健康等多方面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这些方便面企业要努力年轻化,才能抓住年轻人的“胃”。

从未来长远发展趋势来看,方便面行业必然要一步步走向速食时代,多样化、营养化、个性化、健康化,产品口味丰富化等是大势所趋。

消费时代变了,方便面行业也要跟着变化。

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的观点来说就是:我国消费者正在经历剧烈变化。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心理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做出变革。

当然,方便面属于食品行业,从“土坑酸菜”到“方便面中出现老鼠屎”,也反映出当前方便面行业仍然存在食品卫生问题。

所以,未来能拯救方便面的,只有方便面企业自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