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机器人会抢金融民工的饭碗吗?他们严肃地谈了谈这个问题
人工智能来了,对金融领域会有什么影响?机器人会不会抢了金融民工的饭碗?
8月10日,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所所长贺力平、国泰君安网络金融部负责人毕志刚等专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毕志刚分析人工智能对金融的影响时表示:“现在机器人投顾都能够做了,而且准确度相当高。在现在这个时代,机器人投顾可能不能完全取代人工,但它已经是我们很好的投资辅助决策的工具了。”
以下是论坛发言实录:
主持人:非常感谢嘉宾的到来,也欢迎你们来到今天的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本场圆桌论坛讨论的主题是“科技如何赋能金融”。去年监管抓得很严,去年全国金融经济会议上强调了要防风险,想问一下各位监管的收紧对中国金融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朱宁:会产生非常长远深远的影响。
三个原因。
第一,金融行业它是一直备受监管的行业,有深层次的原因。三个原因。第一是金融市场里刚才讲到非常不对称,买的不如卖的精,投资者处在优势,消费者处在劣势,为了保护消费者自己的权益必须有监管在里面。
第二,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敲响了警钟,金融行业讲到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大到一定程度会觉得大而不倒,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道理的,一旦出问题政府会为自己买单,这样处在非常极度的膨胀,自己的利润转加到其它地方的态势,需要接受市场的监管。
第三,我们看到没有其它行业会对整个全球的经济全国的经济有这么深远的影响,金融是弥漫到整个全球经济的血脉里,给各种机构提供投资管理的服务,一旦金融发生任何问题,对经济有非常大的冲击。我们提出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很大程度是宏观审慎的监管思路,每一个金融机构自己都会用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去做事。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加剧宏观层面产生不利于宏观方面的金融风险,这点是为什么我们一旦监管思路发生改变,无论是整个金融创新的步伐和力度还是整个现有金融机构规划和发展,同时还有中国金融机构中国企业家,国际化走出去的步伐都会受到整个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思路的影响。
主持人:非常感谢朱院长,想问一下贺所长,是不是金融监管的收紧就意味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传统的金融机构?
贺力平:未来金融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传统的金融机构因为有它自身的优势和信誉,一定会继续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新兴的金融机构,包括通过互联网金融出现的一些以前没有的金融机构,以及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或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而融合出来的一些新的金融机构都会有自己的作用。
在科技金融这个大背景下,很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大家都有机会,即使是监管的加强也不会中断,我的体会是加强金融监管,传统的监管有不足,一个是缺位,另外是对新事物没有看清楚,三是现有监管机构相互之间的配合协调还比较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加强监管。
加强监管我体会它总的方针不是要回到过去一潭死水不允许创新,未来中国金融经济发展肯定在创新过程中,所以加强监管与推动创新这两者应该是不矛盾的,而且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监管层面面对新事物要不断学习。
前面国务院研究所的张所长,她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涉及到这个事情,政策层面面对新生事物,它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但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放任自流,让它自生自灭,而是要采取有机结合。
我个人觉得科技金融在中国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有宽广的前景,即使是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还会维持繁荣的局面。
主持人:对于像金融科技的企业,是怎么面对未来收紧的监管环境的?今天主题是科技金融,很多企业都在进行金融上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怎样面对监管环境呢?能给金融科技企业提些建议吗?贺所长?
