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Gaetano Pesce:如孩子般玩耍,像“鱼”一样创造

2022-04-20 13: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iWeekly iWeekly周末画报

姹紫嫣红的仲春时节,北京今日美术馆迎来了一场更为五彩斑斓的展览——“加埃塔诺·佩谢:人无完人”(Gaetano Pesce: Nobody’s Perfect)。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国宝级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作品横跨了建筑、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以及展览设计等多个领域。纽约时报的建筑评论家赫伯特·穆沙姆(Herbert Muschamp)曾将佩谢跨领域的作品形容为“⼀场可以与建筑⽐拟的头脑风暴”。

不久前,《周末画报》特别对话加埃塔诺·佩谢,他纯真直率,自由不羁同时又创意无限,像探险家般在多重身份间无缝切换,反叛,毒舌,犀利,永远不受规则束缚……当我们走近这位设计圈的先锋者、生活中的“老顽童”,就会发现为何他与他的作品总能如此备受追捧。

加埃塔诺·佩谢

图片 ©佩谢工作室

此次展览呈现了加埃塔诺·佩谢跨越半个多世纪、近100件独特作品,从经典的家居设计到他在多地进行的建筑实验,涵盖坐椅、桌台、柜子、灯具、花瓶、产品设计、建筑手稿、建筑模型、树脂画和装置等50余件立体作品与30余件手稿,以及诸多影像与文献资料。

正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的

“加埃塔诺·佩谢:人无完人”展览

在今日美术馆的二层展厅,观众会与佩谢“本人”相遇,随后进入视线的则是佩谢的两组重要作品:Up椅和Pratt椅。佩谢对树脂椅子的早期研究成果和他那些知名的设计作品都会出现在二层的主厅中。三层的展厅则利用文献、模型和大量手稿等资料向观众展示了佩谢在建筑领域的思索和探索。将观者带入了佩谢用浓烈的色彩、创新的材料以及具象化的拟人造型构建成的奇想世界。

艺术家自画像书架、人无完人椅

一个快乐的人、Crosby儿童椅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佩谢的姓氏“Pesce”意为“鱼”。如同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遨游,佩谢的创造之路也并非一条不绕弯的单行线。他游离于现实和想象之间,并时刻关注周遭世界,避免重复自己。而这,就是他贯穿一生的生活方式,也是其始终不渝的设计哲学。

01

放飞自我 率性表达

无论是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椅子之一”的《Up5_6扶手椅》,还是融诗性与知性为一体的《人无完人椅》,这些作品仿佛能跳脱时间的规律,辗转近半个世纪却依旧先锋、前卫,被全世界知名博物馆、艺术馆和各界名流竞相收藏,就连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也对之赞不绝口。

萨尔瓦多·达利坐在佩谢的Up5_6扶手椅上

图片 ©佩谢工作室

“的确,有许多人喜欢收藏我的作品。”佩谢云淡风轻地对我们说:“因为每个系列都有独特的趣味,而其中的每件单品又有着不同的表达。”他用艺术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巧妙地融入了其对世界、对社会、对历史的看法,然而在艺术和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当下,佩谢“放飞自我”的设计却十分注重产品的舒适度、功能性与实用性。他说:“你永远都不要设计一把既不舒适,也不实用的椅子。”尽管如此,艺术与设计已紧紧地缠绕在佩谢的创作语言中,互为彼此、相辅相成。

佩谢在工作室中,摄影 Paul Barbera

Courtesy of Gaetano Pesce Office

将时光拨回20世纪30年代末,佩谢出生于意大利中北部港口城市拉斯佩齐亚。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卡拉瓦乔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先贤以及他们所传世的丰沛艺术遗存,深深浸润并滋养着年少时期的佩谢。萌芽于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同样冲击着学生时代的他。

这场以米兰自由体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为开端的运动,批判了当时深陷于古典主义的意大利艺术,为包括电力、汽车和机械等在内的一切表现形式振臂高呼。此后,许多艺术家开始与传统艺术分道扬镳,变身为工业和产品设计师。

上:多元论建筑手稿 ,1987-1988

下:孤独教堂(纵剖面),1974-1977

佩谢回忆起那个激情四溢的年代时,不禁感慨万千:“未来主义运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仍然启发着当下的意大利设计。”无疑,佩谢的许多创作观念都来源于这场绵延不绝的设计革命。与此同时,美籍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以工业制成品为艺术的行为激发了他更深层次的思考。从那时起,他就笃信:当一件物品表达哲学、信仰或个人思想时,这件作品就是艺术。而设计在个性表达上可以比艺术更艺术。

正因为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佩谢自威尼斯建筑大学和威尼斯工业设计学院毕业后并没有急于翻开自己的设计篇章,而是不慌不忙地开启了他的环球旅行。从欧洲到亚洲,从大洋洲和北美洲,佩谢用双脚去丈量,用双眼去观察这个纷繁多样的真实世界。他认为,认识世界,认识地域之间、文化之间的多样性比盲目地工作更有意义。

