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死亡就是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而世界依然存在
原创 魏小河 魏小河流域
止庵的《惜别》我翻了几页,就搁下了。因为一上来便是各种关于死亡的论述,《论语》、《道德经》、《庄子》、周作人、鲁迅、加缪,引用者众多,看得我眼花缭乱,非但没有对死亡发生什么体悟,倒要反感起来,不如搁下。
后来不知何故,又捧起来读,读到第二章《曾经存在》,就没再放下去,因为从这一章,内容离开各家理论,回到了作者关于母亲的记忆。
作者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惜别》是止庵在纸上与母亲告别。
止庵说,死亡就是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而世界依然存在。很朴素,很实在,也很无情,世界不管你是死是活,意义要靠人自己创造。
在这本书里,止庵不仅通过母亲的日记和书信,以及自己的回忆,充满细节的回顾了母亲从生病到去世的这一段日子,也借此对死亡进行了一番思考。
其中有两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
第一,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关于这一点,止庵用了“在死者”这个词。你明确知道自己要死了,只等着日子到来。这和我们一般所说反正人都是要死不一样,那样说的时候其实并未真把死亡放在心上,“反正会死”,也就是现在不会死,既然还远,且不必心烦。但明确知道死亡临近,是另一种状态,比如患上绝症,比如像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山的雪》里写的那样,因为意外死于荒野前的几个小时,死亡会以逼问的状态到来。
有一本书叫《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母亲患了绝症,儿子与母亲约定,每隔一段时间看一本书并且讨论,他们通过阅读来共同面对死亡。
作者说,“我明白了一点,当深爱的人将要死去时,可能同时要做的是庆祝过往,活在当下,并为未来哀悼。但还有一个念头能让我微笑。我会记得母亲喜爱的书,当孩子们长大了,我会给他们看这些书,并告诉他们这是他的祖母喜爱的。”读书在这里成为记忆的媒介,成为思念的寄托。
记忆,一直以来都是死者的另一种生存方式。《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记述的是与母亲共度的最后一段日子,而《惜别》记述的是母亲离去后,作者的回忆与告别。
这也带出了第二个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如何面对已经发生的死亡?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来了便来了,谁也躲不掉。亲者离去,如何面对?有人沉湎于记忆,一蹶不振;有人快速调整,回到规律的生活。止庵没有快速走出来,他做梦,整理母亲的日记和书信,一遍一遍的回忆。
“我关于母亲的回忆。都很具体,很普通,也很琐碎,充满了各种细节,为我所感知——是那种无法脱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感知;回忆起来,却又微不足道,往往连件事都算不上。是以总有一种虚幻之感,觉得难以把握,稍纵即逝。”
“我回忆母亲,想象母亲,本身就是对她的死亡的一种反抗,因为死亡的目的正在于使一个人消失。”记忆是人们与死者亲近的唯一通道,通过记忆,死者还未消失。
我以为,这些回忆文字才是这本书最具价值的部分。对死亡的思考有千万人总结过,对死亡的哀叹也不知多少人抒发过,但止庵的母亲,只有一个,只有一个人曾经这样活过,这样思考。看着这位老人的日记和信,虽然碎片,但印象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位可爱的老人。
实话说,很多人与母亲的关系是不能达到止庵与母亲这样的,在我们,代沟是无可跨越的,爱当然存在,然而交流却永远无法深入。止庵与母亲却能每天一起看一部电影,一起读推理小说,这种兴趣上的重叠,在亲人之间,很让人羡慕。
止庵的母亲在生病之后的日记里写:“我是个不服输的人,我不能成为一个废物,我虽没有成就,但不能什么都靠别人。生活要能自理,活在世上还有点意思,我要找出事情干,使我的生活丰富起来。”
这就是她,一个普通人的可贵可爱。她集邮,织毛衣,照看草木,她不凭靠子女,而把自己活得精彩,认真,丰富。通过这本书,认识到这世上曾有这样一个人,才是我作为读者的最大收获。
- 感谢关注 -
原标题:《死亡就是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而世界依然存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