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路同行|勇者不孤:小林在上海做了一天买菜“义务团长”

2022-04-11 16: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小林住在上海的宝山,疫情并不是很严重,但4月5日,原定的解封期推迟。她吃完了囤的自热锅,就开始着急吃的问题。

4月6号晚上十一点,她发朋友圈说自己做了一天的团长,解决了60多户人最近几天的吃饭问题。

我知道小林4月6号下午拿到了一批菜,是房东组织同楼的租户团购的,就问她:你们房东怎么不管了? 

小林说自己住的是商改公寓,房东在这里有好多套房子,本来是给租客拉了一个微信群团购,但6号早上突然说人数不够,团可能会取消。做编导的小林听完的第一个反应是,这特别简单,“我再去找够人数就可以了。”

在产生这个想法的这一瞬间,手机收到了全家超市公众号的推送,说每一个区域的全家超市都有一个群。住商改公寓的人都是为了独门独户,尽量不跟人碰面,手机里没有街道和小区的群。

小林就加入了全家XX路四店的群,这个店主要服务永平花园(此为化名)、润生花园(此为化名)和她所住的公寓,公寓窗下就是永平花园的小区绿地,后来这个位置还发生了好多故事,到以物换物的时候,小林的邻居从楼上把一桶油拴着丝巾放下去,送给永平花园的居民。

小林从全家的群里往团购群里拉人,看着入群的人数越来越多,房东说:“我只能管你们租客的,其他人的我没有能力管。”就把管理员的身份让给了小林。

我问:“这些人你全都不认识吗?”

小林说:“全部都不认识,我住公寓就是为了不跟人打招呼,他们那两个小区我一次都没有去过。 

房东退出了群,小林心一横,心想自己有送菜老板的微信,团购肯定能搞起来,就跟群里的人说了,大家很快就成了一个新团,开始接龙,把钱打给小林。

“那群里的人放心把钱转给你么?”

“我都不跟他们在一个小区,现在这个时候,就是无条件的信任了,就像我也无条件地信任送菜的老板。” 

其实小林也是当天中午才从房东手里加到送菜老板微信的,现在的上海,有通行证的老板少之又少,全市的需求量太大,小林给他发消息,通常两个小时之后回复一个“好的”,又去忙其他的事情去了,就连菜的图片都没有,前一天房东找老板做的团购只有文字菜单:

4月6号中午十二点,两个小区加一栋公寓的人口口相传,都知道这里有菜可买,群的人数迅速突破200,但到这时为止,其实小林还没有收到昨天房东组织团购的菜,也不能确定这个老板靠不靠谱。

她心怀忐忑地给在成都的父亲说了自己成了群主,“我说我只是发挥了一点点性格中的外向精神,到超市群里去跟人家拉清单,认识了一些人,现在就支起来这么大一摊。”

父亲说:“好好干吧,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说:你爸是在表扬你。

小林说:其实我爸在敲我的警钟,因为我们家的风格就是比较批评和监督式的。当他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内心无形地受到了一种道德的提醒,就是说要把这个事儿办了,不要跑。

这个时候,房东突然发来消息,“你们昨天团购的菜已经送到了。”她拿到了白菜、花菜、番茄,30个鸡蛋,二两猪排肉,总共是158,20斤大米是另付钱的,70块钱。 

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菜肉都很新鲜,小林还没来得及它们放冰箱,群里的消息仍然在不断弹出,她坐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群名改成了“义务团长菩提”,“菩提”是她本来的微信名,正式开启了看着手机一分钟都不能离开的一天。

 

我问她:“最后一共团了多少家的菜?”

“到晚上八点为止,一共是66户。”

我算了一下价钱,也不贵,总共是9400元左右,但此刻的上海,这些菜关系着66户人的生存。所以登记信息虽然麻烦琐碎,却一点都不能错。小林不会做excel表格,只能让大家把信息发在群里,她自己用word里面的表格画出一张表来,把姓名,小区名,楼栋、房间号,购买的份数和特殊要求都备注在里面。

很快,群里的人开始纷纷加她微信私聊,她平时是一个除了工作之外跟人交流很少的人,但这一天起码跟70个人进行了对话。通常的开头都是:“我是群里接龙多少多少号,团长你好。”

她已经记不得都说了什么,翻群消息太累,就记得彼此说的最多的是“谢谢”,这个时候有人无偿地出来牵头,每个人都在感谢小林;她也不停地说谢谢,这种时候没有人像她预想的一样挑剔或者无理取闹,也很少有人质疑食物的进货渠道和质量。小林说:“现在就是战时嘛,大家都知道不囤菜就感觉真的会饿死。”大家都感谢对方的理解,到最后都说得麻木了。

我问她:“有非常焦虑的人吗?”

她说:“可能有两三个吧,但是66家团购里面有两三个,这跟我们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焦虑比例比起来,少太多了。而且,我的群名写着‘义务团长’,对方能包容很多。”

有一个私聊的人家里没有鸡精,希望能买到,小林说“我尽量帮你问,但你能不能帮着去看看明天的物资发放?“

过了一会儿对方说“我已经70岁了,怕不行,怕搞错了。“

小林连忙道歉,老爷爷说“对不起”加了一个哭泣的表情。

与此同时,群消息还在不断弹出,但小林已经不太需要说话了,在这个关键时候,每个上海人都盯着跟团购食物相关的群,所以一旦有人在群里问关于团购的细节,就有人提醒他们说:先看看群公告。

也有人会看了前面的信息后,提醒刚入群的人“把电话号码填完整。”

在我们通话的过程中,小林时时看着群消息,告诉我:“今天的菜好像送错了一些,有的永平花园的菜送到润生了。” 

4月7号,小林有工作,光荣卸任,“义务团长”的旗帜已经交给了另一个主动站出来的年轻人,但6号的菜的发放,仍然要小林操心,她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进润生花园的志愿者群,找了一个人去查看情况。 

“我的经验是,越忙乱就越要找定一个负责人,后面就好办了,就怕万一有事,在群里面说破了嘴,没有人响应。”

一开始成团,两个小区的人就在群里问:“小区被封起来了,物资送到小区门口是物业去拿,还是我们自己去拿?”

