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她在荒漠独居40年丨她的花像一座山,美国现代艺术之母欧姬芙

2022-04-21 1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她的一生只穿黑白两种颜色,从不化妆。

她拒绝与毕加索见面,

也拒绝一切无谓的社交,

在20世纪初的美国,

她的婚礼没有戒指,没有誓言,

只有身穿黑色长袍、不冠夫姓的她自己。

她独居荒漠40年,享年98岁,

她在沙漠画出了最美的花。

乔治亚•奥基弗《曼陀罗/白花 No. 1》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美元

成交价:44,405,000 美元(新纪录)

纽约苏富比2014年11月

虽然她是至今为止最“贵”的女艺术家、美国现代艺术之母、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大师之一,但介绍她,其实不需要任何头衔,因为她的一生,真的很酷。她是欧姬芙。

欧姬芙不喜欢别人将她定为女性艺术家,她曾这样说过:“男人们叫我最好的女画家,但我觉得,我是最好的画家之一。”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 - 1986)

1887年11月15日,欧姬芙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太阳草原市。父亲和母亲经营乳牛场为生。全家有七位兄弟姐妹,欧姬芙排行第二,上有一位哥哥。欧姬芙从小就跟当地的水彩画家莎拉·曼尔学画画。11岁时她便立志,要成为一个艺术家。

一开始,还算顺利,大学时,欧姬芙进去了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谁知刚入学不久就因身体原因退学。但退学后的她并没有放弃绘画,两年后病痛痊愈,她辗转去了纽约参加艺术学生联盟,并师从画家威廉·马里特·切斯。后来,她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画画,在遇见启发她的阿瑟·卫斯礼·道之后,欧姬芙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将自己的一些画作寄给了当时在纽约的朋友安妮塔,安妮塔相当喜爱这系列画作,于是将作品拿给了当时纽约最前卫的291画廊。291画廊的老板——史蒂格利兹,是当时美国最有名的摄影师之一。他对这些抽象画一见钟情,据说都没来得及联系欧姬芙就擅自展出了。

第一次展出的作品

欧姬芙和阿尔弗雷德·史蒂格利兹

年龄相差24岁,相识31年,住在一起的时间不到4年。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画家欧姬芙和现代摄影的先驱之一史蒂格利兹的结合,可谓是艺坛神话。两人住在一起之后,也陆续替她拍了许多摄影作品。他为欧姬芙拍摄的人体如此唯美、如此浪漫。尤其是后者,那些生命的韵律与美的灵感,由于摄影家的瞬间把握,已成为永恒。这些杰作,是沐浴在爱河里的他们献给对方的爱的礼物。无疑,史蒂格利兹的照相机成为他们世纪爱情的见证者。

史蒂格利兹相机下的欧姬芙

1921年的2月,史蒂格利兹举办了摄影展。展出共有45张作品,其中多数都是欧姬芙本人,甚至有数张是裸露的,这个展使欧姬芙无可避免地成为众人话题焦点。1924年,36岁的欧姬芙与59岁的史蒂格利兹结婚,也是在这一年,她开始了最著名的花卉系列。

但他们的婚姻,其实伤害了一位媒体眼里的隐形人,在结婚前,史蒂格利兹先与妻子离了婚,这场离婚的公诉期长达6年,从那时留下的影像和文字中不难看出,恋爱初期的欧姬芙,完全被包裹在史蒂格利兹的光芒之内。犹太家庭出身的史蒂格利兹是个狂热的艺术家,更是个成功的商人。他无微不至的将欧姬芙呵护在自己的羽翼下,更慷慨支持她的艺术。

关于结婚,欧姬芙开始并不认同,她认为他们同居六载,度过了舆论诘难的岁月,婚姻只剩形式。但到了12月,也许是因为史蒂格利兹的坚持,她还是嫁给了他。没有戒指,没有誓言,只有身穿黑色长袍,不冠夫姓的欧姬芙。

欧姬芙画的花,不同于其他画家的作品。她笔下的花被无限放大,呈现的是花朵内部的微观世界。大幅的花朵内部微观图,以微妙的曲线和渐层色,组成神秘又具有生命力的构图。这一系列画作在1925年展出时,将欧姬芙推到绘画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

她画的花,大得像一座“山”,镜头拉近下,风景已经不同,比如《Red Canna》特写般的花瓣上映衬出的红色、黄色和橙色释放着源源不断的活力,仿佛夏秋时节的大自然中,热情似火的阳光。她的力量在心里聚集,慢慢地借由画笔,伸展为尺幅巨大的花朵。站在花朵面前,人们会感到那是一个世界,自己如宏大宇宙里的一粒尘埃。

