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战疫|抗疫没有国界,外籍志愿者加入服务,一起守“沪”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处于攻坚阶段,全市约有14万名志愿者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在抗疫一线,有一群国际友人,他们是来自美国、英国、巴基斯坦、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志愿者。
埃丽卡,美国
封控管理期间,上海长宁区江苏路华山花园在小区群内招募志愿者,收到了许多居民的报名申请,埃丽卡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与小区居民一起搭班,服务大楼内的邻居。“我想成为促进中外居民沟通的桥梁。”她每天服务于志愿者群和外国居民群,并担负着向外籍居民传达通知、信息等任务。

华山花园小区志愿者帮助埃丽卡穿隔离服。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埃丽卡(左)为外籍居民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亚当,英国
英国小伙亚当是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上海疫情反复,面临严峻复杂挑战。在嘉定区安亭镇,亚当居住的小区启动了网格化核酸筛查。当他知道社区招志愿者来组织居民核酸检测,马上报了名。
口音“特殊”,但效果却不“马虎”。由于中文说得不太流畅,在正式上岗志愿服务的前一天,英国小伙亚当苦练发音,为小喇叭“喊话”做足了准备。“今天的任务是协助2400余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居民们非常配合,我很高兴可以为社区尽一点力,希望我们能携手战胜病毒!”亚当充满信心地说。

亚当在小区内用小喇叭“喊话”。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哈比,巴基斯坦
哈比住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他发现在社区集中核酸检测的过程中,不少外籍友人碰到了“健康云”二维码查找、公告解读等难题。他马上报名小区志愿者,为周围的外籍居民们答疑解惑。“疫情来袭,看到那么多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勇敢逆行,我越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也更加坚定了通过志愿服务回馈这座城市的决心。”哈比向记者表示,“抗疫没有国界,上海我们一起守护!”

来自巴基斯坦的哈比在志愿者工作现场。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朴昌柱,韩国
朴昌柱居住在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锦绣江南小区。在疫情期间,他主动报名担任社区志愿者。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他及时将居委会实行的防疫举措和各种注意事项翻译成韩文,传达给周边的韩国居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在社区,总能看到朴昌柱忙碌的身影,时而在核酸检测现场帮忙,时而为外籍居民翻译,时而维持现场秩序。“上海就是我的家,抗击疫情是大家的事情,我做志愿者当仁不让。”朴昌柱说。

朴昌柱(中)在服务。闵行区供图
感谢上海,把我们凝聚在同一屋檐下
“Together, let’s stand as one. Let’s build a home away from home.(让我们携手,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建立一个家)”,生活在上海的近70位外籍人士共同参与录制“世界的希望——上海加油”短视频,希望借此感谢在疫情中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与基层工作者。

图文来源:新华社、上观新闻、视觉中国、东方IC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