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两党垄断到三党鼎立:法国大选首轮投票后政坛力量重新洗牌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钰韬
2022-04-12 08:43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4月10日,法国举行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不出所料,最终进入第二轮投票的两位候选人和2017年大选时一样,还是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和来自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的候选人马琳娜·勒庞。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1日,法国Denain,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当地民众。 澎湃影像 图

根据目前负责组织选举的法国内政部消息,马克龙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了27.84%的选票,勒庞获得23.15%的选票,两人将在4月24日的第二轮投票中角逐总统宝座。

名列第三的是来自激进左派政党“不屈法国(La France insoumise)”的让-吕克·梅郎雄。这位已经参加过三次总统大选的政界老人,尽管未能进入第二轮角逐,但21.95%的选票也是他以及他的政党获得的最好的成绩。而自去年秋天以来引来不少争议、此次大选中的黑马,另一位极右翼候选人埃里克·泽穆尔只拿到了7.07%的选票屈居第四。

第一轮投票结果,明显标志着法国政坛由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和共和党(Les Républicains)两党垄断左右两翼的政局彻底完结,而取而代之的是三党鼎立的局面:代表中间进步势力的“共和国前进党(La République en marche)”(马克龙),代表激进左派的“不屈法国”(梅朗雄)以及代表极右保守势力的国民联盟。

2022年法国大选的第一轮投票结果可谓是对5年前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果的“复制”,那么如今所有人心里的问题是第二轮投票是否也会重复5年前的结果呢?

第一轮投票各候选人得票情况

“有用投票”的牺牲品和进一步崛起的极右势力

来自传统右派共和党的候选人瓦莱丽·佩克雷斯(Valérie Pecresse)在第一轮投票中的得票率甚至不超过5%。这使她和她的党派无法得到国家报销的五百万欧元竞选经费,以至于在结果公布后得在自己的支持者中开展募捐以偿还之前的银行借款。和她一样的还有社会党候选人安妮·伊达尔戈(Anne Hidalgo),1.74%的得票率是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贡献了两位总统的社会党成立以来最低的得票率。

法国广播欧洲一台(Europe 1)的评论员尼古拉·贝托(Nicolas Peytout)对此分析道:“毫无疑问,她们都是‘有用投票’的受害者。佩克雷斯的支持者希望能够在第一轮中就支持马克龙以保证后者能够更加有效地在第二轮中抵御极右候选人。而梅郎雄则在第一轮中得到了不少来自其他左派候选人支持者的票,因为他是最有可能超越勒庞、进入第二轮角逐与马克龙面对面辩论的左派候选人。”(编注:“有用投票”即投票给被认为更有可能当选的候选人,这是一种阻止第三方候选人赢得选举的战略性投票)当然,顺着这个逻辑分析,也不难得出同样属于极右政治倾向的泽穆尔为什么最后得票率甚至不超过10%。

在这种“有用投票”逻辑下,尽管有利于保证最有希望的候选人,最大可能团结力量,但代价却是一直以来代表左翼的社会党和右翼的共和党成为了牺牲品,面临着在大选后重组或灭亡的局面。

在初步结果公布后不久,法国社会党的第一书记奥利维尔·富尔(Olivier Faure)就呼吁各个左派政党重新组成一股力量来准备之后的国民议会选举。只不过,凭借其党派候选人如此低的得票率,这种团结在社会党周围的重组能否最终成功还是一个疑问。而在右派方面,根据《世界报》消息,共和党籍的前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则在暗中与马克龙的党派协商联合。如果马克龙愿意在新一任政府的总理人选以及国民议会选举中满足萨科齐提出的一系列方案,萨科齐愿意凭借其党内影响,以中间人的身份促使两党联合。

不可否认的是,萨科齐提出的条件并不是那么容易满足,尤其是要求总理人选要符合萨科齐的“举荐”,更是打破了戴高乐将军建立第五共和国以来的规矩。可是,尽管面对如此狮子大开口的条件,马克龙也并没有坚决拒绝。毕竟,目前对他来说,任何联合都对第二轮至关重要。

这次大选,已经是极右翼第三次进入最终角逐了。在此之前,极右翼曾于2002年和2017年两次进入第二轮。然而那两次大选的两轮投票之间均出现“共和阵线”(front républician),即在第二轮投票中各派政治势力联合起来抵制极右候选人。只不过随着极右势力进一步崛起,此前一直作为抵制极右势力的“共和阵线”可能并不会像之前一样理所当然地“自动激活”。

选被外交斡旋、丑闻和策略失误缠绕的马克龙

这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马克龙一直没能为自己竞选连任分配充分的精力,以及自3月中旬爆发的“麦肯锡丑闻”。从近期来看,则与其策略以及国际局势有关。

自2022年年初俄乌局势升级以来,马克龙多次延后自己宣布参选的时机,以至于他到参选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天才通过一封“致法国人的信”正式宣布自己参选。俄乌冲突爆发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龙的日程都被各种外交斡旋以及峰会占据,为外交局势所困的他没有精力为自己的竞选造势。本来就因为过晚宣布参选竞选时间被压缩,而有不少集会他又无法出席,即使是相当简单的民众直接对话接触也因繁忙的外交日程而一再被延后甚至取消。直到4月2日,距离第一轮投票前一周才在巴黎举行了马克龙在第一轮投票前唯一一次竞选集会, 也是他唯一一次亲自出席的竞选集会。

