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故事的天才捕手

2022-04-07 20: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别人在岸边捡贝壳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要下海的。」

作者|赵铭

2018年4月26日,一个以《我险些成为金三角的一部分》开篇的系列故事在微信成为爆款,危险、残酷、失控,亲历者沈星星口中的金三角地带让读者在评论区直呼「带劲」。

连续更新四晚,上线一周涨粉十万,金三角系列让当时冷启动的新公众号「天才捕手计划」一鸣惊人。

天才捕手计划,内容机构魔宙于2017年开始筹备的非虚构内容平台。这一年10月,集结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非虚构作者,存续了仅仅半年的ONE实验室团队宣布解散。但市场对非虚构内容的热情不减,在影视等后端行业对现实题材和犯罪等垂直类型展现出强烈渴求的情况下,非虚构被视为未来IP的重要源头之一。

如果我们将IP作为非虚构最终的价值定位和商业转化形式,它原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首先,故事大多来源社会事件,操作上接近新闻报道使得非虚构在版权上很多时候是模糊的;其次,依靠影视项目的IP转化链路过长,也很容易受到后端政策的影响;同时,过于依赖头部作者,且多为单点故事,几乎所有非虚构机构都会面临内容扩展和持续生产的问题。

近四年时间里,天才捕手计划团队一直专注于解决两件事,一是如何帮助更多人更稳定地创作更多故事,二是怎样为非虚构IP找到更多的转化路径。

稀缺选题和优质产能的规模化被主理人火柴视为天才捕手计划的核心壁垒。通过培养独家签约作者、孵化编辑人才并沉淀写作方法论,在保持对真实性、真实感和故事性的追求之上,天才捕手计划不断拓展自己的产品线并将其相互打通,已经拓展了影视改编、图书出版、有声产品、付费收听、付费阅读长故事等多种开发模式。

魔宙主笔徐浪曾经在知乎上分享过自己进行「都市传说」虚构故事创作的原因,他认为「用故事传达经验和交流想法,是拓宽人生体验和理解人性的一种方法。」

在这层意义上,在团队组成、工作方法甚至是物理意义上都有意与魔宙切割,追求独立运转的天才捕手计划有着相近的底色。

「这些真实的故事有两方面的意义。一部分提供共情,让人感觉自己被看到、被理解;一部分呈现看见不同的世界,通过故事中的一个人,了解一群人。」

一、捕捉真实

2017年,魔宙创始人小红向已在一家非虚构平台工作、并作为创始团队成员耕耘多年的火柴发出橄榄枝,提出想要打造一个以真实故事为创作主题的内容平台。

魔宙自2016年上线,专注于创作系列化虚构故事。公众号后台常常会收到来自各行各业的用户所讲述的亲身经历,小红因此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新平台,专注创作非虚构的亲历者故事。

与此同时,在火柴和小红看来,如果以IP的角度切入,时下指向「真实故事」的内容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垂直内容较少,类型感不强;取材大多来自公开社会事件,在版权上有风险,也很难系列化。

两个真实故事重度爱好者决定,走系列化、类型化的路线,「做一个可以收会员年费的故事平台,每天一个带劲的好故事。」

出于新闻伦理的考虑,小红主动将魔宙与新平台做区隔。火柴组建了全新的团队,并搬到独立的工作场地。

而新平台「天才捕手计划」名字的由来和内容创作机制雏形的诞生,与金三角的故事密切相关。

在沈星星递交的初稿里,他只用了不到一万字就写完了在缅甸四、五年的经历。天才捕手计划另一位主理人陈拙曾经回忆,从被勒死的赌客,到被枪杀的志愿者,在第一次听沈星星讲起金三角的这段经历后,他用了三天时间不断与对方挖掘事件细节。

面对沈星星有写作意愿但没有任何写作基础的情况,团队用超过八个月的时间,通过不断地面对面采访、寄书、提供写作方法论,从0到1的打造出了这个爆款系列和爆款作者。

《逃离金三角》系列故事

这一过程在火柴看来证明了两个问题:其一,证明写作是可以被教授的,其二,在电影《天才捕手》中,编辑是作家的经纪人——而他们的工作,也印证了这种工作方式的合理性。于是,「天才捕手计划」由此而来。

