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生过得像嗨棒一样吊儿郎当才好呢

2022-04-12 15: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前两年,我接了一个烈酒专栏,主题是有关威士忌的一切。我追着身边人问,跑到酒吧采访调酒师,虽然各种好威士忌都尝了一遍,但要是问我最喜欢什么,我的答案是:highball。

 

“highball” 听起来跟酒十三不靠,日本的highball主要以威士忌打底,中文翻译过来叫“嗨棒”。从名字就知道,它骨子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连名字都取得跟开玩笑似的。

这样的态度,喝过酒的人都知道,刚开始是为了解忧或者说点知心话,到后来,就看什么都顺眼了,物我两忘,随手都是灵感:一份烈酒,一份苏打,再来点冰块。“来,我们调出了一杯不知道是什么的酒,所以就随便起个什么名字吧!”

 

关于highball的起源,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是说在英国的高尔夫球场上,酒保随手胡调了一杯酒给球手,球手很喜欢它新颖的口感,就刨根问底地想知道这酒的来历。酒保心想我脑洞大开随手调的,哪知道叫啥啊,正寻思着,这时正好有个球落到了酒吧里,就脱口而出:“OH!High ball!”从此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开发时期,这天,火车马上要进站了,控制信号灯的这位老哥还端着一杯威士忌,当时列车进出站的信号灯是靠手动升降两个球来变色的。老哥急着喝完酒去“控球”,可纯威士忌又太烈,他拿起手边的苏打水灌进杯里,一口干了,后来这个喝法就流行了起来。

管火车也能喝酒?这个我不太信,但这个故事让人生出对信马由缰拓荒时代的神往之心。马能跑到的土地都是你的。活在这样的时候,当然可以吊儿郎当,一边工作,一边往嘴里灌威士忌。

1927年,一个叫Patrick Duffy的美国酒保在《纽约时报》上登声明,说是他在1894年的时候发明了第一杯HighBall——这位老兄太煞风景了,33年之后还要到报纸上表演一番。这么耿耿于怀,相当不HighBall。

但是,透过这三个版本的传说,基本上就概括了highball的特征:让人感到轻松随意;比直接喝烈酒更易入口;有傻瓜式的调配”公式“,谁都能做——当然,便宜是肯定的。就这么信手拈来的玩意儿,却是拯救了整个日本威士忌市场的大英雄,几乎每一家居酒屋都有它的身影。

它让当时人们认为”只有老人家睡前才喝“的威士忌,变得年轻而有活力,所以现在大家说起highball,大多都是在说日本的”嗨棒“。

不光居酒屋,日本还有罐装highball

在《深夜食堂》就有一集,讲一个单亲家庭的姑娘,十分疲惫的她走进深夜食堂,点了一份炸鸡块,等餐时因为太累睡着了。老板临时起意,给姑娘调了杯嗨棒,替代她“不爱喝的啤酒”。

后来,姑娘从小憩中醒来,含着热泪吃完炸鸡喝完那杯嗨棒,可能就是这个柔软的时刻,让她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甩了渣男友,跟哥哥和好,回到母亲的身边。当她再次回到深夜食堂时,已是非常神采奕奕了,当然,深夜食堂也不是没有变化的,墙上的菜单从此多了一道:嗨棒。

《深夜食堂》第二季第二集

最有意思的是,老板当时拒绝了给第二个客人再调一杯嗨棒,理由是“我们菜单上没有哦!”明目张胆的拉踩。

嗨棒的好处之一,就是它每一杯都独一无二,用来宠溺对你来说特别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我有个朋友阿金,长得很像窦靖童,瘦瘦酷酷的,很有灵气常常思考,可能正因为此,她比较容易焦虑和抑郁,有时深夜收到她无助却又克制的短信,我知道安慰是徒劳,所以如果有空,我们一定会见一面,不用说话,待一会儿就散。

我们常去的是一家极其隐秘的小居酒屋,它藏在北京东三环呼家楼宾馆的一楼深处,隐秘到没有门脸,甚至还有人以为那是……卫生间入口。我俩经常一人点杯嗨棒,几个小菜,然后她掏出英语书学习我掏出电脑写稿。小店里也没有人拿异样眼光瞅我们,吃完喝完已是深夜,然后各自回家。

店里除了招牌的三得利角瓶嗨棒,还有可以放各种水果的烧酎嗨棒(基酒是日本酒),我曾经的目标是喝遍店里所有的口味,但至今尚未实现。但阿金实现了出国的梦想,她的选择是跑到澳洲农场打工,一天十小时的体力活,累,但是开心。

她比我highball多了。

三得利角瓶highball

回想在京都小住的那段时间,晚上到小巷里的超市买柠檬,再来一盒薄荷一包冰块。收银员姐姐对着我小声嘟囔一句,我只听懂了一个词,嗨棒。于是我就用力点一下头,欢欣雀跃地回应道:嗨!嗨棒!她也笑了。

