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美与共:与00后学生一起寻找昆曲之美

张敏霞(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2017-08-13 14:5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然而,我们的教育对象——00后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知道的三国是游戏版的,他们眼中的李白是王者荣耀中的动漫人物,文言文成为学生们最为苦恼的学习内容之一,历史中讲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被他们戏称为“消失的文化”、“老文化”。传统文化遇见了现代尴尬。

好在附中的选修课和社团课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因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爱好而建构,于是我设计了主题为“历史文化篇”的课程,其中一项内容是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戏剧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没想到还真的吸引了一批感兴趣的00后,当然也混进了一些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课堂上,学生们对是否要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戏剧昆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感兴趣的G同学说:“我觉得,在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寻求中国自身发展的诉求下,我们或多或少淡漠了或者主动抛弃了一些本国的传统文化。前几天语文课讲到昆曲,我发现同学们印象中的昆曲,仅限于课本中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及从来不看的戏曲频道。在流行乐盛行的当下,昆曲更被视为陈年旧货,传统文化如何发展成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我的看法是,传统戏曲内容老套,表演程式化,节奏缓慢,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看戏的以老年居多,昆曲在年轻人中缺乏市场,我个人就无法理解语文老师说的昆曲之美,那些咿咿呀呀的调子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我是不会去听的。”“兴趣不大”的H同学如是说。

昆曲课

面对传统,00后学生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对传统戏剧不感兴趣成了他们的“特色”,这不由让我感慨。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且名列榜首,中国古老的昆曲艺术受到国际认可,国家文化部对昆曲也提出了“保护、传承、发展、挖掘”的八字方针,此后沉寂已久的昆曲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人士和昆曲爱好者都在努力推动昆曲的发展和延续。作为“百戏之祖”,昆曲本身具有文化、历史、美学等多维价值,因此被称作传统文化艺术的璀璨明珠。然而,由于缺乏了解,学生对昆曲依然没有兴趣亦无认识,不想听不想看不愿接纳。怎么办?我抓住学生对昆曲美不美的说法,调整课程内容,准备开设《寻找昆曲之美》系列课程,试图让学生通过观摩、了解以及探究昆曲,培养他们对昆曲艺术的认知与情感,促使他们走进昆曲的世界,感受“非遗”的魅力。

为此,我详细收集了国内历史学科在拓展课上进行戏曲艺术普及教育的相关资料,并编写课程提纲:第一阶段以专题讲座形式,观看香港中文大学的“微课”视频,辅以教师讲解昆曲历史,目标是初步接触、激发兴趣。第二阶段播放经典片断,请来了专业昆曲表演者吴燕妮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在观看昆曲过程中,达到体悟、欣赏的目标;并通过讨论最终确立五个传承民族文化的专题,即“昆曲之文字美”、“昆曲之服饰美”、“昆曲之表演美”、“昆曲之声音美”、“昆曲之历史美”,由学生组成小组自主探究。第三阶段是课堂交流展示,此时教师的角色已从台前转为幕后,打通课堂边界,引入社会资源,教学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得以充分凸显。

在专题讲座阶段,吴老师介绍了昆曲闺门旦表演的审美特征,女生们戴上点翠头面,配以顶花、边凤,身着淡粉、水绿、鹅黄、湖蓝等清丽色彩的帔和褶子时,一个个现代“女汉子”立马化身为美艳清丽的古典美女,搭鬓、踢裙、荡脚,一颦一笑间透着古典的优雅与娴静。当然,课堂内的昆曲学习并非以表演为目的,借此引发学生对昆曲的兴趣与关注,丰富其情感世界,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思考与感悟才是要义。

昆曲社团布展

在交流活动阶段,学生们根据用途和创意,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所收集的资料,并以故事形式分享,同时附上书面报告。各小组学生还分别讲述了他们一个月来走进昆曲、体验昆曲的经历。

表演组的J同学介绍说:“我们小组向专业的老师请教,了解到了昆曲‘载歌裁舞’的表演形式,学习了通过用手势、脚步等肢体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当我们亲身尝试吊嗓子、走圆场,甚至生平第一次画脸、包头,才真正体会到这门古老艺术之美。”

历史组的Y同学有着更深的理解:“昆曲的剧本大多具有较为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社会生活,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昆曲艺术宝贵之处,不仅是昆曲本身,还有其中的历史、文学之美。昆曲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吗!它独特深厚的美学传统与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对于我们民族乃至人类都具有永恒的魅力。”

体会昆曲之美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民族的心声与家国的情怀。一些原先对昆曲较为排斥和抵触的学生开始变了,H同学感慨地说:“我原来喜欢传统文学,但不喜欢传统戏剧,总觉得它们太假太做作。然而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放慢脚步,放缓节奏,静下心来感受昆曲,有一种空谷幽兰的意境。正如白先勇先生所说的,昆曲的动作、唱腔、词情水乳交融给人丰富的享受。”

由H的转变开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抵触、拒绝到接触、感悟。受到学生交流的启发,我决定进一步深化探究活动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写一篇活动感悟:(1)从昆曲效应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现代对接?(2)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的中国如何定义自身?

这些开放的问题引来了学生更为深层的思考,S同学写道:

很久以来,失去了时代的连接、缺少了情感的沟通,传统文化在许多人眼中逐渐成为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而在近距离接触之后,才开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及其丰富的“时空存在”。昆曲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创新,“亘古亘今,亦新亦旧”。这正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我们振兴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

学生的文字让我惊艳,我因势利导:弘扬传统文化已赢得社会共识,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呈“井喷”之势,但“泛产业化”“戏说历史”“简单重复”却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如何真正实现心灵深处的文化“还乡”与“寻根”?……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还积极参加昆曲社团,将昆曲文化、艺术和故事加工成各类创意文具。按学生的说法,就是让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活场景,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这才是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昆曲社团明信片

从“昆曲美不美”的争论到开设昆曲系列课程,从《寻找昆曲之美》到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教师精心设计话题,普及“非遗”知识,营造人文氛围,力图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文化传承是面向未来的一种积极文化建构,更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必由之路。

教学的意义需要通过学生真实的学习、内心的感悟来实现,教师要善于等待时机,抓住课堂启情点,找到有共鸣的视角、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美美与共”,收获更多的热爱和尊重。教师更要善于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动心、动情的过程中生成价值取向。这些倾情投入的00后,他们未必会真的投身戏剧事业,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肯定会有更多理解和认同。情感的知识化,知识的情感化,如此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