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荠菜,是春天的赞美诗
原创 同呲呲 吃货研究所
春风没有吹散疫情,依旧吹绿了柳枝和泥土中的点点新芽。防控虽然给生活造成了一些困扰,可大多数人还是在努力将生活向以往正常的方向拉着。挖野菜的人们,戴着口罩,星星点点分散开来。不同于印象中春日踏青挖野菜是亲子娱乐休闲活动,如今严峻的疫情形势,让挖野菜的人多了些“职业人”的味道,少了孩子们的嬉笑和聊天的闲情逸致,只有认真工作的效率。
挖野菜的人们丨图虫创意
在北方,作为为数不多能在春天各大饭店门口滚动液晶屏上争相显示出来的时令菜,荠菜绝对是妥妥的胜者。它不像香椿一样味道独特,只照顾到少数人的口味,荠菜的清香,是一种淡淡的甜味,凉调、煮汤、做馅均可,营养价值先不说,怎么做味道都挺好,这就赢了。
荠菜馅饺子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妞妞妈美食
01
荠菜的鲜美
/ 在于包容 /
荠菜,又叫地菜、地米菜、田儿菜。虽是一年生完全依靠种子的再生植物,就像拓荒杂草一样,荠菜的种子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但换代时间短,具有一年内产生数代的能力,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有裸露的泥土,温度、湿度合适就都可以生长。因为生长速度快,所以一开花就老了,挖荠菜通常都是赶早。
荠菜丨拍摄 红色皇后
第一次吃到荠菜猪肉饺子,味道真是惊艳到我。它不同于其他蔬菜,有明显的口味特征,荠菜和成的馅料仿佛是一个整体的,不管馅料里有猪肉、虾皮还是生抽蚝油,鲜香的仿佛是天然就有这样一种味道。后来每次吃的时候都留意,就发现它实在是太独特,味道不出挑,就是那么似有似无的、代表春天的一点鲜甜。做馅料的荠菜因为要被剁碎,即使开了小花也是可以的。荠菜很嫩,可以不用焯水,洗干净去根、切碎、和肉馅拌匀即可。
荠菜馄饨也是一样的丨豆果美食网网友笑甜点
如果做成凉菜可以不用切,整支放在沸水中轻焯一会,颜色更加鲜绿。如果味道拌重一些,荠菜就是调料的味道。
凉拌荠菜丨豆果美食网网友Dandelion_蒲公英
02
从二月初二
/ 吃到三月初三 /
回溯中国古人顺应天时地情的饮食习俗,不同的节令都食相应的“草”。出了正月,到了二月的“春耕节”,也要“食草”。陕西关中地区一直有“二月二拾菜”的风俗,当地老人们也常说长在庄稼地里的荠菜最为肥美。唐代李焯编撰的《秦中岁时记》就有记载,“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这里所拾之菜,主要就是荠菜。
随便一翻,荠菜之美味记录了几千年,从上古时期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邶风·谷风》中便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到美食家频出的宋代,范仲淹还专门为其写了一篇《荠赋》,里面写道:“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 陆游也在《食荠》中说:“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鲜嫩的荠菜 | flickr xuxubus
虽说农历二月二已开始吃荠菜,但荠菜其实是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主打草”,故荠菜还有“上巳菜”的别称。清代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即是说各地都流行的“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风俗。
荠菜煮鸡蛋丨豆果美食网网友西蘭
03
挖荠菜要注意
/ 李鬼装李逵 /
荠菜虽好吃,但挖荠菜也算是一门技术活儿了,因为有很多野菜和它撞脸!比如泥胡菜、独行菜,就和荠菜长得很像,稍不留神就被误采了。
记得我第一次采荠菜,拿着朋友给的样本,照模照样挖出来的“荠菜”,晚上就让我上吐下泄……
现如今,我也有了一些采荠菜的小经验,总结下来就是先找到开花结果的荠菜!荠菜的小白花连着桃心状的绿色小果,一根一根挺立地长着,生怕你看不见它。然后观察它们的叶子形态,再在其附近找类似符合规律的没有开花的荠菜。
荠菜的角果,长成桃心状,很好辨认丨Wikimedia / Beentree
除了容易认错之外,户外的野生荠菜还可能会受到一些环境污染的影响。这几年也出现了专门种植的荠菜,比野生的长得齐整,市场超市都可以买到,大家不如买点这样的,吃起来会更放心一点。
荠菜饺子的香,真是谁吃谁知道!
原标题:《荠菜,是春天的赞美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