此外,马克龙的竞选团队在策略制定上也出现失误。在俄乌冲突初期“聚旗效应”作用下,他的民调投票意愿甚至超出了30%。他的团队相信可以凭借其在外交斡旋上的出色表现赢得更多选票保证连任。然而,随着冲突持续,以及多种后续影响逐渐显现,法国民众对于购买力的担忧超越有关俄乌冲突的话题,再次成为此次大选中最受关注的议题。而马克龙团队在此期间未能及时敏锐捕捉到民意转向,不仅对马克龙的竞选纲领缺乏足够的宣传,也未能及时回应民众关心的话题。法国《世界报》甚至调侃道:“马克龙以为凭借自己给泽连斯基和普京打电话就可以赢得大选了。”

而从3月中旬爆发的“麦肯锡丑闻”更是让马克龙不得不再度分出自己的媒体曝光时间,来优先为自己排雷。疫情期间,法国媒体披露马克龙政府以1200万欧元重金聘雇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处理新冠疫情问题。参议院在4个月的调查后于3月17日提出了一份名为“私人咨询公司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的报告。报告特别指出了麦肯锡不仅参与了新冠疫苗接种计划、房屋补助改革等与重大公共利益有关的决策,还在2011到2020年期间通过避税手段,未向法国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法国在2018年到2020年间向其支付了高达数百万欧元的佣金。在参议院报告发布后,法国检察官已发起税务欺诈和洗钱调查。

在大选投票即将开始之际,这一新闻加深了缠绕着马克龙的全球精英集团一份子的刻板印象,其竞争对手利用此机会质疑其在与麦肯锡的合作中存在徇私行为。尽管目前调查仍未有定论,但这一丑闻无疑使马克龙的形象受到冲击。

勒庞转战第二轮的本钱和底气

与此同时,马克龙最大的竞争对手勒庞却将自己着力塑造成“购买力候选人”,着重阐述自己在购买力问题上的主张。面对俄乌冲突带来的经济冲击与物价上涨问题,她更是坚决主张通过将能源消费税由当前的20%下调到5.5%来缓解法国民众受到的冲击,并在竞选纲领中承诺自己一旦胜选将通过降税和加薪的方法来保证购买力。

长期来看,这些手段都是勒庞所主张的“去妖魔化(dédiabolisation)”策略的延续。她通过这一策略软化其极右外壳,特别是与新近崛起的极右候选人泽穆尔拉开距离。勒庞领导其党派从原“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更名为“国民联盟”以摆脱原党名的负面历史内涵,并且在不改变其疑欧和民族主义内核的前提下,软化其在欧洲、难民等问题上的一些具体政策立场。虽然这些所谓的“改变”更多是利用公关技巧实施的“文字游戏”,并不能改变其极右的政治倾向,但是这些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不少之前右派共和党的选民。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虽然作为候选人的勒庞并不像马克龙那样可以利用自己总统的身份,但是她却尽可能利用这一机会在冲突初期稳定自己的选民,从而平稳度过初期的危机,并为自己在投票前的再次崛起埋下伏笔。

冲突爆发之初她的一系列表态与同属极右阵营的对手泽穆尔拉开了差距,也容易将选民的注意力从其本人或其党派的一些负面新闻上转移开来。而在接受各种采访时,她总是能找到办法聊到她最擅长、也最希望聊的购买力问题。她一直强调“只是一场乌克兰人的战争。法国人愿意接纳乌克兰难民是因为法国人热情好客。”

在初步结果公布后,伊达尔戈、绿党候选人雅多以及法共候选人罗塞尔纷纷表态将在第二轮投票中支持马克龙,抵制极右势力。就在上周四宣称自己不会在第二轮时向自己的支持者发出投票呼吁的右派候选人佩雷克斯,也表示自己将支持马克龙。左派重要候选人梅郎雄则表示如果自己没能进入第二轮,将会咨询自己的选民以确定在第二轮中的表态。

不可否认的是,进入第二轮投票的勒庞将会拥有比之前多得多的选民储备。一方面,同属于极右阵营的埃里克·泽穆尔(Eric Zemmour)的选民将有较大可能选择她;另一方面,近年来右倾越来越严重的共和党,在自己的候选人没能进入第二轮的情况下也会有一部分转向她。

此次第一轮投票结果也意味着马克龙在2017年竞选时承诺在任期内遏制极右势力崛起的愿望落空。随着他上任后执政风格和政策的右转,法国社会也呈现明显的右倾趋势,极右势力不降反升。在201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勒庞所在的国民联盟凭借23.31% 的得票率成为欧洲议会中的法国第一大党。两周后,代表法国政坛三股主要力量的勒庞将成为马克龙连任的劲敌。

(张钰韬,巴黎政治学院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