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主持人周婕 | 仰望星空,聆赏音乐,静享艺术的气息

2022-04-08 10: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周婕 经典947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频率联合阿基米德APP共同推出“春晓电台”融媒体公益宣传系列,经典947的各位主持人将结合各自不同时段的收听场景、节目特色,推出个性化的歌单,用音乐抚慰心灵,给予听众时时刻刻地陪伴。本期,主持人周婕将带来她的歌单推荐。

在2022这个特殊的春天,让我们都有了放慢脚步、安静生活的时光。

也让我有时间、有心境去做了一件许久未做的事,那就是: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这件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的事,或许,唯有这样的时候,

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宇宙之浩瀚,人类之渺小;

才能尽收狂妄之心,心生敬畏之意;

才能远离浮躁喧嚣,体会安静禅意。

星空总是永恒的,但人的心情、思绪随着成长在不停地变化。

也许,世界会给予某一些人更多幸福,给予另一些人更少温柔,但每一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同一片无垠的星空。

星空的宁静会治愈忧伤,给予这个平凡的世界以更多的能量。

打开我的唱片库,仰望星空,聆赏音乐,静享艺术的气息。

舒伯特:艺术歌曲《夜》(大提琴与吉他改编版)

梵高《星空》

创作于1889年,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敏锐的色彩,夸张的感官刺激,这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笔下对于法国圣雷米疗养院窗外夜景的描绘。

鲜艳的蓝色和黄色,占据了画面的主要色调,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强烈的对比。底部的村落,尤为宁静、安详;近处的柏树,却如黑色火舌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呈现旋涡状星河,急速流动,连续不断;明亮的星光和月蚀,好似炽热燃烧的火球,它们描摹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梵高给夜晚和自然赋予了一种情感语言,使它们远离了实际的表象。情绪,表达,象征,让这幅原本静态的画作跃动起来,产生无限的想象。

这正如贝多芬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在人生特殊阶段所拓印下的他们眼前的一切和心里的一切。

贝多芬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尽管直到最后的岁月,贝多芬都带着某些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但在创造力的王国里,他却成为了艺术精神的象征。

当诗人雷尔史塔普在聆听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时,眼前竟浮现出了在瑞士琉森湖上泛舟的月色,所以此后就有了《月光》这个名字。

似乎任何浪漫的联想都无法剥夺这首乐曲的深邃,在缠绵持续的旋律线条上所融入的是浓浓的深情。这部作品写于1801年,正值贝多芬与朱莉塔爱恋之际。

第一乐章,叹息的主题融入了贝多芬的耳聋疾患,既有冥想的柔情,忧郁的思绪,也有阴暗的预感。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贝多芬心弦的波动。

第二乐章被李斯特形容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轻快的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完美地做了衔接。

第三乐章给人以狂风暴雨般的感觉,钢琴在低高音区的对话中不断转调,从滔滔不绝转为崇高卓绝,如同贝多芬那瞬间爆发的情感一般。

惠斯勒

《黑色和金色的夜曲:坠落的烟火》

黑色,会让人想到什么?

深邃,神秘,内敛……

金色,象征着什么?

尊贵,闪耀,张扬……

当黑色与金色交织,又会产生什么?

正如美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的风景画《黑色与金色的夜曲:坠落的烟火》,当夜晚黑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明亮在深沉间分外凸显,产生强烈的冲击感,让黑有了层次,更具张力和野性。

创作于1872-1874年,现藏于美国底特律美术馆

这是伦敦切尔西的克雷蒙花园,近景中的人们在看着远处不停燃放的烟火,夜空中的烟火散发着金光,好像音符在不断回旋,飘落在沉静的湖面。

自然以其色彩和形式包含着一切绘画的要素,正如钢琴键盘包含着一切的音符一样。——詹姆斯·惠斯勒

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为抽象的艺术,惠斯勒希望借助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调动画面中的一切元素,让他的绘画可以像音乐那样直抵人心。

惠斯勒创造了“夜曲”这个“绘画术语”,以“梦幻、沉思”的情绪、简约的笔触和朦胧的色调关系,来呈现他对视觉印象的回忆。

他的创作,对印象派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也毫不掩饰他从惠斯勒系列画作《夜曲》中得到的启示。德彪西把音符当成画笔,明暗浓淡的和声为色调,勾勒出大自然光影朦胧、迷离变幻的意象。

德彪西 交响诗《夜曲》

1894年,德彪西在一封写给比利时小提琴家伊萨伊的信中,把自己创作《夜曲》的过程描述为“试验同一种颜色不同层次的组合——就像绘画中研究灰色那样。”德彪西用“颜色”这个词来形容管弦乐配器,他期待挖掘出音乐中那种特殊的“光与影”。

1899年,德彪西完成了交响诗《夜曲》,包含三个部分“云”、“节日”和“海妖”。其中,他对于“节日”篇章的说明尤为生动:

“《节日》如耀眼炫目的强光突然涌现,以独具舞蹈气氛的旋律、节奏来表现。有插入乐句表示参加节日庆典而加入其中的游行(如梦般的幻影)。游行的基调连续不断地出现,这是节日庆典,由音乐和整体节奏呈现华丽灿烂而又尘土飞扬的热闹节庆场面。”

德彪西《夜曲》第二乐章“节日”

