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导师论导】南志标:以情育人,引智育人

2022-04-15 2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导师论导”开栏语】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恢复学位制度4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广大研究生导师的爱岗敬业和辛勤付出,离不开广大研究生导师的自我严格要求和对崇尚卓越精神的孜孜追求。

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提升导师队伍水平”,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导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新形势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卡脖子”技术难题突破和国家自主创新的迫切需求,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状,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愈加艰巨,如何培养合格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研究生导师共同面对的首要任务,如何更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也是对研究生导师提出的共同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促进指导经验交流分享,学校现推出“导师论导”网络专栏,聚焦研究生培养,刊登我校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和指导方面的优秀做法和经验,旨在凝聚广大导师的智慧,充分发挥优秀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和积累学校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的办学经验,做好研究生教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为专栏的主责管理部门,负责稿件的收集、整理、审阅、编辑校对和网站维护。专栏稳步运行后将进一步优化栏目设置,更有针对性地推出专题栏目,营造全校导师“在导言导,在研说研”的良好互动交流氛围。专栏来稿形式为文字稿或讲授视频(或+PPT)。入选稿件作者授权学校发布,学校保护所有稿件的著作权,未经作者同意,任何个人、团体不得私自转载稿件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学校后期将专栏来稿汇编成册,作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指导方面的宝贵材料留档。

希望本栏目的开设能给学校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衷心欢迎各位研究生导师分享您指导研究生的成功经验,让更科学、更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好做法惠及到更多的导师和学生。

联系邮箱:xwxk@lzu.edu.cn

研究生院  党委宣传部  党委教师工作部

2022年4月6日

以情育人,引智育人

在我心中,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这种认识产生于我上小学六年级时。作为家中的长子,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说服了家长准备退学务工。班主任李老师知道了此事,下班后主动到我家,做家长的工作,使他们改变了主意,要求我继续学习,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此事始终深深印记在我的脑海中,伴我成长。后来我逐渐认识到,教书育人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历程,也影响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教师不仅是神圣的职业,更是责任重大的岗位。只有像李老师那样,有丰富的学识,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充满爱心,才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后来,正像歌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成了教师。做一位像李老师那样的好老师,是我的追求。

作为导师,我想首先要对学生有感情,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不仅向他们传授知识,还要关心他们,为他们释惑、解忧、排难,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像园丁护理幼苗,使他们茁壮成长。有了这种感情,就不是仅仅把研究生当作完成科研项目的重要帮手,而是把他们作为朋友、作为战友。我的一位学生毕业后,曾经跟我说“受到您的严厉批评,真有些尴尬,但事后仔细一想,您说的有道理,真正是为了我们好!”我想只要有了这种为学生好的感情,事情就好办多了。同样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为人师表,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令则不行” 。

仅有这种良好的感情和表率作用,尚不足以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在待发达的西北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借船出海”、引智育人,可能是克服理念、信息等方面的差距,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之途。

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始终十分重视选送优秀学生出国学习,无论是几个月、半年或一年,总是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比如,我们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蒙大拿大学Jim Elser教授达成协议,派研究生参加他举办的为期3个月的生态学训练班。对方负责学生的一部分费用,我承担学生的往返旅费和其他费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衡量,学生在外学习的时间越久,投资回报就越大。人们常说“学贵有识”,因此培养人才不能仅从经济角度衡量得与失。研究生时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阶段,是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好时期,积累社会、人文、语言等方面的技能与学术探索相得益彰,出国学习正是改变固有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和认识问题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训练。特别是对于“90后”“00后”的年轻人,应该培养他们具有走遍天下、自由交流与工作的自信与能力。以往经费不足,我每邀请一位外国专家来访,总是努力争取对方能提供部分或全部经费,接受我的一位学生或同事去学习。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多方筹措经费,选送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学习。截至目前,经我努力创造条件出国学习的学生应该有二十余位。

虽然有时是几个月的学习,但会为学生打开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我曾和我的博导,新西兰梅西大学的Peter Long教授商议,请他提供经费,接受我的两位硕士研究生前去学习数月,他欣然同意。在经费不够充足的情况下,他安排学生住在自己家里,负担他们的食宿,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期积累,其中的一位学生后来在我的帮助下,争取到了澳大利亚的奖学金资助她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她返回学院工作,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在晋升教授之日她给我发手机短信:“从我本科跟您做毕业论文开始,这二十年的一点一滴,您都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步步帮助我走到今天,我人生中成长的每一步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离不开您的指导和帮助。我一定再接再厉,做出成果,不辜负您的付出与期望”。

对于已经在国外学习的学生,我经常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指出问题,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在国外的条件,实现预期目标。我的一位博士研究生,连续3年住在农民家开展田间试验,克服种种困难,获得了比较好的试验结果。当时与我们合作的澳方专家主动提出为他提供半年的生活费用,由我提供国际旅费到澳大利亚去总结、撰写论文,我完全支持。这位学生到了澳大利亚,对所见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努力地吸收各种知识,到处听课、参加报告会、参加社会活动,丰富见识、开阔眼界,忙得“不亦乐乎”,但却忽略了完成预定目标的“初心”。后来我及时向他指出并和澳方协商,又争取了半年的资助,使他实现了预定目标,完成了2篇高质量的论文,后来求职时被某所“双一流”大学直接聘为副教授。

此外,我们注重引进外籍教师进行短期科研或讲授专业课程,曾经连续10年承担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资助的科研合作项目,后来澳方政府停止了大部分对华援助的项目。我曾对该中心的主任说:“中国现在比以往强大了,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现在你们停止了对华援助,即使这样我也十分愿意合作。因为这为双方搭建了一个共同工作的平台,有助于我们的青年人了解你们的思维方式、学习你们的工作方法,进而提高认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争取国际合作。我们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有长期的合作项目,与美国、英国的学者,也有活跃的国际合作。这些合作普遍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我70岁生日的时候,已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们,筹划并自费为我编辑了一本相册,给我一个惊喜!在相册中,每个人介绍了毕业后的成长,并献上了衷心的祝福:“因为您身体力行的教诲,我们之中很多人在海外深造之后,返回祖国投身学术与校园,扎根草业工作,在草业领域继续奋斗。您为我们的学术研究、任教生涯指引了一张清晰的‘坐标图’,使我们更能深刻地体悟到,何为‘传承’的内涵。我们定会将草业人的担当,扛在肩上!”

总结在西北工作的体会,依托兰州大学多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的优势,多方位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两种资源,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简介】

南志标,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草业科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