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姨妈”脏吗?被讽刺的月经羞辱怎么破?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视频:
女孩来了月经,两个男孩便跑到女孩跟前冷嘲热讽:
“听说你可是我们班第一个来大姨妈的女生,这么厉害啊!”
“来‘姨妈’不挺脏的吗?”
“日用卫生巾,日用是什么意思?”
“这脏东西你也好意思拿?”
其中男孩一边说一边从女孩包里翻出卫生巾,拿在手里洋洋得意,看到女孩来抢,居然把它扔到了一边的椅子上。
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如此欺凌,女孩却因为心中的羞耻感而忽略了反抗,要不是一旁穿黄衣服的女生出言回怼,只怕女孩对于第一次来月经的体验,会留下极深的心理阴影,越来越怯懦、自卑。
图片来自网络
真是没有想到,多少年过去了,月经的尴尬还是让女孩子们难以言喻。
“我来‘那个’了,你有‘面包’吗?”
多年前,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们,便会有一套独属的暗语,月经、卫生巾等词语,如同一种禁忌,女孩子不敢公开谈论它们,只能找出诸多代替它们的词语。
周围的人似乎也在有意无意保护着这一点,只要女孩说“肚子疼”,周围的人便会心领神会,给予特殊照顾,去买卫生巾时售货员则会贴心地赠予黑色塑料袋。
在生理期的女孩子更是小心翼翼,怕包里的卫生巾被发现,怕垫不好卫生巾弄脏裤子被看见、嘲笑,这些行为和心理,已经不仅仅是害羞,而是因为月经感到耻辱!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月经耻辱?
把月经这一女性正常生理现象视为羞耻、不洁的思想观念,叫月经耻辱。
这不是单一某个地方的女孩所遇到的问题,而是全世界女孩都在遭遇的困扰。
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对于月经,有着相似的认识:
月经的肮脏和羞耻,注定它不能暴露在公众场合,如果有女孩公开谈论,那就是“不自重”。
而这一心理禁忌,要追溯到原始时代,定期流血却不会死掉,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十分神秘的现象,在母系文化中,这是神圣的象征,这种能力更是让人敬畏的。
但随着父系社会的崛起,女性地位不断下降,连带月经也成了不祥的征兆,甚至为了能对女性的身体进行控制,月经变成了一种负面的力量。
在一些文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接触了经血,果实会坠落,种子会干瘪,而狗只要尝到经血,就会变疯。
这些无稽之谈会使经期的女性受到很多限制:
不准出入庙宇“圣地”,不准摸婴儿,不准坐交通工具……
曾经的尼泊尔,还会为来月经的女性搭建名为“巢颇蒂”的泥棚,每个泥棚只有两平方左右,没有窗户和门,也没有床。
来月经的女性便被要求住在这里,直到月经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
生理期内的女性隔绝在这简陋的小棚里,不仅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心理也遭受着巨大的煎熬。
中国古代民众也不例外,李时珍便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女子入夜,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为其不洁,能损阳生病也。”
就这样,月经这件属于女性正常生理变化的事情,因为与男性无关,而被定义为不能公开的“秘密”。
虽然现如今,再也不会有人去限制生理期女性的行为,但月经依然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并不被鼓励拿到“桌面”上来说。
就连卫生巾的广告,示范的液体都是蓝色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会有月经耻辱的心理?
