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黎租房记
从法国回国已数月,回想这九年在法留学工作的时光,有不少成为我们忆苦思甜的念想,租房就是其一。在法国能感受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般的福利,也能体味到租房时被层层选拔的苛刻,这是每个人要面对的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了解这个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在巴黎居住这些年,我共搬家四次,也有着不同的体验。
初到法国之青年宿舍
很多从国内赴法交换留学者大多听说或住过ALJT(注:ALJT全称Allocation logement jeune travailleurs,针对青年工作者或留学生的集体宿舍),这种住房类似大学城的宿舍,多分布在巴黎郊区,在大巴黎区有7000个居住单元,可在网上直接申请。居住类型有多种选择,可以有公用厨房厕所的卧室,或是内含厨房浴室厕所的一居室studio,而对于多口之家还可以选择两居室。
在法国生活过的留学生聊天时会玩笑又认真地说,法国这些欧洲国家才像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法国,对于社会边缘人士,政府有一系列补助,譬如免费医疗、失业补助等。留学生也可以享受政府的福利,那就是对于住房的补贴,简称“房补” (CAF)。这个补助会根据家庭收入、居住面积、房屋条件和所处位置来计算。通常,房补为房租的三分之一左右,视情况浮动:比如一个多孩子的低收入家庭的房补一个月有几百欧,一个未达到最低收入的留学生租住一间房子也会有几十到上百欧的补助,在一些生源较少的外省地方,社会福利更好。甚至听说有留学生租住学校公寓,申请完房补发现可以赚钱。这也是法国税率高被精英阶层批判的一点。
我到法国是因为大学的交换项目,所以在国内时就有老师帮我们申请ALJT宿舍,到法国后直接拎包入住。但是,ALJT多在巴黎郊区,治安因地制宜,我们当时住在离市区较远的94省,当地黑人较多,地铁终点站后还需要乘坐公交车3站,到学校往返要花两个小时。考虑到治安和交通因素,不久我们就开始自己找房。
凯旋门旁的合租
在法国除了像CROUS(注:全称Le Centre régional des œuvres universitaires et scolaires,法国公立大学学者公寓),ALJT这些针对学生和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的公共宿舍,也可以通过租房网站查找房源。比如PAP网站,房主直接把房源放到网上,租户在约定时间带好材料去看房。如果通过租房中介找房,就需要支付一个月的房租作为中介费。网上找房节省了中介费,却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因为巴黎租房供小于求,经常一套普通的房子会有几十人相约看房,我曾碰到看房的队伍从二楼一直排到楼下街上。而且房主会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从申请人职业、收入,到担保人资质(注:担保人是防止租户无法交付房租,担保人的担保金通常是房租价格的三倍)。我曾有位意大利同事刚到巴黎,自己的意大利账户里有五万欧元存款愿意作为保障金,但因为没有找到相应的担保人,还是没有租到心仪的房子。
但是如果认为法国的房东非常“强势”那就错了。一旦租房合同签署后,就会有一系列政策偏向于租户,譬如冬天不能把租户赶到大街上,即使租户不付房租,而且很多时候合同是自动续约的。所以也有房东因为租户的赖账而吃了哑巴亏,这是为什么合同签署前,房东非常谨慎和苛刻。
我的第二次租房是通过中介找的房子,因为刚来法国时比较注意安全问题,所以对居住环境要求不高,不介意和别人合租,但是房子所处的位置一定要在安全地带,且离学校不能太远。在法国租房,通常需要支付一至两个月的押金(也听说过因为没有担保人而付半年押金的情况)。一般在入住时,中介或房东会先带租户检查一下房子整体状况,填写一张“住所状况(etat de lieu)”单子,每个检查物件都会标有当前状况,租户审查签字并保管一份。而退房时,需要重新作一份当前的住所状况检查表,并与原先填写签字的住所状况对比,以此决定押金的返还情况。
