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房产带给我们更大的孤离感?可能是时候考虑换种居住模式了

董怿翎 编译
2017-08-14 11:46
全球智库 >
字号
格蕾斯·金在Ted演讲。视频编辑 实习生 叶诗琪(10:11)
【编者按

无论是否单身,收入多少,买房似乎是许多人工作的主要动力。但努力成为有房一族后,我们真的会有更强的归属感吗?

美国建筑师格蕾斯·金(Grace Kim)在Ted演讲中指出,拥有漂亮房子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它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假想的社会关联,从而感受更强的孤离感。她提出,孤独和我们的居住模式密切相关,而共居——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可以帮我们和孤独说拜拜。

在芝加哥和西雅图从事建筑工作20多年,走访80多个社区,金用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告诉我们,共居生活中让大家更快乐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

以下为演讲全文:

孤独。

在场各位都会在生命中某个时刻感到孤独。

感到孤独的原因不在于你是否独处,而在于你和身边的人社交关系的强弱。

此时此刻,尽管大家被上千人包围,但可能还有人感到孤独。

孤独感可归因于许多事情,但作为建筑师,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选择的居住模式,会影响我们孤独感。

我们来看这幢别墅,它很漂亮,有大院子、尖桩篱栅、双车库。这样的房子通常坐落在这样的社区。对世界上许多人来说,住这样的房子、这样的社区,就是他们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背后隐藏的危机是对自己的社会连结感产生错觉,从而陷入更深的社交孤立。

我可以“听”到在场有些人脑海中的声音,正朝我叫道“我就住在那样的房子、那样的社区,我和街道上每个人都很熟!”我会回答,“那太棒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像你们一样,但我敢打赌说现场更多人虽然也有类似居住条件,但他们并不了解他们的邻居。他们看到邻居会问好,但同时压低嗓门问自己的伴侣,“他们姓什么来着?”这样他们可以在寒暄时提及对方姓名,表示记得自己的邻居。

社交媒体也帮助营造了这种虚假的连结感。这张照片中的情景很常见。你在电梯里,或在咖啡厅,环顾四周会发现每个人都在用手机。你没在发短信或刷Facebook,但其他人都在玩手机。你也许像我一样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你接触到了别人的眼神,然后你微笑着打了招呼,可对方摘下耳机回应,“很抱歉,你刚刚说了什么?”这种情况让我感到很孤离。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概念是孤离的一种“解药”。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事实上,它是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且仍然存在于世界各地许多非欧洲文化中。大约五十年前,丹麦人决定对它重新命名,从那以后,成千上万的丹麦人一直以这种方式生活。随着人们追寻归属和社群感,它在全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个概念就是共居。

共居是一种社区计划,里面的居民彼此了解并相互照顾。在共居计划中,你有自己的家,但也有大量室内、室外的公用空间。在向你们展示共居的照片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的朋友希拉和斯宾塞。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刚过60岁,从事小学教育的斯宾塞刚结束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他对于退休后生活中没有孩子表示很不乐意。现在他们是我的邻居。我们住在由我亲自设计和建立的共居社区,我的建筑师工作也在那里进行。在这个社区中,我们都有意识的进行社会互动。

让我带你们参观一下。从建筑外观上来看,共居的房屋和其它小公寓楼没什么区别。事实上,除了我们的外墙是明黄色,我们和隔壁的房子看上去一样。建筑内部,每个家的房屋构成都很传统,有客厅、厨房、卧室和浴室。围绕着中央庭院,一共有九户人家。这是我的家,这是希拉和斯宾塞的家。但这个建筑之所以独特并不因为里面的一套套公寓,而是在这个空间里产生的交集——中央庭院周围会发生许多社会互动。每当我向天井对面望去,我通常能看到斯宾塞和希拉。事实上,每天早晨我准备早餐时看到的是斯宾塞使劲地朝我挥手。

从家里看向下面的庭院,一年中我们看到:孩子和大人各种不同地自由组合,一起玩耍。有很多笑声和谈话声。也有很多人转呼啦圈。有时还会听到孩子的一声“嘿,不许打我!”或者他们的哭泣声。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声音,连结了我们和所在的社群。在天井底层有两扇门通向公共屋。

在我看来,公共屋是共居里的秘密武器,因为所有社会互动和社区生活都从那开始,再辐射到其它区域。公共屋里有个大餐厅,可容纳住在楼里的28个居民和我们的客人。每周三次我们一起在那儿用餐。为了方便准备聚餐,我们有个大厨房,然后三人一组轮流为大家做饭。我们有17个成年人,这样算下来,我每隔六周掌厨一次,期间还有两次会帮我的小组一起准备和收拾。其余的聚餐夜,我只需出席,用餐,和邻居交流,然后回家。食物很美味,因为下厨的邻居会特别注意我的素食偏好。

我们九个家庭刻意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模式。没有去追求美国梦,因为那可能让我们在每个独立的房屋中更孤立。选择共居,因为它能增进我们的社会关联。有共同意图一起协作生活,这就是共居的开始。这种意图是区别共居和其它住房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没有之一。虽然意图并不可视也很难展现,但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还是要给你们看更多的照片。

这些是我走访过的社区,它们展示了共居意图的一些表现:聚餐区域的家具经过精心挑选,配上适当的灯光和音响;公共屋周围的儿童区被有心地设计在易见的位置;社交互动据点合理分布在社区,以支持我们的日常生活。类似的空间设计有助于提高每个社区对共同体的意识。

对,我刚刚提到了一个词,“共同体”。它是社会科学里一种花哨的说法,其实意思是“社群精神”。走访了80多个社区后,现在我衡量社群精神的标准是:居民多久会一起聚餐?虽然这完全取决于每个社区的情况,但我看到有人在过去40年中每晚都一起用餐,也有人每月只参加一两次。根据观察,我可以告诉你的是,那些聚餐频次更高的社区所展现的共同体程度也越高。事实证明,一起吃饭时,你们会计划更多的活动,分享更多的事情。你们开始互相帮忙照看孩子,会出借家里的工具,会借用对方的车。

尽管如此,就像我女儿常说的,共居生活并不是都像童话般美好,我也没和社区中每个人都成为好朋友。我们甚至有分歧和冲突。但是在共居环境中,我们都有意和他人建立关联。我们有动力去解决分歧。我们会努力沟通,说出真心话,找合适的机会道歉。

共居的怀疑者会说,这样的居住模式只能吸引一小群人。我表示认同。全球的西方文化中,以共居模式生活的人远小于百分之一。但这需要被改变,因为社会关联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据杨百翰大学2015年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脱离社区生活会显著增加过早死的风险。美国卫生局局长已宣布把孤离列为一种危害大众健康的流行病,而界定了这种流行病的不只有美国。

我之前说共居是治愈孤离的解药,其实我应该说的是共居可以拯救大家的生命。如果我是医生,我会对患者说去吃两片阿司匹林,然后早上再联系我。但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建议你和邻居一起散步,一起吃饭,20年后再来找我。

谢谢。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