如果说,古代女性在月经耻辱中不能自救是因为文化禁忌,那对于现在的女孩子来说,会有月经耻辱的心理,则主要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和刻板印象。
1、性教育的缺失,让青春期少男少女对月经知识极度匮乏
因为对月经的无知,女生会惊恐,害羞,想要保密;而男生则会对此充满好奇,甚至于出现不当言行。
毕竟,月经这两个字的背后,还包括一个关键词——私密。
经血流出来的地方,女性的身份,都会为月经披上另外一种颜色。所以,女孩子本身就会因为这件事而有异样感,尤其是在月经初潮时期,身边的同性中,还有没有经历月经的,这更会让女孩因为自己的不同而产生不良心理。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此时,再加上来自同龄男孩的异样目光,羞耻感便会被放大。
所以,对于女孩来说,越是了解月经的卫生知识,越是勇于面对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差异;而越是了解男女生理差别,男孩对月经的好奇心也会越少。
只可惜,现如今,还是有很多父母,甚至老师,对于月经这一话题,缄口不言,留下孩子,在黑暗中独自摸索。
图片来自网络
2、刻板印象的加固,让青春期少女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变化
就月经本身而言,对于大部分女孩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影响,反而是周围人的反应,更容易影响青春期少女的感受。
在电视剧《以家人为名》中,李尖尖初次来月经,兴冲冲地在饭桌上分享这个消息。家人们的回应却是窘态百出。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在片刻尴尬之后,一边说着“恭喜”,一边引开话题。待众人都走开之后,爸爸拉着李尖尖悄悄说:“以后,这方面的事,别到外面去说啊!”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的各种反应,无不是在告诉李尖尖:月经是一件不能当众说的事情,说了便是不文明。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家对于月经的态度,大多都是消极的,大家默认为月经是不可以公开被谈论的。一旦说了,可能遭遇到的攻击,不仅仅来自异性。
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些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隐晦的态度依然是在加固这种刻板印象,强化女性的羞耻感。
如何打破这种怪圈,摆脱羞耻心?
随着女性意识的苏醒,大家对于月经的态度一直在改变,并从未停止与月经耻辱的对抗。
比如用下面三个方式,可以从内心开始,让我们一步步走出月经耻辱。
1、普及相关知识,正视月经困扰
蒋方舟曾在一个节目中说:“一个人如果不看书,他的价值观就只好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
对月经的态度也是如此,越是缺乏正确的相关知识,越会在意周围人和社会环境的态度。
在纪录片《月事革命》中,便深刻揭露出这一点。
当问起月经的时候,女孩会显得害羞又局促:“我知道是什么,但我觉得害羞,不能说。”
男孩则会说:“这是一种病,大部分女生会得的。”
而年龄大的妇女则说:“流出来的是坏血。”
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月经只是女性血液或黏膜定期从子宫内膜脱落而来的,是健康的象征。因为体质等因素,每个女孩初潮的时间、月经的周期等等都会不同。
同时,每个人在生理期的状态也会不同,有人痛经严重,会给生活带来困扰,但这并不代表月经就是消极的。我们真正要在意的,是如何在生理期,更好地照顾自己。
2、学会表达感受,获取外在力量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聚光灯效应”。
我们总会不经意地放大自己的问题,然后觉得周围的人一直在关注自己。
事实上,人们更多的关注点,从来都在自己身上,就算在事情发生之时有关注,也会很快忘掉。
所以,当遇到与月经有关的困扰时,不要担心别人的看法,大胆说出来,你会发现,你的身边有很多支持的力量。
之前吉林一高校疫情被推上热搜时,便有学生发出求助信息,其中第八点便是:
“女生卫生巾都没了,学生边流血边疼,哭着给家里打电话……”
图片来自网络
消息一出,几乎没有抨击的声音,大家纷纷出力:有人在网上声援,有人拿出行动,让问题得到解决。
图片来自网络
与其一个人默默承受,不如发出声音,找到“同盟”,让自己从外界获得力量。要知道,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公众平台表达自己对月经的态度和立场。
2015年的伦敦马拉松比赛中英国女孩基兰·甘地便未使用卫生巾,让经血随意流淌;
还有明星会公开穿上“卫生巾”礼服;
图片来自网络
可见,摆脱月经耻辱,我们从不是孤军奋战。
3、提高预判能力,做好应对准备
预判能力就像是人生的导航系统,可以帮我们提前规划好路线,让我们更从容不迫地面对与月经有关的事情,甚至在公众场合也能拿回主动权。
可以先从刻意练习开始:
设想生理期的你遭到嘲笑,然后在无人的地方,保持严肃的表情,大声斥责:“不许笑”;
设想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月经突来,列举出在不同场合可以求助的对象,以及求助措辞;
设想在别的女孩因为月经遭受霸凌时,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帮助对方……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不是多此一举,也不是杞人忧天,当你预判的场面越多,越会心中有底。而且,勇气真的可以练习。
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正因月经耻辱而困扰,那就试试上面的方法,让勇气和办法同行!
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忽略,大家的力量却如滚滚江河,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下一代女孩可以光明正大地谈论月经,远离月经耻辱!
-END-
策划:M T
作者:问心浅笑
编辑:雪梨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