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钱龙海党委书记在《企业ESG披露指南》团体标准发布会暨中国企业大讲堂(第五期)主题发言加快ESG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理事长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钱龙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追求长期价值增长、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ESG理念备受关注。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企业评价体系。
一、首先我想谈谈对ESG和ESG投资的理解和认识
1、什么是ESG?ESG的内涵是什么?
第一,ESG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框架。ESG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困、不平等、公平与正义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这一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000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倡导成立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号召全球企业遵守十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原则。该组织于2004年将十项原则归纳为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正式提出ESG概念。将ESG融入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已经成为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法论。
第二,ESG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主流体系。在财务信息的披露方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按照国际惯例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大大改善了我国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透明度,有力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国际间的经济交流。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评价企业时缺一不可。研究表明,关于企业行为的大量非财务信息会对企业最终的财务回报产生实质性影响。在非财务信息方面,ESG已经成为国际主流的信息披露体系,发达国家在鼓励自愿披露ESG信息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强制性的ESG报告要求。我国企业的信息披露正在与国际惯例实现“二次接轨”,形成财务报告与ESG报告并重的全面信息披露体系。
第三,ESG是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大循环的通用语言。大力发展ESG有利于我国企业高标准走向世界,有利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2、什么是ESG投资?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将金融机构引入ESG生态系统、利用金融力量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在他的倡议下“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于2006年成立。ESG投资是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积极所有权的一种投资策略和实践,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ESG投资已经成为国际主流的投资理念。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可持续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5万亿美元,占其资产管理总规模的36%,超过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长期资金参与ESG投资实践,PRI签署方超过3000家,签署方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万亿美元。
ESG投资是对传统的财务分析和投资组合构建技术的补充,是在财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增加非财务分析框架。从20年代70年代以来的2000多篇学术论文中,约90%的论文支持ESG绩效和财务回报之间存在非负向的相关关系,70%的论文支持ESG绩效和财务回报之间存在正向关系。UN PRI最新报告表明ESG信息有产生Alpha的机会;而且与新兴市场股票相比,ESG因子在中国股票中创造Alpha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投资者遵循ESG理念践行ESG投资不仅可以获得道德激励,还可以得到财务回报,实现义利并举。
ESG投资与国家提出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高度契合,是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重要工具
二、加快ESG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ESG是用市场化的方法,推动企业落实ESG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法论,所以ESG也是一个生态系统。ESG生态系统包括企业、投资者、政策制定与监管机构、第三方服务和研究机构、倡议组织等多元利益相关者。ESG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从国际上来看,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ESG生态系统,建立了体系化的ESG披露框架和披露标准,实施比较全面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形成种类齐全、分工明确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而我国ESG生态系统建设还处于早期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一是尚未建立系统的披露框架和披露标准。二是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强制披露的ESG信息限于重点排污企业、深证100指数成份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板块的公司、在境外上市的公司以及金融板块的公司,而且披露信息还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定量数据少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要。三是机构投资者规模偏小,资管产品发展滞后,第三方服务机构专业能力不足。我国加入“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的机构数量仅占该组织全球4000多家成员的2%左右,与我国经济金融体量在全球的地位极不相称。四是ESG资产规模和行业渗透率远低于发达经济体。2021年我国ESG公募基金规模只占国内公募基金总规模的1%左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碳达峰碳中和正在掀起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也在持续强化。在此背景下,加快ESG生态系统建设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ESG是落实“双碳”战略的有力抓手。ESG作为企业非财务绩效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关注环境影响和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其次,ESG是维护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ESG要求企业平衡好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做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最后,ESG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力抓手。ESG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改善公司治理行为,做好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
从微观层面来讲,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符合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潮流,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融入国际市场,而且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资管机构积极践行ESG投资理念,顺应了国际主流投资理念,有利于吸引境外资金和长期资金,也有利于提高投资业绩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ESG披露标准是ESG生态系统的关键基础设施
ESG披露标准是企业进行ESG实践的行动指南,是投资机构开展ESG投资的评估依据,也是政府部门制定ESG政策的决策参考。近年来,国际上主要的标准制定机构正在加强合作,致力于打造一套统一的ESG披露标准。在2021年举行的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宣布成立国际可持续标准理事会,致力于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有望像国际会计准则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企业ESG披露标准,弥补长期制约ESG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履行信息披露和非财务行为责任,而且有利于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中国ESG研究院为ESG生态系统建设所做的努力
中国ESG研究院秉持着“推动ESG生态系统建设,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汇聚校内外研究力量,跟踪研究ESG前沿和关键问题,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ESG信息披露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中国ESG研究的研究型智库和培养ESG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围绕ESG关键理论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形成了《ESG理论与实践》《ESG披露标准体系研究》《国内外ESG评价与评级比较研究》等3本专著。二是根据中国情景研究设计了“通用标准+行业特色议题”的披露标准体系,构建了中国企业ESG评价评级体系。三是加强ESG人才培养,目前已开始招收ESG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并开设《企业可持续发展》《ESG投资》等专业课程,这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次。四是开发ESG典型案例,将案例应用于教学培训,传播优秀ESG实践。五是创办中国ESG论坛,搭建ESG理论与实践的高端交流平台。
其中ESG标准研究中心由执行院长柳学信院长领衔担任主任,孙忠娟副教授担任副主任,有11位教师,1名教授,5名副教授,5名讲师,5位业界ESG工作者,硕博士四十余人,研究国内外标准,总计约60人。从2020年7月开始,大概完成70场标准讨论,两轮公开征询意见,完成1+N标准体系。形成标准相关专著2部,1个通用,9个行业标准(初稿),约100万文字材料。
希望此次发布的《企业ESG披露指南》能够为我国企业践行ESG理念,将ESG纳入公司战略,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指导。我们希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加快低碳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ESG在企业中的实施,有赖于企业家身体力行,自上而下推动.在我国双碳战略的目标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积极践行ESG理念,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引导企业落实ESG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践行ESG理念,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记录整理
原标题:《钱龙海党委书记在《企业ESG披露指南》团体标准发布会暨中国企业大讲堂(第五期)主题发言加快ESG生态系统建设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