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讲武谈兵|红箭11反坦克导弹首次公开,并非山寨俄“短号”
日前,在中国兵器“装甲日”上,不仅展出了各型先进主战坦克和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外,还首次对外公开了一款神秘的反装甲武器——“红箭”-11反坦克导弹。
“红箭”-11反坦克导弹全貌。按照我国反坦克导弹型号发展和装备情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红箭”-73,第二代为“红箭”-8和“红箭”-9;第三代则是2000年以后实现设计定型的“红箭”-10、“红箭”-11和“红箭”-12。在中国兵器“装甲日”上,这几款单兵/车载型反坦克导弹的基本型和改进型都进行了展示。
不过,与第一代和第二代单兵/车载型反坦克导弹不同的是,第三代的三种型号是按照不同打击范围和针对不同目标进行体系研发。比如,“红箭”-10的最大射程超过10公里,可以打击的目标不仅限于坦克和装甲战车,也包括敌方指挥所、坚固工事等高价值的目标,填补了以往陆军炮兵地面精确打击火力中的空白。“红箭”-11和“红箭”-12则可以用来代替现役的“红箭”-73和“红箭”-8系列反坦克导弹,成为陆军新一代班组和单兵的主力装备。
“红箭”-11:比欧美同类型导弹集成度更高
在“红箭”-11公开之前,该型反坦克导弹的种种传闻一直是坊间的热议话题。因为从“红箭”-8到“红箭”-12,这一连串型号中唯独缺少“红箭”-11。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红箭”-11是苏/俄9M133“短号”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的山寨版。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主要是因为“红箭”-11的便携式发射装置的外形以及系统组成与9M133“短号”类似,而且都采用了独特的射手卧姿潜望式发射模式,于是便想当然的认为两者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是,当“红箭”-11反坦克导弹显露真容后,所谓山寨版9M133“短号”的猜测便不攻自破。
“红箭”-11反坦克导弹的外形与之前我国自行研制的重型反坦克导弹“红箭”-9很相似,外形上看像是迷你版“红箭”-9。不过,从尾部舵面的设计来看,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的4片主弹翼和4片尾舵都位于相同的平面上,也就是类似于X-X的布局。而“红箭”-11反坦克导弹的4片主弹翼和4片尾舵错开布置,类似于X-+的布局。而且,“红箭”-11反坦克导弹4片尾舵中的2片还处在2个续航火箭发动机喷口的后部。可以说,“红箭”-11反坦克导弹的这个设计细节特征与“红箭”-9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反倒是与美国“陶”2A重型反坦克导弹很相似。将2片尾舵设在续航火箭发动机喷口后部的设计,从性能优势上讲可以借助发动机喷口喷出的高速燃气气流来提高尾舵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导弹初始飞行阶段的扰动。由于续航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也比较短,通常在2秒以内,不会造成尾舵的烧蚀甚至失效。
从外形上看,“红箭”-11反坦克导弹像是迷你版“红箭”-9。在其他设计细节方面,“红箭”-11反坦克导弹也与美国“陶”2A有相似之处,比如弹体设计布局从前到后基本上都是伸缩式前置探杆、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续航火箭发动机和助推火箭发动机等几个部分。
从不同之处来看,“红箭”-11反坦克导弹除了弹体直径和长度都要比美国“陶”2A小以外,制导方式也完全不同。“红箭”-11采用的是第三代反坦克导弹较为典型的激光驾束制导方式,而不是美国“陶”2A那样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光学跟踪、有线指令制导方式。
