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部战区陆军驻大竹山岛海防旅告别63年喝不上直饮淡水历史
在中国版图上,许多地区都缺水。我国海岛超过1万座,大多数因淡水匮乏不适宜居住,有常住居民的海岛不足500座。淡水资源严重稀缺的现实,给海防部队官兵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严重制约了部队战备训练质量。
饮上干净水,用水不断线,一直是一些驻高原、海岛部队官兵的期盼,也是各级组织解难送暖的重点。今年夏天,好消息传来——
驻守在渤海深处大竹山岛的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在地方专家支持帮助下,打出岛上第一口淡水井,改写了守岛官兵“靠天喝水”的历史;
为提高驻海岛部队自补能力,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为边远海岛——大竹山岛打出一口深197米的淡水井。至此,驻守这座“四无岛”的海防官兵彻底告别长达63年喝不上直饮淡水的历史。手捧清冽的井水,官兵们喜不自禁——
“盼了几十年,告别用水难”
“出水了!有水了!”7月下旬,渤海深处面积仅1.46平方公里的大竹山岛传来喜讯:经军地协力钻探,岛上打出一口深达197米的淡水井。至此,该岛守防官兵长达63年喝不上直饮淡水的历史宣告结束。大竹山岛地质复杂,该井从选点勘察到钻探作业,历时半年多,军地通力协作,采用先进勘探技术,最终让海岛官兵有了直饮水源。驻岛海防5连连长贾远方手捧清冽的井水,边喝边感慨:“盼了几十年,告别用水难!”
大竹山岛“无淡水、无航班、无耕地、无居民”,是名副其实的“四无岛”,受地理条件影响,小岛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以往,岛上的物资给养全靠舰船补给。然而,海上气候多变、风大浪高,每年“断航”和“不能通航”的情况时有发生,守岛官兵常常缺少物资供给,饮水难问题尤为突出。面对艰苦生活环境,官兵们苦中有作为,连年创佳绩。自部队1954年上岛以来,守岛官兵一直求水不止。从登陆艇送水到蓄水池储水,再到海水淡化设备制水……上级想方设法帮助守岛官兵解决用水难题,但岛上官兵用水一直十分“吃紧”,连队每天采取“限时限量”供水,有些战士一盆“洗漱水”能用上一整天。
海岛缺水的日子,也是各级领导机关最牵肠挂肚的日子。
一年冬季,因寒潮大风天气,海上持续一个多月无法通航,小岛断了物资补给,淡水也用完了,官兵们只能靠收集雨水艰难维持生活……后来,上级投资在岛上修建多个新型储水池,保证充足的淡水储备,使用水难题得以缓解。
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驻岛海防团专程请来地质专家,为守岛官兵探测水源。专家们说,地下是有水的,只是水层太深。官兵们说:“只要有水,就是刨也要把水刨出来!”团里为此拨出一笔专款,请来专家打井,这一挖就是上百米深,但钻头没打出水来。
前些年,上级为小岛配备了新型海水淡化设备。后来,团领导请来专家对净化水进行化验,发现水里含有多种有害矿物质,长期饮用容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前些年岛上官兵饮水,主要靠登陆艇送。”贾远方说,正常情况下,登陆艇每周可送一趟水,每次运输淡水50吨,但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岛上官兵“用水告急”情况时有发生……
“一定要打出淡水井!”为从根本上改善海防官兵生活用水条件,海防旅将“切实提高守岛部队自补能力”摆上重要位置。今年初,他们在战区陆军党委机关的协调帮助下,邀请战区所属某预备役给水工程团的3名专家上岛勘察,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定了钻井位置。
随后,该旅又协调一支地方勘探队上岛施工作业。期间,专家们多次现场论证,拟定钻探方案。然而,由于大竹山岛地质岩层较硬,钻探作业进行得并不顺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官兵们决定放弃继续打下去的那天,仿佛是突然之间,井底喷涌出了一股清泉!
就在记者发稿前,大竹山岛又传来一条喜讯:几天前,经权威部门专业检验,井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标,可以直接饮用……如今,戍守大竹山岛的海防官兵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原题为《喜讯!大竹山岛海防官兵告别63年喝不上直饮淡水的历史》)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