回家把罐装嗨棒倒在装满冰块的杯子里,揉点柠檬薄荷进去,再撕开一袋711的鱿鱼丝当下酒小菜。一边回想跟收银员的对视一笑,想到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之间,不用交谈,因为一杯小酒而心意想通,仿佛又交到了一个好友。

这睡前仪式,100分。

睡前一杯,喝前摇一摇

 

说来说去,聊嗨棒绕不开威士忌,聊威士忌则绕不开日本。日本电车上的电车员,会很温柔地提醒那些喝了一晚上嗨棒的人,离下车的站还有多远,不要一股脑坐到终点了才往回走哦。我还见过在新干线上一边处理工作,一边掏出小瓶威士忌和苏打水,倒在一次性塑料杯里调配成”无冰块嗨棒“的大哥,看来不管有多少事儿要处理,嗨棒时间是绝对不能省的!

除了用白酒调制,还可以绿茶调制

想不到的是,霓虹国人民对于嗨棒的灵感爆棚,跟电视的普及有着极大的关系。日本威士忌之父鸟井信治郎先生,在1937年尝试推出了口感温润顺口,低泥煤烟熏味的“角瓶”威士忌。但是角瓶走红并不是靠自身的味道,而在于大量的广告片都在告诉人们:“用这瓶酒可以DIY成好喝的嗨棒哦”。

后来的日本威士忌广告也多走这个路线,并不直接说威士忌本身有多好喝,而是让风情万种的田中圭(三得利角瓶威士忌)、阳光鲜肉弟弟佐藤健来现场教学(知多威士忌),教大家怎么做嗨棒,到最后自己在家做嗨棒的时候,都感觉在拍MV。

木村拓哉曾为三得利威士忌拍摄广告

我还听说过一个小八卦,据说鸟井先生当年还研发过一款“威士坦”(whistan),是瓶装的威士忌加苏打水,仔细一想,这不就是罐装嗨棒的老祖宗么?不过据说当时销售成果有点不太乐观,就没再继续了。

这也涉及到一个营销学现象,国外曾经有款蛋糕粉,卖点是扔进烤箱就能出蛋糕,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实际卖得并不好,商家就去搞调研,后来发现,原来主妇们迷恋的其实是往底料里“打一个鸡蛋“的那个步骤,后来厂商就去掉了一些成分,制作过程加了一步”打一个鸡蛋“,从此就火了。所以,一件事情让人有参与感,就会变得有仪式感,而仪式感则让人有存在感。喝酒喝到底,喝出了哲学。

这就像奥利奥,齁甜的奶油饼干可能并不太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但是它那个“扭一扭、舔一舔、蘸一蘸”的广告却深入人心。

 

嗨棒的走红,不仅唤醒了低迷的日本威士忌,还催生了一个新酒厂的诞生。当时的人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想在日本买到优质威士忌有点难,因为需求大,产品少。于是,有一位艾雷岛威士忌的狂热者,就开始思考:如果我想在本土买到高品质的威士忌,恐怕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自己做——看看,这又是典型的嗨棒DIY精神。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厚岸威士忌蒸馏厂”,这家蒸馏厂在日本东部,这是一个被湿地围绕,且蕴藏大量泥煤的靠海之地,还有跟泥煤威士忌非常搭配的美食,生蚝,有很会吃的人,会用一杯厚岸打底的嗨棒,再配一打肥嫩的北海道生蚝——完美的味道。

厚岸(Akkeshi)威士忌

另外,被称为“日本最小酒厂”(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了)的长滨蒸馏厂,前身是做啤酒的,还有个土味罗曼蒂克的名字”长滨浪漫啤酒厂“,据说厂子卖啤酒开餐厅,小小的空间利用率满满,并且,为了带动当地柚子的销量,还开发出了“长滨嗨棒”,顾名思义,用长滨威士忌打底,点睛之笔是最后放一片当地产的柚子,日本人真的很会带货。

长滨(Nagahama)威士忌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来个日本酒厂之旅,一边走一边品尝当地风味,其实不需要很能喝,也不需要喝很多,最重要的,还是风土人情的捕捉。

日本蒸馏厂分布地图

回看疫情期在家的这段时间,因为不能出去逛荡,就在家捣鼓吃的喝的,前些天在家烤羊腿肉,觉得单吃有点腻,翻了翻柜子发现有一瓶好几年前朋友送的白葡萄酒,于是倒了只超过杯底的一点儿白葡萄酒,抓了一整杯冰块、用一丢丢热水融了一坨蜂蜜倒进去,没有搅拌棒,抽出一根筷子搅搅,一杯“野生嗨棒”就诞生了,酸甜可口,冰爽解腻。你看,嗨棒就是这么随心所欲,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或者严谨的调配标准,藏在烈酒和冰块底下的温柔与治愈,随着泡泡往上冒啊冒,不断提醒自己是被爱被关注着的,这可能也是那么多人爱它的原因吧!

看完聊一聊

哪一种嗨棒搭配会让你最开心?

在评论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呀。

也欢迎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其他酒类。

文|Ada Fang

悦食Epicure © 2022 版权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