这次租房经历很短暂,和我同屋的姐姐已工作,而隔壁屋的女生公共意识较差,大家作息时间不同,性格差异。合同到期后我又开始寻找新的房子。
巴黎埃菲尔铁塔旁的阁楼
随着法国华人的增多,也有越来越多华人的社群和论坛,大家可以在此交流各种信息以及资源。“战法” (注:“战斗在法国”现称“新欧洲”)就是最知名的一个论坛。战法上经常会有房源信息公布,可以中文交流也是很多租户的首选。我就在战法上找到了新的房子。
法国的租房合同对房屋有基本限制,那就是至少9平米以上才可以出租。巴黎一些老房子地处富人区,虽百年但使用状况良好,早先房屋通常是配备保姆佣人房,多在房屋顶层有一间保姆房,满足佣人的基本居住。如今,房东把顶楼这间房子稍加装修即可出租。这样的房子一般位置还不错,但是房间不大,可能要共用厕所浴室。我当时租住的房子正好在楼梯拐角处,房子构造不是正常四边形,窗户也是斜的。我曾用尺子量过,只有7平米,还有一个洗手池,一个简易浴室,放一张简易单人床,一个衣柜,基本就是全部了。
我后来和在巴黎生活过的朋友聊过彼此的租房经历,大家都感慨,巴黎人那么喜欢社交,在室外咖啡厅、公园、艺术馆泡着,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里太小的无奈啊。
巴黎新商业中心的社会住宅
此前的三段租房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法国留学生活的不易,谁不想找一个心仪的房子安定下来呢?但是巴黎就是场流动的盛筵,找房子还需要运气。我的最后一次租房经历,算是人品爆发。这个房子伴我度过了6年的读书工作时光。
为了帮助穷人解决租房问题,法国有一些大企业联合建立了一个项目“un pour cent”(“百分之一”项目),参与的企业会把每年公司盈利的1%拿出来,捐给两个组织,帮助穷人找房。而作为回馈,这两个组织也会陆续更新一些房源信息,给参与此项目企业的员工,帮助他们找房。这些房源的价格通常比市面上便宜30%-50%,也算是公司给员工的福利了。
当时,我刚开始企业博士项目,想要找一处市内交通方便的住房,正好办公室里一个突尼斯姑娘也想找房,我俩就考虑合租一套三居室。正好我得知公司参与了“百分之一”项目,负责人告诉我有一套房子很合适。通常这种社会福利房对租住者会有一系列要求,譬如必须是低收入者(通过税单来衡量),还会有最低居住人员限制(注:住户至少为房间数减一,比如三间屋至少要住两个人),每个房源可在公司手中停留两至三周,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房源就会被返还组织。
我们正好符合要求,在房源信息退回前三天,我们看了房,房子在塞纳河畔,离埃菲尔铁塔步行15分钟,宽敞明亮,不含家具,除了地毯很旧,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兴高采烈地搬进这个68平米的两室一厅大房子,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在塞纳河边,这个地段和房型的房屋租金市场价一般在1500-1800欧元每月,但我们支付的租金是这个价格一半左右。
塞纳河边上的社会住宅,本文图片均来自作者。退房插曲:遇见邻居
2017年4月,我结束了在法国的博士后工作,准备彻底回国。根据租房协议,我必须将房屋彻底清空,恢复到搬进来时的“住所状况”。然而在这个68平米的“巴黎豪宅”(平均留学生的租房面积在12-25平米)中住了六年,我已经积攒了太多的杂物。虽然大约一个月前,我就开始在网上慢慢转让自己的物品,倒数第三天时,还是有很多物品没有处理掉。
家具卖不掉怎么办呢?当时脑子想到了三种办法,一是有上门来免费收的公益组织,二是捐给市政府的家具需要提前在网上登记,并且把预约单打印出来贴到捐赠物品上,然后放到楼下指定位置有专门人员上门来收,三是进行邻里大甩卖大赠送。想到如果邻居们可以直接来家里挑选自己喜爱的货品,不至于资源浪费,也该是件有益的事。
我找来四张A4纸,写上今晚仓库大甩卖,期望与各位邻居分享,贴到电梯间,可是不久却被人揭走。找看门人询问时,却被指责:都像你一样贴,电梯里就该有各种告示了。当时,这个楼在装修,时不时领导会来视察,楼下告示栏也因装修而移除。看来我只能联系免费上门来收的公益组织,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收到回复邮件说,收购的配额已满,不再接受新的赠送家具。白给家具居然还会被拒,真是意外!