2018年4月,天才捕手计划上线,简介是「捕捉最带劲儿的亲身经历」。上线之初,团队就决定将所有内容聚焦在四大垂类:职业、罪案、历史(包括战争)、传奇(普通人的传奇经历),每个垂类都能对标经典的、成功商业化的影视作品案例。其中,传奇作为国内现实题材中稀缺的内容,是重点挖掘的类型。

相比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KOL,天才捕手计划希望挖掘素人的独家故事, 「别人在岸边捡贝壳的时候,我们肯定要下海的。」

阅读过程中,这些故事往往会带给人强情节、高沉浸的阅读体验,分泌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让人欲罢不能,记忆犹新。

二、核心壁垒

天才捕手计划的核心壁垒是稀缺选题和优质产能的规模化,「我们最不缺会讲故事的人和好的选题。」火柴说。

现在,天才捕手计划签约了约150名的独家签约作者。许多读者会添加主理人陈拙的微信号,在一对一的沟通过程中成为给天才捕手计划提供周边故事源的「故事捕手」,数量与独家签约作者基本持平。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团队目前有两种写作方式。一部分是亲历者口述+写作者执笔,战争题材的故事主要是这种写作方式;多数则是像《逃离金三角》系列那样,由编辑辅助亲历者自己写作。

规模化的优秀产能需要源源不断的作者。天才捕手计划的优势在于,许多编辑将多年积累的写作方法论教授给作者,有利于帮助其在写作上不走弯路。其次,平台与作者的利益长期绑定,每产生一笔知识产权的权益,作者都会收到分成。同时,由于天才捕手计划有文字、视频、音频多种内容形式,所有内容都围绕四大垂类,这也有助于实现内容上的正循环。

编辑的培养同样是天才捕手计划建立自己核心壁垒的重要一环。编辑需要长期服务于作者,不仅需要天赋和文字功底,还要具有利他性。

由于天才捕手计划所需的故事编辑并非一个传统行业,市场上没有存量的人才输送,天才捕手计划选择自己培养孵化编辑人才。团队会将整个创作环节做详细的拆解,再将经验进行文本化梳理,便于编辑快速上手。

在四大垂类内容中,「职业」和「战争」是比较特殊的两个部分。

「真实战争故事」记录战争影响下普通人的人生,火柴希望「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性让人厌战」。在天才捕手计划内部,相比商业变现,这一垂类的价值更多是信息留存。「如果不留存,这些老人就过世了,这些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真实战争故事」是因主理人罗伯特刘而出现的。2007年,罗伯特刘成为云南信息报的一名讣闻记者,在过去的十四年中,她采访数百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写下百余万字战争报道,希望他们能作为具体的人被历史记住。

从故事的紧迫感出发,经历过战争的老人平均年纪已经超过100岁,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人手,于是真实战争计划成为拥有四个全职编辑的精悍团队。这一工作对采访能力和耐心都有很高要求。「很难招人,和老人们聊天需要很大的耐心,老人们有时会有口音,或者听力不好,编辑们打电话喊到外边都能听见。」

罗伯特刘采访烈士妈妈

「天才职业故事」的市场一方面在于强故事性,许多用户对于不同职业的了解都有盲区。故事的形式可以让面临职业选择的人了解职业的细节,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经验,而经验是最难去传递的。

运营上,天才捕手计划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风格。「我们所有账号,都是以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运营,我们拿用户当朋友。」

