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守沪一线|配送小哥日行400公里:等疫情结束了,一起喝酒赏花
这波疫情,货运小哥赵雷雨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空空荡荡的街道。
他曾经拍摄过一些短视频:视频中,他开着货车转过一个又一个街角,眼前是空无一人的寂静,只有红绿灯在反复闪烁,仿佛在诉说无言的坚守。
“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上海。”赵雷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老家在河北邯郸,来上海两年,一直在京东从事物流配送,疫情期间,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日均行驶400公里。
货运小哥赵雷雨镜头中,上海空荡荡的街道
“物资通行证,是上海对我们的信任”
4月4日,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赵雷雨,手机上跳出一条来自系统的紧急需求:
嘉定汇源社区的一位居民刚经历肠梗阻手术,有伤口感染风险,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而身边所需的药品早已用完。因为疫情原因,药店配送难以顺利下单,家人心急如焚,发出了急购药品的请求。
“当时,我人还在市区内,要先赶到位于青浦的配送大仓取出药品,再送到嘉定,来往全程可能要花费4-5个小时。”赵雷雨说。当时已经是晚上7时多,夜幕已渐渐降临,完成这项任务,可能要到深夜,而第二天,他还要4点起床,进行新的配送。
尽管如此,赵雷雨还是开车上路了。4个多小时后,深夜11时,将药物送到了居民所在的小区门口。把药放下,甚至没来得及见到志愿者“大白”,他就赶紧开车返回自己所住的酒店。“不能耽搁了时间,明天还有更多物资要送。”
提到这件事,他说,虽然加班很辛苦,但心里很自豪,因为给大家做了好事,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他从事货运以来最自豪的一次送货经历。
“我印象很深的是,哪怕在疫情中,大家也是有素质的。无论是防疫人员,还是保安,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对我很好,没有人指责我送得慢了,或是刁难、批评我。”赵雷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们的善意,也成为一道道暖流,鼓舞他继续奋战在一线。
疫情前赵雷雨在配送过程中留下的照片
“我父母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担心我的安全。”赵雷雨说。“但我告诉他们,现在我是有物资通行证的,这是上海对我的信任。现在大家有困难,我不能临阵逃脱,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所有奔波、忙碌的快递小哥们都能平平安安,一起维护上海这座城市的有序运转。“等到疫情结束了,大家一起喝个小酒,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吃个肉,赏个花。”
跨区16公里“爱心接力”
几乎在赵雷雨接到订单的同一时间,美团买菜华江路站站长廖惟平突然被拉进一个微信群,收到一份来自平台紧急需求:希望购买大米、面条等生活必需品,家里有两位70岁老人和10岁小孩,地点在闵行区繁兴路。
即便距离最近的美团买菜站点也在嘉定区,距离位于闵行区的用户住址也有好几公里,涉及跨区域,需要相应的通行证。于是,一场“跨区接力送菜”就这样开始了。
当天晚上8点多,快递小哥张龙威刚送完餐回到家里休息,突然看到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希望有骑手帮忙送单。张龙威一看,自己距离取货点还有大约15分钟路程,而用户距离取货点还有一大段距离,他算了算,一共需要跑10多公里。
原来,在发现订单涉及跨区域配送后,廖惟平迅速将这个需求转接给其他业务人员,而业务人员在一个名为“闵行嘉定帮帮群”的微信群里提出的诉求,正巧被张龙威看到。
“这是我第一次‘接力配送’。”张龙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这条订单后,他立即联系了廖惟平,从他手里接过菜后,马上赶往闵行区繁兴路。“能挣点生活费,还能帮助人,我心情很好,也很自豪。”
从家赶到取货点,和站长“无缝衔接”,取到菜,然后又赶往位于闵行区的老人家里,整个“接力”过程中,张龙威骑电动车行驶将近16公里。
“爱心接力”16公里后,张龙威用手机拍下终于送到小区门口的蔬菜和挂面
“我爸妈也住在上海,因此看到老人的请求,我立刻想起了我自己的父母。”张龙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哪怕再累,再辛苦,我都想把物资送到他们身边,这样,会弥补我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的遗憾。”
和记者通话时,已是夜晚10点多。而此时的张龙威刚完成在松江的配送,正准备返回市区,到达居住地点可能已经接近凌晨。“我知道这是上海最艰难的时候,所以我不会抱怨什么。”他说。
“看到大家遇到的困难,我心里也很难受,只能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哪怕累点、苦点都没关系。”和赵雷雨一样,他希望城市空荡荡的街道能早日恢复昔日的繁华,人们能重新走出屋外,感受春日的阳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