Georgia O'Keeffe - Red Canna, 1924 (左) / Two Calla Lilly On Pink, 1928 (右)

当时,这些画在艺术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批评家诟病,她描绘的花朵在视觉上会给人以性的联想,污秽下流。欧姬芙回敬:“我画的只是花,当人们以情色符号来解读我的画作时,他们口中所述的不过是自己的臆断。”

她笔下的花朵硕大无比,观众在它们面前显得像一只蚂蚁。她说:“大城市的人多半行色匆匆,没有时间停下来看一朵花。我要逼他们看,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可见,欧姬芙从来就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表达的只是自己的喜好与思想。

或许是厌倦了城市的“行色匆匆”,或许是沙漠的景观让她震撼,又或许是为了能安静的画画,1930年起,欧姬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新墨西哥州度过,偶尔回到纽约。当欧姬芙第一次踏上新墨西哥州的圣大非与陶斯之后,她就深深的受到该地景观、色彩、岩石的吸引,此后在1929年到1949年间,每年都会到该州旅行。1930年她整个夏天都待在该州,收集沙漠上的动物白骨、岩石,写生并带这些材料回到纽约作画。

同年,她目睹了西南部的一场干旱,导致许多动物饿死,它们的尸骨散落在大地上。她被这些骨头迷住了,然后寄了一个回纽约,然后开始创作。她说:“对我来说,它们和我所知道的任何东西一样美丽……这些骨头似乎尖锐地切中了沙漠上某样东西的中心,尽管它是广阔、空旷、不可触及的。

在《带布玫瑰的牛骷髅》(Cow 's Skull with Calico Roses)这幅画中,欧姬芙用人造花装饰头骨,增加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寓意,这种人造花曾用于装饰新墨西哥州的坟墓。这幅画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Cow's Skull with Calico Roses

(带布玫瑰的牛骷髅),1931

1949年她正式移居到新墨西哥州,买下两栋房子,开始在荒漠里独居作画的生活。独居在荒漠中的欧姬芙,对周边的一切有了更为敏感的理解,她在那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也在那里重新认识其他生命。在她后期的画作中,充斥着峡谷、沙漠、荒野、动物骸骨,无论画的是什么,都带给人强烈的震撼与原始的力量。就在欧姬芙频繁来往新墨西哥州和纽约市的这些年间,她的声望也越来越广,获得了无数个荣誉奖项。

有粉丝不远千里来见她,她就站在门口说:“这是我的正面,这是我的背面。好了,你看完了,可以回去了。”最后,当着众人的面说:“拜拜!”把门关上。据说在此期间毕加索,也想见欧姬芙本人一面,但被她无情地拒绝了,从而使欧姬芙的传说,更添了几分神秘。

但她也不是一直不近人情,1955年,只有26岁的草间弥生写信给已68岁的欧姬芙寻求帮助:“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你为我指路……”欧姬芙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草间弥生是幸运的,我们这些喜欢草间弥生的艺术爱好者也是幸运的。

1962年,75岁的欧姬芙视力开始衰退,诊断之后发现得了黄斑点退化症,这个眼病让她逐渐损失中央视力和色觉。定居在幽灵牧场的欧姬芙转向立体雕塑创作,并积极地治疗自己的眼病。1973年秋天,年轻的陶艺家尚·汉密尔顿到幽灵牧场找工作。欧姬芙雇用他帮忙家事处理,两人很快就变成了关系紧密的伴侣,即使两人相差了60岁。

欧姬芙除了陶艺创作外,也开始将自己的生平写成回忆录。《乔治亚·欧姬芙回忆录》在1976年出版。佩里·米勒·阿达托的同名纪录片则在1977年完成,并在全国电视上播放。1972年,欧姬芙独立完成最后一幅油画《The Beyond》。

The Beyond,1972

" I can see what I want to paint,the thing that mekes you want to create is still here."

— Georgia O'Keeffe(1977, at age ninety)

1986年,98岁的欧姬芙在圣文森医院去世,按照欧姬芙的遗愿,她死后火化,骨灰随风,被洒在她生前作画多次的皮德农山,洒在了她生前最爱的一座山中,从此山能看到她的幽灵牧场。

2014年,欧姬芙的「曼陀罗草/白花1号」,在纽约苏富比拍出4440万美金,创下有史以来女性艺术家的拍卖纪录。

原标题:《她在荒漠独居40年丨她的花像一座山丨美国现代艺术之母欧姬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