「铁」是火柴在提到用户时经常脱口而出的形容词。这种「铁」体现在用户对内容的高忠实度,也体现在平台与用户的交流方式上。

在天才捕手计划每一条推文的开头,主理人陈拙都会用第一人称与用户打招呼,让用户对故事产生信任。「就像朋友一样,告诉你这个故事为什么有价值。」

「铁」还体现在运营人员会回复用户的每一条私信。天才捕手的运营说,「一条私信在自己的账号上看是999+分之一,可对于用户来说就是唯一的。」

三、多线并行

在经历了约一年多的探索后,天才捕手计划实现了比较稳定持续的产出——从一周一更变成了一周三更。

达成稳定产出过后,天才捕手计划也在尝试文字、视频、音频等产品线,每条产品线有自己的选题标准,但共同追求是真实性、真实感和故事性。

真实是整个团队的核心要求,编辑会对亲历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查,涉及到案件或是公开信息会去对照核实。真实感体现在,从信息中挖掘最真实可感的、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细节,如果亲历者记忆有缺失,就会保留这种真实经历中缺失的空白地带。

去年,天才捕手计划为了提高选题的流转效率,让好的故事能被充分开发,正式将「选题中台」投入运作。

选题中台由资深的内容从业者进行核心负责,其他员工进行配合、同步分发。「选题是我们的核心壁垒,所以要找专人管理发掘好,把壁垒建的更高。」

四大垂类中,「职业」也是视频、音频领域的主打内容。

2019年末,天才捕手计划上线播客天才捕手FM,聚焦于职业故事访谈。

天才捕手FM

那时,编辑部正在思考如何处理那些没达到长故事标准、却有知识价值的素材,新兴的播客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通过对话,亲历者讲述细节,主播代替用户发问补充盲区,是一个有效的释放途径。人人都会在职业中遇到困难,挖掘不同职业遇到的问题,也成为好故事的来源。

火柴说,在播客领域最难的环节是找嘉宾和找好主播,编辑部之前的储备为播客提供了很多独家故事源的同时,猛哥作为一个曾经担当过访谈节目主持人、爱听故事、有亲和力的主播,让两个问题都迎刃而解。如今,天才捕手FM已经成为头部叙事类播客之一,2021年获得苹果年度编辑精选大奖及小宇宙年度热门播客称号。

由于视频拥有更大的流量池和更广泛的人群,2021年,天才捕手计划上线了视频业务。这一产品线的增加也让团队从2021年的三十余人变成今年的四十余人。

视频产品线包含「天才职业故事」动画和火柴作为主持人进行的真人访谈。主要形式是中视频,火柴表示,中视频在承载一些深度内容上非常有优势。

动画的核心特点在于还原事件,一部分故事可以被转为影视版权,一部分则直接做成动画。

自去年6月上线后,「天才职业故事」在B站已经积累了91万粉丝,在小红书积累122万粉丝。获得B站2021年度特级知识分享官和知识黑马称号,还曾与最高检合作制作人物系列视频,并多次登上B站、抖音、微博热门。

火柴提到,动画产品线能覆盖到许多年轻用户,这些故事会向年轻用户对齐职业信息,不过度浪漫化或矮化某些职业,播放量和互动率都很高。

动画的制作难度较大,前后需要采访、编剧、分镜、绘制、动画、剪辑等多个流程,按照一条常规动画的长度,平均需要两到三周的制作时间。现在团队正在统一画风,以便后期在走向漫画出版时,同一题材能形成一致的画风。

在策划人物访谈时,团队发现,尽管市面上已经有许多人物访谈,但能让一个人完整讲述特定经历的内容并不多。而天才捕手计划团队善于从一个看似普通的人生经历中挖出独特的点,通过访谈放大签约作者和平台品牌。

真人访谈

现在,视频团队也在尝试做微纪录片,亲历者讲述之余,还可以去故事发生的地点,或是特殊的职业的工作场所。火柴表示,微纪录片作品预计在年中发布。

「我们认为用户需要这样的内容,只是创作成本比较高,大多数人可能扛不住找选题这个环节。我们把壁垒建的非常高,好选题都是实打实规模化出来的。」

四、多元变现

天才捕手计划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IP开发和品牌商务两个部分。

在已有的播客、视频、文字、条漫实现全闭环的基础之上,天才捕手计划也在围绕自己核心的IP做全生态的开发。目前已经达成影视开发、图书出版、有声产品、付费收听、付费阅读长故事等多种IP开发模式。