小林特别头大,听说过有小区团购的菜到了封控线外,因为防疫规定,谁都没法走过那最后100米,直接原车返回的事情。不过她的性格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直接坦白说:“我甚至都没有来过你们的小区,每个小区都有很多个门,送到哪个门更方便也不清楚。大家要一起告诉我这个信息是怎么样的。”

就有两个热心人直接在群里说:“我负责我们小区。” 

两个热心的女士给小林讲解了每个小区的出入口情况。润生花园的热心女士是医生,住在医院不能返家,因为父母住在这个小区,所以用手机帮着他们抢菜,在非常繁忙的值班间隙指导小林。

小林说:“我平时是个随性的人,幸好有这两个阿姨来帮我沟通,不然我真是搞不来。”永平花园的热心阿姨入群后加了小林的微信,给她很多建议,思路非常清楚,每个信息都条理清晰,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有可能的困难和障碍在哪里,都说的明明白白。她在群里维持秩序,当群里接龙的菜到30份左右的时候,就告诉小林,要做两张表,把两个小区分开。

她也替小林解决了最难的一步——跟居委会沟通,报备会有团购来,确定放菜的地点和送菜的方式。

4月6日晚上6点半左右,小林收到了座机打来的两个电话,是永平花园和润生花园的居委会,多亏了两个阿姨,送菜的细节居委会现在都一清二楚,居委会的人还提出了建议,因为其中一个小区有阳性病例,所以希望把两边的菜分开两个地方卸货,这是小林之前没有想到的。”

等小林稍微歇下来,看这位阿姨的朋友圈,发现她可能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

 

热心的人还有很多,晚上8点4月6号的团购截止,算总数时,小林直接求助:“我不会用excel,加总数非常慢。”有一个做IT的90后小哥主动把信息放到他常用的一个小程序里,直接出结果。

还有一个女孩,平时的职业应该是公司文员,把两个小区和一个商改公寓的情况做在一张表里,分成三块,每个楼盘的需求一目了然。

我问:“你加他们微信了吗?”

她说:“有的是主动加我的,有的是我加他们的,就像刚才说那个文员姑娘,她还发朋友圈说,自己从公司的做表小妹变成了社区的拼团表姐。”

还有好几个人帮着算了总价,小林都很欢迎,因为如果每个人算出来的总数是相同的,就不用再对一遍了,直接发给送菜老板,“也是显示这个结果非常公正公开的意思。”

到晚上十一点,从极度的忙碌中解脱出来,才发现自己一天没有吃一口饭,坐在沙发上头嗡嗡响,满脑子都是“白菜、胡萝卜、猪排肉、永安花园、居委会……”,但眼睛仍然习惯性地看着手机里的群消息。

缓了好一会儿才走进厨房,准备把今天收到的菜放进冰箱,自从她住进公寓就没有用过冰箱,所以插头一直是拔掉的,拿起插头的那一刻,她哭笑不得,那是一个英国用的三相插头,没法插进插座里。

她对我说:“以前是自己的问题得自己解决,比如找跑腿去卖,可是那一天的第一反应是,我可以求助一个庞大的后援团。”

果然,有五六个人立刻翻箱倒柜帮她找。最后她选择了同楼的一个姐姐,两人在凌晨的楼道里完成了交接。还有一个永平花园的年轻人加了她微信。

“你现在冰箱没法用,存不了肉的话,能不能隔着墙卖一块肉给我”。

小林还在犹豫,这个年轻人说“别挣扎了出来吧,我已经到你窗外了。“

我说:“不看前后文,以为这是一个恋爱故事。”小林回复我一个苦笑的表情,这个男孩在给楼里的六户人家做饭,大概都是平时不开伙的年轻人。“也写一写我吧,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男孩说。 

她加了送转换插头姐姐的微信,又看到送菜老板微信回的“收到”,很快昏睡过去,4月7日,小林有工作,光荣卸任,“义务团长”的旗帜已经交给了另一个主动站出来的年轻人,她6点醒来抢菜时,冰箱正嗡嗡地工作着,宝贵的肉和菜像襁褓里的婴儿一样躺在里面。到了下午5点,已经有团购的居民发朋友圈说“菜收到了,感谢团长”。

小林觉得挺自豪的。她说:“我感觉我性格中外向的部分又扩大了一些。”

她点开了同楼送插座的姐姐的朋友圈,看到里面拍了公园里的很多花,这是一个爱花的人。小林走上自己的阳台,摘下自己洋水仙、葡萄风信子、葡萄贝母、雏菊、铁筷子,扎成一束花,敲开门送给了她。

湃客正在征集更多抗疫故事:居家生活、心境起伏、社区观察、志愿者经历等,欢迎你的讲述。投稿方式: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paike0719),备注:投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