贺力平:合规,只要有规要符合,而且要主动地准备一些基础的信息,向监管层面提供这些信息,监管层面涉及到规章或者比较模糊的地带进行政策的沟通。
一方面对交易过程,对服务的对象,要采取诚信的做法,刚才朱教授讲,卖家总是比买家精,这种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或交易平台具有这样的信息优势,但利用这种信息优势不能建立在欺负消费者、欺负客户对象的基础之上。
只要我们的金融机构,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能坚守住这样基本的原则,即使是一些政策规章还没有到位,还是可以继续去发展,这是一种合理的市场机会,应该去加以利用,但是不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去欺诈你的交易对象,这应该是个底线。
主持人:问一下毕总,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毕志刚:从科技金融发展的前景和最近的趋势和热点事件来看,这个前景应该是令人非常激动和充满无限想象力的。就像我们今天跟网易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一样,君易的这个合作正如论坛的主题一样“科技给金融赋能”,做普惠金融以科技的能力把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把原来只有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享受高端的服务,通过科技的手段、通过我们的平台、通过我们APP精准能够推送到我们长尾的客户上,也就是所有做普惠金融实现的路径。
在这里边无论是科技的进步还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无论在发达国家海外市场还是在国内,都已经出现了非常令人激动的一些场景,这些场景它的未来的实现对于整个金融企业服务客户能力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得益性的改变,甚至也会影响到我们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
说一个具体的例子,在座各位可能是证券行业某个证券公司的客户,以前普遍的感受无论我是哪家券商的客户差别是不大的,也没有感觉到我享受到什么服务。其实对券商来讲,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对比简单的数据不去讲其它很多各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可以看整个证券市场我们股民人数根据一码通的比例大概在1.2-1.6亿股民投资者,投资顾问大概1.5万名,相当于一个投资顾问要服务两到三千个客户,怎么可能服务得过来?没有享受到服务,可能是一个很普遍很自然的现象。
比如说在前面张所长讲的人工智能自然语音技术大数据的支撑,比如广普的服务,通过机器的赋能、技术的赋能,使专业化服务会降低门槛到长尾服务上,在这个领域里无论人口还是线上红利时代结束了,金融要回归服务的本原,这才是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产生技术能推动它产生很大变化的时代,如果抓住机遇的企业有可能脱颖而出,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我们认为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它的意义非常大。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人工智能的应用,现在很多金融机构推出智能投顾的产品,您认为这个产品未来前景是什么样?
毕志刚:这个领域是非常热的领域,这个走势非常好,这个现象不仅在国内的资本市场,根据前不久的考察来讲,即使在美国科技比较创新和发源地的东西部,硅谷和波士顿这两个科创企业比较聚集的地方这也是比较热点的话题。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这个领域相关涉及到的技术、算法、自然语义处理、大数据、模型、投资组合等等非常热门,目前这个技术特点是所有的人都看到它的进步非常大,这是由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计算能力,信息系统计算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数据共享的广度深度也得到非常大的提升,某些算法领域特别是Facebook等互联网企业推动算法的进步,机器人投顾人工智能得到很大发展。
我们也能看到目前这个技术,虽然比几十年以前这不是新的概念,人工智能是几十年以前美国人提出各国都进行研究的技术,现在比以前看到更多希望和前景,但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今天它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机器学习做投资组合所有跑出来的模型,能够长时间整周期,一个完整投资周期跑赢TF指数的比例非常低,刚才张所长片子里也有人机大战,机器人组合以年化26%的收益率领先投资者,这个成绩在目前看到的机器学习模型里仍然是极其罕见的,在特定场景下才能有这样的成绩。把它作为普通的服务方式目前仍然是不成熟的。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科技进步发展方式和原来不同,原来科技是封闭在高校研究所靠专家进行,而现在人工智能技术是全球所有的人在共同努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所有的人用百度地图时,所有的人全中国的人在帮百度训练他的机器人,所有人用科大讯飞智能投顾系统时,全中国的人在训练它的自然语义识别技术,所以科大讯飞智能识别是全球第一。
科技现在的进步发展速度为什么越来越快呢?因为科技进步和它推动研发的模式和原来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家以开放、互联的方式做推动,人工智能进步的速度在大家的共识中2-3年会取得非常阶段性或惊人的进步,今天的人工智能仅仅相当于3岁的小朋友,机器学习的能力相当于3岁小朋友,在座每一位不可能把自己资产交给3岁小朋友打理,但这个小朋友成长得很快,很有可能马上变成富有活力的年轻人,对外界事物非常敏感的年轻人。到那个时候我们在某些垂直领域下,机器人投顾可能取代传统的投顾,下一阶段人工智能是不是危及到分析师人工投顾了?这些机构能有效做哪些事呢?
第一,十几分钟处理全球所有新闻,找出某支股票相关性对股价做出基本判断,是正面还是负面。
第二,相关机构快速写出简讯,把这条资讯推给客户看。
第三,快速地通过知识图谱、关系图谱,把某一条重大的黑天鹅事件,对哪些关联企业产生影响呈现出来。
所有这些工作在以往需要两周以上的时间,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去做,现在机器人投顾都能够做了,而且准确度相当高。在现在这个时代,机器人投顾可能不能完全取代人工,但它已经是我们很好的投资辅助决策的工具了。这个投资辅助决策的工具把原来高端的研究员提供的服务,通过技术把它平民化,这个技术就可以使用到普惠金融上去,所以它对未来普惠金融,对服务长尾客户、海量客户的基础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有删节,未经主讲人审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