火柴表示,天才捕手计划并没有绝对的IP孵化路径,一个内容在创作之后,可能会变成多种形式,产品线之间本身路径相通。开发顺序更多取决于内容本身的特性及外界的环境。

以《逃离金三角》系列为例,作为一个强阅读驱动力、传奇性的故事,这一题材在影视环境中较为稀缺,篇幅也足够支撑影视改编。但在走向出版时往往需要调整尺度,因此影视化先于出版进行。

目前,《逃离金三角》系列已经被国内最好的犯罪导演之一担任编剧并亲自执导,还有《罪行》、《侠女事务所》等多部涉及女性成长、亲子关系、医院、律政的影视作品正在开发中。

有些故事在文本端就开始用付费阅读盈利,天才捕手计划公众号如今平均每个月都会有2-3篇付费内容,饱受欢迎的《寻凶手记》系列曾达成单篇故事6元,4万个微信用户付费的成绩。此外,故事也会在其他平台付费上线,通过分账盈利。

与一般内容生产方的出版逻辑不同,天才捕手计划的图书出版选题在系列化文章推送之初就已经确定,纸质化水到渠成。

《白色记事簿》封面

其中销量最好的是医院题材《白色记事簿》系列。在知乎「北京协和医院有多牛?」这一问题下,天才捕手计划编辑的故事获得了超40万点赞——超出第二名点赞数的十倍以上。在近2万条的评论中,有人说「第三回看这篇文章了,今天再读依然感慨。」

天才捕手FM也在尝试付费播客,在一些与生死命运相关、跌宕起伏的题材上探索;有声书方面,《逃离金三角》已经在喜马拉雅达到9.7的高评分。

2021年,天才捕手计划在版权开发方面盈利超过1500万元。除此之外,商务也是天才捕手计划的另一个盈利来源。

火柴表示,互联网和新消费公司是目前合作较多的品类,「尤其互联网是连接人的,品牌投放时更多在讲述人物故事、品牌故事,特别适合我们。」在互联网品类,外卖员、商家和买家、创作者,都具有很强的「人」的属性。

同时,基于与用户建立的很「铁」的情感连接,公众号也可以通过话题征集获取高价值UGC内容来传达客户品牌价值。「用户参与了内容的共创就更乐于去分享。」

在众多产品线中,文字端更主打知识产权,视频和播客在火柴看来是更适合承接品牌合作的渠道。

天才捕手计划的视频产品以制作能力见长,火柴表示,品牌看重的不仅仅是流量,还包括策划、剪辑、包装能力,借助方法论和质检把控,才能规模化创作稀缺内容。

动画在「讲故事」的基础之上,每一期都会标注「根据真实经历改编」,对故事做细微的调整,便于控制时常和节奏,也便于做品牌植入。因此虽然上线时间较晚,但商业订单并不少。

真人访谈可以通过讲述创始人或是核心员工的人物故事,来为其打造形象,「信任一个平台很难,而让你去信任一个人那就很容易。」加上用户对于作为主持人的主理人的信任,也会为品牌赋能。

播客的特点则在于「新」。由于陪伴属性较强,播客与听众之间的关系天然更近,加之播客市场尚未下沉,整体听众群体消费能力较高,善于做品牌露出。同时具有一定出圈属性,用户乐于将高质量播客内容转发到其他平台。

天才捕手FM已经与字节、阿里以及元气森林等平台型、新消费公司有过商务合作,主播猛哥还担任元气森林能量饮料品牌「外星人」的品牌大使——猛哥与品牌希望传递的精神价值契合,职业也几乎能容纳所有的话题,于是双方定制了五期播客内容,传递品牌价值。

「捕手」延伸「触角」的边界在于是否为故事性的叙事。天才捕手计划现阶段的核心业务仍然是作者的开发,知识产权的沉淀。接下来的探索将从平台和开发流程上展开,比如尝试在视频号这样新的平台去做内容,以及尝试之前比较弱项的开发形式。

「为什么我们不怕尝试?因为我们核心优势跟核心壁垒比较独特,而且我们并没有脱离自己。在长期耕耘的领域,我们不是赤手空拳的去打仗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