“红箭”-11反坦克导弹在便携式发射装置的布局设计上也是参考借鉴了9M133“短号”的成功经验,由发射筒、红外热成像仪、白光瞄准镜、激光指令发射仪、控制系统以及轻型三脚架组成,比欧美同类型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更小,集成化程度更高。尤其是潜望式目镜和卧姿发射的设计理念在战场会发挥出很大的优势,射手可以躲在隐蔽物后,只把导弹发射筒和发射装置的观瞄系统伸出来,既增大了射击视野,也降低了自身暴露的概率。再加上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初始发射时的声音和烟雾等声光特征也并不明显,更有利于射手的隐蔽,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遗憾的是,“红箭”-11反坦克导弹只是首度公开了照片,并没有公布相关的主要性能数据。笔者根据图片以及与国外同类型号的比较,大致做一个分析和推测,供读者参考:该型导弹的弹径应该介于“红箭”-8(120毫米)和“红箭”-9(152毫米)之间,130毫米属于较为合理的数据;弹长为800毫米左右,包括发射筒在内的全弹重应该小于15公斤;白昼时的最大射程会超过“红箭”-8基本型,达到5公里以上,静破甲威力可击穿1000毫米以上的垂直均质钢装甲,最大飞行速度有望达到300米/秒。由于全系统重量较轻,基本上可以实现单兵携带1具发射筒以及发射装置和三脚架。当然,在实际作战中,考虑到火力持续性,至少应该由三人组成反坦克小组,携带5具发射筒以及必要的自卫武器等。
“红箭”-11反坦克导弹的4片主弹翼和4片尾舵错开布置,类似于X-+的布局。“红箭”-12:三种制导方式,任君选择
在2014年和2016年珠海航展上,“红箭”-10和“红箭”-12两个型号曾进行过公开展示。不过,此次中国兵器“装甲日”上的“红箭”-12有了新的变化,比如发展出了半主动激光制导型,加上之前公开过的红外成像制导型以及电视制导型,进一步拓展了这款先进导弹的用途和战术使用。
“红箭”-12原有的红外成像制导型和电视制导型优势及缺陷都比较明显:前者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但是造价昂贵,只适合用来打击主战坦克以及直升机等高价值目标;后者虽然造价更为低廉,但要求射手在发射导弹后必须全程实施人工导引,很容易受到敌方反击火力的杀伤。而半主动激光制导型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两种制导型的缺陷,并且集合了两者的优势。比如,射手在发射半主动激光制导型“红箭”-12反坦克导弹后,可以立即撤离发射阵地,导弹制导由其他人员或者平台携带的激光照射器负责,而且一样可以打击地面或者低空移动目标,命中精度也丝毫不亚于红外成像制导型以及电视制导型。
“红箭”-12三种型号从左到右分别是半主动激光型、红外热成像型和电视制导型。此外,由于半主动激光制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采用这一制导方式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的造价也几乎可以达到与电视制导型相当,甚至更低。而且,随着半主动激光制导弹药成为我军对陆打击的主要制导武器,相应的各种类型激光照射器已经普遍装备在步兵分队、车辆、直升机和无人机上。因此,从使用角度来看,半主动激光制导型“红箭”-12反坦克导弹很可能会比红外成像制导型以及电视制导型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红箭”-12反坦克导弹此次还首次以车载的形式出现在VN-17步兵战车上。以往,我国外贸型步兵战车在与欧洲同类战车竞争时,在车载反坦克导弹上比较吃亏。这是因为此前VN系列外贸型步兵战车所搭载的几乎都是第一代改进型“红箭”-73D反坦克导弹,在性能上根本无法与欧洲同类战车搭载的“长钉”MR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相抗衡。VN-17步兵战车所瞄准的目标很明显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昂贵的重型步兵战车之一——德国“美洲狮”。既然VN-17的设计起点高,就不能在反坦克导弹上被比下去,“红箭”-12自然就成为最优的选择,性能也足以与“长钉”MR一较高下。当然,目前“红箭”-12反坦克导弹在VN-17步兵战车遥控武器站上的布置方式多少还有些“简单粗暴”。以后,随着VN-17步兵战车的进一步优化设计,“红箭”-12反坦克导弹也应该可以做到与遥控武器站实现更为优化的融合式布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