搬家时捐给市政府的家具,需要提前申请,每个家具上面有编码。没办法,只能把东西扔到楼下的巨大垃圾桶里。可不久又被看门人叫住:扔家具要在市政府登记,东西放到门口去!我说我想把家里物品分给邻居,希望资源不要浪费,让人们各取所需。看门人终于开始理解我,大手一挥,指着巨大的垃圾箱说:你们拿个垃圾箱上楼去装吧,下午两点前推下来就好。他又说自己下午不在,算是间接同意了我分享物品的建议。
于是,我又张贴了两张通告在电梯里:亲爱的邻居们,我住在10层105,马上要离开法国,但还有一些保养很好的家具和杂物想跟你们分享,欢迎来敲我的门。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主动地跟邻居们沟通,虽然在此居住6年,但也只是在电梯里跟大家打个照面,然后回到各自的小窝。可能现代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与自由,人们更相信通过兴趣、工作结交的朋友,而邻居便成了身边的陌路人。而我在离开前的最后一天,认识了这些陌路人。
从中午开始,门铃便不时地被按响。
第一个来的是住在7层的休病假的黑人妇女。她看上了衣柜和电视柜,说晚上等她老公回来拿。等晚上来拿时,他们眼睛都不抬,好像这是自己该得的,我帮忙的朋友把手弄出血,我也生气起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运出去。第二个来的也是个黑人,看上了方茶几。接着,一个中年法国秘书来到我这儿,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她想要的,只好拿了三瓶可乐。再一会儿,有一家的爸爸带着孩子来,进门眼睛发光地问,你家有冰箱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很开心。就这样,邻居们纷纷来了,拿到了他们想要的,而另一些则跟我聊聊天。
一个和我同岁的从事金融的姑娘最近失业,说看到我的告示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抱着想见见何方人许的好奇心敲开了我家门。她住在一个一居室里,家具没地方摆放,不过我有鞋子、化妆品等女生用品,一并给了她。
可能很多相似的人都生活在一个个平行空间里,必须靠一种非自然的力才能打破原有的惯性,发现新的世界。对于每一个来访者,我希望他们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事物,使用它们,善待它们,对于这些物件来说也是有个好的归宿。
在这些人里面,有一对夫妇,一开始是来领取物品,最后却帮了我很多。丈夫是法国人,原来在歌剧院做技术工,现在失业,妻子是日本人,在教日语。他们很友善地看着屋里堆满的物品,能看出来他们很开心,两个人边看边商量不同的物品可以怎么使用。而看到我的衣物时,除了想到他们自己使用,还在想可以给一位无家可归的中年妇女。看上去,他们的境遇并不宽裕,我也很开心能给予对方一些所需之物。他们慢慢挑,而我慢慢整理家,也聊到最近的一些不太平的悲剧,大家都希望和平。
就这样,我们聊到了午夜,日本妻子已经把我的衣服分门别类堆好:短袖,裤子,裙子,大衣。他们许诺第二天来帮我打扫卫生,最后一天,他们帮我一起打扫了房间,恢复了出租前的住所状况。
退房时的“住所状况”。现在回想起来,巴黎租房的故事还是历历在目。在法国的日子是缓慢流淌的,生活久了,就能看到社会对于弱者的帮助。作为留学生,我享受过政府的福利,也感受到不同人之间的融合。“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词汇不是刷在墙上的标语,却融合在法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为一种风格。这就是法兰西这个虽不再强势,但仍有魅力的国家所坚持的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