加埃塔诺·佩谢1998年于法国巴黎

图片 ©佩谢工作室

02

作品如人 独一无二

40多年前,佩谢来到美国纽约,决定在此开启创造之路,以作品来抒发思想,传递观念。他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设计师应该诠释出这种独特性。尤其是在数据已成为人类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的数字化时代下,人们更需要表达自我,并寻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行如其言,佩谢对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探索就如信仰一般,贯穿其设计生涯的始终。

加埃塔诺·佩谢的工作室

摄影 Brian Ferry,Paul Barbera

图片 ©佩谢工作室

“生活在寒带与热带的人们自然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就是多样性和个性化存在的天然土壤。”佩谢很早就关注到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并以己推人、以人推物。在“为什么产品不能和人一样,体现出不同呢?”的自我设问下,他创作出了《艺术家自画像书架》、《一个快乐的人》、《Crosby儿童椅》、《Pratt椅》等众多具有人类表情和情感的作品。

佩谢手作过程

动图 ©设计互联

或许正是由于曾在大千世界中目睹过众生百态,在佩谢看来,不完美才是人性的表现。自2002年起,他开始进行“人无完人”系列创作,其中的椅子作品以抽象的形态刻画出来不同的人像。正如他本人所言,“不同是一种品质,而不是一个错误。能保持不同也证明了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属于一个系列的椅子却有着各不相同的表达,可谓是千椅千面、气象万千,又因为树脂材料的流动性,又从色彩和形态上显现出自然而然的差异性。

“每件产品都具有唯一性,这种独特的感受也存在于收藏者的心中,这对我来说十分重要。”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该系列每件作品制作完成后都有一张由制作者签署的“出生证明”,这一人性化的身份赋予行为,为原本冰冷的物品注入了温暖的灵魂。佩谢记录下这些形色各异的人,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独立个体的存在,证明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展览现场的“人无完人”系列椅子

佩谢告诉我们,自1972年起,他就树起了“多样化”的旗帜,与同质化和单一性的批量生产相抗衡。“多样性和民主性几乎是我所有作品的核心理念,但后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维护多样性价值观的民主。”他补充道。

除了为“多样性”呐喊外,佩谢最高光的履历之一就是创作了为女性发声的《Up5_6扶手椅》。他在意大利品牌B&B Italia的协助下,利用当时最前沿的“冷发泡海绵”材料技术,将模仿女性身体的Up5与球形脚凳Up6以一条绳子相连,指向女性自由仍被禁锢的现状,并呼唤社会早日解除这种禁锢。

UP5_6扶手椅,1969

展览现场,不同年龄的参观者面对这些意大利国宝级作品时,总能捕获到一丝乐趣、一分惊喜。恰如知名艺术评论家格兰·亚当姆逊(Glenn Adamson)所评价的那样,“(佩谢的作品)是深邃和童真的矛盾统一体,让孩子们、尤其是孩子们,也能一眼就懂。”而此时,这位耄耋之年的创造者仍然活跃于他位于纽约布鲁克林海军船坞的工作室中,借由创作去抒发情感,表达理念,在不断为他人制造惊喜的同时,也惊喜了自己。

Interview

加埃塔诺·佩谢

Gaetano Pesce

Q:您曾说喜欢运用“属于自己年代”的材料进行创作,比如出现于1970年代的树脂,以及代表作Up 5_6使用的冷发泡海绵等等。回到当下,你又对哪些新材料和新技术感兴趣呢?

在我年轻的时候,用那个时代的新材料来创作是一件真诚的事。就像旅行时,你会搭乘飞机、高铁,而不会去骑马一样。这也就是我说的,当表达自己的时候,你的作品要从某种程度上反映所处的现实。另外,材料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日新月异。或许要等上30到40年,我们才能遇见一种新兴材料。我最近听说有种重量轻,却比钢铁还坚固的新材料,如果哪天见到它,我倒是很想尝试着用它来创作。

Q:如今的人们在屏幕前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相互拉锯。您认为,当今的设计师是否应该考虑不同的事物,而非总是想着设计另一把椅子?

如你所说,或许有很多年轻人会产生迷茫。但我敢肯定的说,设计师始终要用好自己的“手”和“脑”,而不是依照电脑的指示行事。计算机就好比螺丝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但这不是全部。当我们需要创作新事物时,手脑并用或许更为有效。

Q:您在过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设计与艺术生涯中,从未间断过对创新的探索,您觉得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三种身份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

我觉得,一把椅子、一件饰品或是一栋建筑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有大小的区别。它们背后所涌动着的创作激情和表达欲望是相通相融的。自我学习建筑以来,到发现艺术和造物之美,这个想法始终如一。

摄影 Josh Itiola

Courtesy of Gaetano Pesce Office

编辑— Luzy

采访、撰文—Linda Jiang

图— 加埃塔诺·佩谢工作室、今日美术馆

原标题:《Gaetano Pesce:如孩子般玩耍,像“鱼”一样创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