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漫步·重构|钢铁厂连柿子都是硬的
一周半以前,”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第三期“上钢新村:工人社区变迁史”的在地者临时变成了在上钢新村居住了30多年的袁先生,参与者惊呼,“袁老师不是你们找来的?”报名参与者摇身一变成为“在地者”,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袁老师的故事说得精彩。不过,我们也还想听作家张怡微讲讲她认识的上钢,毕竟,她曾经写过的新村故事都是那样精彩。“钢铁厂连柿子都是硬的”这个题目就是张怡微和设计师厉致谦在闲聊时定下来的。而下文是厉致谦透露的关于即将发布的“上钢字体”的一点信息。
上钢的这些图像,有些是有鲜明上钢的痕迹的,有些则是时代的标志性产物,比如说饭碗、世博、传呼电话。这些图像算是抛砖引玉,主要来自我两次的漫游,事实上可以不断地持续地添加。
上钢三厂原址及上钢新村内的角角落落。厉致谦 图我采用了一种普通又特别的媒介——字体,利用opentype字体变换技术,在文字—图像的映射切换中,转译出我对这片空间碎片化的观察与理解。
*opentype技术是字体的扩展功能,最早为满足特殊语言或字符的显示需求,如西文字母的连字、阿拉伯文字母在单词不同位置的变形、不同类型的数字显示等等,在今天的非中文字体中,早已经被广泛使用。
上钢字体举例。厉致谦 图我这次主要使用了两种opentype的特性,一种是连字(ligature),一种是风格化替换字型(stylistic alternates),在adobe的设计软件中,是比较容易调用的,在类似pages这样的文本处理软件中,花点时间,也能找到菜单。
安装完字体,选择这款字体,在默认状态下,打字输入词语,显示出来的是思源黑体。这是一款开源字体,我选择了一些关键词,映射到了一些我绘制的图形和文字上。开启不同的opentype特性,魔术瞬间出现在你的屏幕上。纯文本的信息,变成了视觉化的另一种图像。你甚至可以在文本框内,用这些文图符号,做出相当特别的平面设计。
专访厉致谦
澎湃新闻:这是你第几次去上钢三厂原址/世博公园?
厉致谦:不知道多少次了。当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参与了其中一个场馆的设计工作,从施工阶段开始,在一片片工地中看着其中的场馆一个个建造起来,在世博会开幕之后,也一次次地进入,基本上主要的场馆都去过。
澎湃新闻:有什么令你印象较深的所见、所闻后来用到了设计中?
厉致谦:因为我对世博会的场馆、那一带沿江的环境比较熟悉,反而没什么新鲜感。一个新知是那个“旧物坟场”。吊车当然是最具有历史地标性的东西,所以我在字体里画了一个图标,当你输入一连串重复的“吊车”,并启动opentype字体特性,当年货运码头的繁忙,或许能在屏幕上再现。只可惜,吊车的抓斗都没了。
此外,与我个体感受最直接、也最持久的,便是我从后滩公园路边柿子树上摘下的青柿子。又硬又青的柿子,富有饱满的弹性,似乎不能吃,只能看。我把它带回家,放在了窗台上。上海炎炎的夏日,一周之后,我再去查看,发觉柿子的颜色有些发暗,身形也不再挺拔。我知道,它终于还是变成了一颗软柿子。稍加用力便可挤破,淡橙色的果肉和大大的柿籽,放进嘴里,甜度适中。这是我吃过最特别的一颗柿子。
澎湃新闻:从行走和摄影到绘制图标和设计字体,或许其中还有更多环节,一共用了几天?
厉致谦:由于最近我琐事缠身,所以真正花在绘制图标上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前后历时约两周时间。
澎湃新闻:有没有不是亲眼见到的图像,成为了上钢字体的一部分?
厉致谦:唯一一个抽象的、上海的、口语的、情绪化的词语——阿污卵,被我画成了一团糟,放进了字体里。这是我突然想到的,可能是觉得做得太严肃太闷了,也可以解释为上钢地区混乱丰富的历史吧。
澎湃新闻:在字体设计过程中,有没有和作家张怡微交流?毕竟这也是你们的一次“合作”机会吧。
厉致谦:和作家张怡微的交流不太多,其实我倒是希望能有更多相互之间的渗透和启发,但是可能时间关系,或者她对我准备干点什么,也不太清楚。希望能在讨论会的那天,产生出一些火花。
澎湃新闻:字体设计能给你带来什么乐趣?
厉致谦:虽然我近年来和字体发生了很多关系,无论对这个职业,还是这个行业,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但是在我看来,字体还有更多的可能性。这次想到使用字体作为一种媒介,一时不想用传统的摄影、文字、视频、绘画等手法,二来我也觉得,字体这种独特的“日常用品”,倒也具有其独特的意涵。字体是每个人每天都不知不觉在使用的东西,如同人们对声音“听而不闻”,人们也常常“视而不见”字体。作为一种视觉“音调”,在毫无察觉之时给人一点意外,一如在平庸的生活中,参悟出一些真相。
澎湃新闻:谈谈最初触发你设计“上钢字体”的灵感来源?
厉致谦:想来想去,字体是一种具有传播性,比较轻质,又新颖的表达方式。它具有诸多的可能性,不如就拿上钢这个主题来一试吧。
与上钢新村、上钢三厂有关的“历史”照片。袁先生 图
设想,以下上钢新村关键词在上钢字体中会变成什么?
阿污卵
世博会
柿子 / 软柿子 / persimmon
上钢新村
工作证
跑步 / jogging
骑车 / cycling
大漏斗
炼钢
gang
铁饭碗
饭碗
破饭碗
帽子
吊车
传呼电话
电话
假日照常
phone
想得到?它们会变成这样:
来现场亲自尝试吧!
——关于上钢新村&上钢字体的对话
时间:2017年8月11日晚七时至九时
地点:那行零度空间(上海市镇宁路465弄161号愚园里C座101室)
对话嘉宾:
张怡微,作家
厉致谦,以设计为原点的多领域研究与实践者
以及7月23日澎湃新闻·市政厅发起的“上钢新村:工人社区变迁史”漫步参与者
活动流程:
- 播放纪录短片《上钢三厂技校》
- 播放“城市漫步·上钢新村:工人社区变迁史”短片
- 聆听张怡微讲述的上钢和新村故事
- 发布厉致谦设计的“上钢字体”
- 嘉宾、漫步参与者对话
- 观众问答
报名方式: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地址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2395782042800至浏览器打开。
继去年澎湃新闻·市政厅与瑞象馆共同发起的“城市漫步:发现与表述“系列工作坊活动之后,今年澎湃新闻·市政厅将继续召集对生活在上海的地方经验有独到感受和见解的“在地者”、“创作者”与“观察者”一起“再生产”。我们需要追溯地方历史,感受空间经验如何影响人,并重新建构地方和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50年前就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30年前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现在才刚刚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同一条路,同一爿店,也会有不同的私人经验和身体记忆。曾经这里有一条河,这里有坡,这里是戏院,这里是二手书市……如今不一定还在,但我们还有开放的感官和理性的头脑,双脚能量地,耳朵能听,眼睛能看,双手可以创作。
这些关于地方的个体经验,构成了一个场所的精神。通过这些不同于书本的生动经验,我们可以把一个地方的故事讲得饱满,让人意识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时间积淀的,是有独到价值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