克罗斯《有星星的风景画》

在“新印象派绘画”中,法国画家亨利-埃德蒙·克洛斯的作品是色调最生动,色阶最耀眼的。他的画作对以亨利·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克罗斯是“点彩法”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将各种大小、形状的密集的小色点组成背景或物象,给人一种闪烁、跳跃的色彩感。

创作于1905-1908年,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有星星的风景画》就采用了典型的点彩法。这幅画用黄色和蓝色,描绘出繁星闪烁的夜空和一条光芒璀璨的星河。克罗斯在点彩笔触之间留下一小块裸露的画布,由此产生类似马赛克的视觉效果。这些点彩小笔触互相重叠,仿佛织出了一张细密而精致的网。画面下方,还用自由的大块面笔触画出树木和草地,好似水墨画。整个画面非常清新,唯美。

大自然对艺术的启发,会让画家用色彩描绘看到特定景物时的心灵感受,而对作曲家来说,音符则记录着自然在人的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共鸣。

法国作曲家梅西安极为重视各种自然音响,常常出没于丛林山野,倾听、分辩、记录各种鸟的鸣叫声,并进行音乐化的处理在作品中加以呈现,从而形成一种特征符号,具有重要意义。

梅西安还热爱旅游,乐于体察不同地域的独特风姿,也喜欢仰望星空,夜观天象,感受星辰向人间发出的信息,比如他为钢琴 、圆号和乐队而作的《星空下的峡谷》。

梅西安 为钢琴、圆号和乐队而作的

《星空下的峡谷》

1972年,梅西安访问美国的犹他州,受到当地鸟类和风景的启发,特别是对色彩缤纷的布莱斯峡谷的深刻印象,写下了《星空下的峡谷》。

美国布莱斯峡谷

对于梅西安而言,夜空中的星星如同一本大书上记载的文字,通过组合传递着特殊的意义,并且是可以被人所“阅读”的。

梅西安在第三乐章“星星之所记载”的乐谱前,就引用了刻在新巴比伦王国的伯沙撒宫殿墙上的《圣经·但以理书》中的文字:“编号,称重,划分”,而这也可以视为梅西安用音乐来记录不同星星的作曲方法。钢琴、圆号与乐队不断变化节拍、节奏、力度与织体,仿佛在描绘斑斓星空中的不同星谱。

梅西安:《星空下的峡谷》第三乐章“星星之所记载”

第六乐章“星际通话”是一段纯圆号独奏。乐曲充分调动和挖掘了圆号丰富的表现力与色彩性,通过演奏家手指和呼吸的复杂配合,发出时而强劲,时而模糊,时而亲近,时而旷远的声音,有时又如同两支圆号在不同星际时空的对话,让声音调动起听者对于辽远空间的想象。

梅西安:《星空下的峡谷》第六乐章“星际通话”

克拉姆斯柯依《月夜》

春末夏初的夜晚,在寂静的庭园中,一位穿着白色衣裙的姑娘,神色忧伤地倚靠在池塘边的长椅上,正陷入沉思遐想。路边杂草丛生,草虫在低声鸣叫。朦胧的月光洒在地上,池水泛起涟漪,洁白的睡莲和满枝头的蔷薇暗含幽香,参天的菩提树则隐秘于幽深之处。

夜色中的庭园与姑娘的神情,如此和谐的画面,如诗一般的境界,存在于俄罗斯画家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的油画《月夜》中。

创作于1880年,现藏于俄罗斯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月夜》被誉为“爱情诗”的油画,克拉姆斯柯依用银灰色调来渲染月光笼罩下的夏夜。画中明暗对比的处理,尤为细腻。置于黑色背景之上的姑娘,正浸润在明亮的月光之中;而暗处的花草在没有微风的夜晚,显得格外娇嫩。虽然画作中没有出现月亮,但通过姑娘衣裙和地上的月影,让人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恬静的夜晚。

克拉姆斯柯依的《月夜》继承了俄罗斯艺术的民族性与文学性,而作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鲍罗丁则在作品中,鲜明地展现出俄罗斯的民族风格和史诗性、抒情性的音乐特质。

鲍罗丁《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

鲍罗丁一生中仅有的两部弦乐四重奏,都以亲切柔美的旋律闻名。《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写于1881年夏天,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鲍罗丁将此曲献给夫人,以纪念20年前他向她求婚的美好瞬间。

第三乐章“夜曲”最为优美动听,好似一首深情款款的恋曲。乐曲时而舒缓悠然,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之情;时而又饱含激情,带着些许的委婉和妩媚。弦乐演奏的主题旋律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个声部都有过不同的演绎,或变奏加花,或伸缩乐句的气息,既充分发挥了每一种乐器音色和演奏技巧的特色,也赋予了这个主题旋律更多音乐的韵味和内涵。

鲍罗丁《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夜曲”

夜,象征着宁静,深沉,遥远,忧郁,温柔,梦幻;

夜,代表着神秘,内敛,宽容,爱,智慧,永恒。

当夜空星星闪烁,它的美丽和深邃会给人以震撼,并激发探求未知的冲动。对它了解的越多,对它未知的也越多,让人不禁赞叹造物的神奇,由此而充满敬畏与感动。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康德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黑格尔

从仰望星空到俯瞰地球,希望同一片星空下的我们,内心中能少一些伤痕,多保留一份温柔,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一起携手共筑未来的梦想与希望。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欢乐使者”

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

彩蛋时间

周婕唱片库大揭秘

家中塞满密密麻麻CD的唱片柜

原标题:《主持人周婕 | 仰望星空,聆赏音乐,静享艺术的气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