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正在消失|布拉塞什么都没说

夏佑至
2022-04-19 14:32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身份和身份带来的困扰,在摄影史上是个没有受到重视的核心问题。摄影是完美的业余爱好,勉强够得上一项副业,如果自承或被其他人认为是专业人士,就很难不被人轻视。科特兹、布拉塞、布列松、沃克·埃文斯、罗伯特·弗兰克、戴安·阿勃丝都不同程度上受困于这个问题,写作者如苏珊·桑塔格也不例外。我列举这些名字,不是因为他们最有名,也不是说其他摄影师不受这个问题的困扰,而是因为这些人身世、背景、经历和性格差异很大,大到足以让我们发现,从事摄影工作带来的身份困扰,和一般社会身份带来的困扰是不同的。

  

作为摄影师,科特兹和布拉塞早早明确并强化了自己的风格——他们的风格后来发展成摄影艺术中非常强有力的两个传统。和自学成才的科特兹不同,布拉塞接受过系统艺术训练,在很多方面遵循20世纪巴黎艺术圈的准则,包括选择波西米亚艺术家常见的生活方式。在视觉艺术这个大领域里,布拉塞有多方面才华,对雕塑和绘画都花过功夫,而且始终不愿放弃利用传统材料和方法创作——也许这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挫败。布拉塞和布列松一样,想成为更加主流的艺术家,而不是徘徊在艺术圈和媒体圈重合的一小块地方。他们都渡过了丰富多彩的一生,长寿、健康、兴致勃勃、功成名就,遗憾的无非是成名太早,世人眼中的他们是缺少变化的刻板印象。他们享受尊崇,但说句实在话,这种尊崇相当廉价,相对于他们的自我期待,就更是如此。布拉塞还有个问题:他对外界变化很敏感,兴趣多样,但无法取舍。直到晚年,他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作家,还是雕塑家,或者画家,甚至电影导演。至于摄影师,他似乎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身份。

  

然而,他之所以会被人提到(包括在这里被我提到),完全是因为他年轻时出版的摄影书《夜巴黎》(Paris by Night)。《夜巴黎》初版于1932年,到现在还在不断出新版。亚马逊网站上有些读者痛骂新版的出版商把照片印糊了,还有人建议买其他版本,特别是1987年的Pantheon版。这是经典作品流传中的独特现象。

成为经典固然可遇不可求,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刻板印象就是成为经典的代价。《夜巴黎》的经典化削弱了布拉塞曾有的视觉冲击力,将他的关切变成技巧,他的风格变成了工具栏上的一个选项(如同理光GRD相机把森山大道作品的视觉特征内置在设置菜单里)。《夜巴黎》有19世纪小说的常见结构。故事从街头煤气灯亮起开始,剧场、酒馆、妓院、舞会、弹子房里,男女众生一一出场,终结于深夜街灯下等待客人的落寞老妓。天将亮起,随之到来的是尤金·阿杰的巴黎,科特兹和布列松的巴黎。戏剧化的灯光、拥挤和烟雾腾腾的狭窄空间、充满肉欲的身体、紧张的对视和布拉塞对镜像无休止的使用,让位于充满历史和象征符号的巴黎,让位于匀称、轻快、明亮和富有视觉韵律的巴黎。

这两个巴黎的视觉变奏,最后变成历史叙事中的两条线索。历史叙事不可避免要围绕经典进行。《夜巴黎》其实有两个版本。除了1932年的初版(64张),1976年布拉塞又出版了《30年代的秘密巴黎》,照片数量增加一倍(130张),但流传不广。再版、复刻版、纪念版几乎都绕过第二个版本。在这个意义上,经典是对经典作者的象征性阉割,不是像酷刑那样一次完成,类似化学阉割,是通过主动或被动服药完成的缓慢过程。此间作者的态度既重要,也不重要。作者可以通过配合阐释加快阉割进程,但经典化有时不以作者的反对态度为转移。当然,活着成功是难以拒绝的诱惑。后一种作者为数极少,至少在摄影史上,还没有听说过。

经典也有保质期。保质期越长的经典,大抵能在封闭的刻板印象和开放性之间保持一种紧张。围绕这类作品的阐释框架,往往随时间推移发生范式转移,便于不同时代的读者把自身经验纳入对同一作品的释读中。《夜巴黎》曾是社会纪实摄影神殿的一根支柱,布拉塞对摄影中人工照明效果的探索,被看作与刘易斯·海因和Weegee对闪光灯的使用是同一种性质,但现在看来绝非如此。布拉塞的照片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纪实的,因为它们不曾服务于一个社会性的目标,不管是窥探还是说服。

  

布拉塞和Weegee的照片有强烈的戏剧感,与刘易斯·海因照片的平实效果相去很远。这两类照片在视觉特征上的差异,不是拍摄环境和工作方式的差异所导致,而是源自拍摄者对照片的不同想象。在有电影观看经验的观众眼里,布拉塞和Weegee的照片会勾起他们了解一帧画面前因后果的愿望。这是一种对剧情的期待。这种期待近似当今读者看到Jeff Wall那些“仿纪实”摆拍作品引起的反响。如果要进一步辨析,会发现Weegee的照片包含通俗读物常见的暴力主题,并且也像后者一样直接和浅白,而布拉塞和Jeff Wall的照片中包含的主题要复杂和含混很多。这类主题常见于严肃的叙事艺术,特别是文学性更强的小说或电影。如果要打比方,可以说,最接近布拉塞照片的视觉形式,其实是电影剧照,尤其是某些黑色电影的剧照。布拉塞很可能就是用拍电影剧照的方式,拍下了《夜巴黎》中那些照片。虽然这些剧照属于一些没有开机(也就谈不上完成)的电影,但它们也的确存在过——在摄影师的大脑里。

布拉塞不止一次想进入电影行业,但没有真正成功过。他作为画家或雕塑家的成就也没有得到承认。有个小故事几乎见诸所有关于布拉塞生平的文章或著作,说毕加索看过布拉塞的素描,对他的职业选择感到困惑。据说——这个故事是布拉塞亲口说的——毕加索对布拉塞说,你有一座金矿,为什么要去挖盐矿呢?

从叙事的角度看,这个故事只能说是一桩轶事,尽管它出自布拉塞之口,但蹊跷地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故事要素,那就是布拉塞对毕加索的回答。

你明明有一座金矿,为什么要去挖盐矿呢?

对这个问题,布拉塞什么都没说。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