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市场自净能力,迟早会让网红店雇托“现形”

澎湃特约评论员 王昱
2017-08-21 16:3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近来,“排队”成了餐饮圈心照不宣的词儿,为一杯奶茶、一块蛋糕而等三四个小时的情形在都市街头并不罕见。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火热与抢手是“托”出来的,一些网红店雇了数百人排假队,组织严密、批次清晰。

批评者认为这种营销策略利用的是人们“喜跟风、好从众”的消费心理,以及“排大队肯定是好东西”的认知错觉。其实,这种推广套路触碰到的大众“痒点”绝不止于此。在互联网深入社会肌理的当下,人们的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局限于消费商品,很多时候是在“消费意义”——人们愿意接受长龙,不光是简单的跟风,要买的不是一杯茶,而是一个“排了好久队然后拍照发个朋友圈”的机会。

换言之,在排队中付出的时间体力成本,恰恰是在社交平台上“秀”的资本。在这种分享习惯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商家免费的推广员。

随着各地排队丑闻被揭,人们在大呼上当之余,也向执法部门投去了期待。但我不得不说,“有关部门该管管了”听之有理,并不现实。其一,“托儿”的队伍流动性强、批次多,隐蔽性强,辨识难度极大,客观上不具备打击的可能性。其二,执法者不可能带着警惕的目光把每个排队者都当作潜在的托去打击,否则是对市场秩序的另一重扰乱。治理这种乱象,应该把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办,充分相信市场的自我净化能力。

一者,“商品质量才是根本竞争力”是无需赘言的常识。雇托排队的下策,只限于开业初期、公众知情有限的情况下才适用,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如果奶茶本身缺乏足够吸引力,托起来的繁荣其实撑不起多少时间,只是在竞争洪流中昙花一现。

二者,消费者自身的理性思量也是市场净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味道如何、值与不值,人们心里自有评判。没人会傻到为一杯质量平庸的饮料反复排三四个小时。这种权衡能力不能被低估。

三者,排队产业链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没有商家想象得那么密不透风,一张聊天截图的流传,就足以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这种内在脆弱性,注定了它不可能持久地“神不知鬼不觉”。

相信市场的自我净化能力,不仅是给公众吃一颗定心丸,也是对商家的一种警醒:须知,朋友圈既是不错的推广平台,也是市场净化的极佳渠道。雇托的丑闻一旦被揭,在朋友圈里的传播速率,要比“排队心得”扩散得快多了。短暂火热赚来的钱,完全不足以弥补招牌被砸带来的损失。

雇托排队成为网红店心照不宣的业内通则,用力过猛的营销手段,充分说明店家营销思路的狭窄与无能,其背后是互联网时代餐饮业寻求突围的集体焦虑心态。

如何打破同质化的僵局,做出“不可替代”产品,才是亟待解决的真问题。在这个问号下,拿出大把时间金钱,琢磨欺人又自欺的套路,实在是不明智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