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丨探访撤稿后的韩春雨实验室:搬往一旧楼,重装修布监控
8月4日上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河北科技大学中校区,见到了正骑着自行车来实验室的韩春雨。他穿着黑T、短牛仔裤和凉鞋,和以往一样斜挎着腰包。停放好自行车,上锁,韩春雨对澎湃新闻记者提出的采访请求表示拒绝:“我不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并表示自己太忙,没有时间。
为了避开,韩春雨骑上车,绕着学校内部骑行。10多分钟后,他又出现在实验室楼下。
搬迁,装修,门禁,监控摄像头
韩春雨的实验室搬了,不再是在挂有“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牌子的大楼,而是与之相隔200米左右的一栋五层旧楼。这栋楼曾因为韩春雨将实验室的搬迁,在一楼大门的腰封贴上“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字样。但如今,腰封上的文字已经不见了。
即便是在韩春雨团队的论文可重复性争议公开化的去年11月,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这栋楼的四层正忙着安置实验台材料。和其他楼层的破旧、略有阴森不同,四楼被划分给韩春雨团队的房间被重新粉刷得很敞亮,天花板、窗帘、暖气、实验台,都是新的。
“隔断的那边是他(指韩春雨)的。”一位在该楼四层工作,但不属于韩春雨团队的人对澎湃新闻说。四楼被严严实实地隔开成两半,该工作人员所在的四楼未经装修,和韩春雨团队的新实验室形成鲜明对比。
要想进入韩春雨团队所在的19个房间,并不容易。不管是爬楼梯还是坐电梯,都得通过需要门禁卡的大门。不仅如此,不少监控摄像头安装在四层的楼道,这并不是所有楼层都能享受的待遇。
不仅如此,澎湃新闻去年11月获得的房间分布图显示,韩春雨团队所在的19个房间中,除了实验室、办公室、文印室之外,还有一间专门的“监控室”。
澎湃新闻去年11月获得的房间分布图。此外,比起过去实验室的老旧,搬迁后经重新装修的实验室在器材上更是“新”了很多。
在该楼上班但非韩春雨团队成员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透露,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团队扩充了不少,三楼还特地改造了几间宿舍给学生住。在三楼,澎湃新闻看到,靠近楼梯的地方被隔成数间,重新装修,内屋则摆放有上下床。
而韩春雨原先所在的实验楼,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发现,三楼走廊尽头的房间门紧闭,门侧本写着“安全负责人:韩春雨”的牌子不见了,留下光秃秃的透明底座。
没有动工迹象,无人接听,没有收到通知
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声明称,经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期刊决定将韩春雨团队关于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撤回。
这篇论文令韩春雨诸多头衔和荣誉加身,他成为了河北省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 最美教师”。更重要的是,不可否认,这篇已经撤回的论文曾直接促成了一个2.24亿元的项目得到批复,以及一笔为期两年、共100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获批。
去年8月,河北省发改委批复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24亿元,所需资金由河北省财政性资金安排。
一年过去,这项建设工程是否已经动土?8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没有发现相关迹象。除了还在建设中的图书馆,只有学校东门附近有工人施工。学校保安说,那是将电缆铺至地下的动工。
那么,该建设项目是否会受到撤稿的影响?澎湃新闻试图联系河北省发改委办公室,其称此事需要询问河北省发改委新闻中心,但后者的电话无人接听。
同样的,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传处,电话无人接听。
转而,澎湃新闻前往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试图了解其是否会对已经撤稿的韩春雨团队启动调查。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对接媒体的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副主任表示还没有收到相关通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