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教授:《建军大业》主要人物呈现次序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
这种事先的忐忑主要出于下面几点担忧:
一是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记忆重构如何契合观影标准业已越来越高的当代眼光?
二是怎样处理才能让当今和平年代观众合理承受往昔的枪林弹雨、血雨腥风镜头?
三是如此多“小鲜肉”集中出镜,能否保障历史叙事的庄正性及其美学深度?
四是原本擅长娱乐片或艺术片的香港导演,能否力扛如此重大题材?
影片看完,我一方面真切地领受到该片在如上几方面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之成效,另一方面也难免生出一些遗憾来。
在当代重构往昔重大历史事件所铭刻的深厚历史记忆,无疑需要适应当代眼光之需要。南昌起义作为中共打响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到目前为止已被电影、电视剧及其他多种艺术样式反复再现过若干次了,如今的影像重构能满足越来越趋新的当代审美趣味和越来越挑剔的当代电影眼光吗?
或许正是为了回应这一空前严峻的美学挑战,影片在叙述这“第一枪”的逼真性、合理性和当代启示方面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这“第一枪”的逼真性,主要体现在精心重构它之所以打响的来龙去脉的历史事件链上面。
这里的重构历史事件链或大历史事件链,是指并非孤立地或就事论事地仅仅叙述一个历史事件本身,而是着力探寻该事件与其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其他相关事件的链条式关联,从而揭示它与其他若干事件的本质上的相互关联性。
如此,与过去的同类题材影视作品相比,这一次没有局限于就事论事地只讲南昌起义这一次历史事件本身,而是采取了美学家宗白华意义上的“以大观小”的叙述手法,这就是把这一事件本身嵌入一个更加宽广而又深厚繁复的历史关联整体即历史事件链之中,去重新考察其在更大的历史事件链条整体中的意义。
在这个被悉心构建起来的综合、立体而又宏大的历史事件链整体中,既纳入之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阴谋与血腥场面、之后中共中央相关会议的紧张激烈论辩情景,又接续之后南昌起义军南下后壮烈的三河坝战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缘起、以及会师井冈山根据地热烈画面等。当这整个历史事件链被前后左右上下里外地精心串联起来,“第一枪”的逼真性就随之建立起来了。
其次,由这逼真性的建立,恰好可以回答一批批当代年轻观众心中难免生出的合理性疑问:为什么偏要实行武装反抗而不坚持和平请愿或非暴力的和平抗议?
正是通过上述一个个历史事件镜头之间的蒙太奇组接,特别是透过一开头上海街道和平请愿的学生和工人如何被残暴镇压、工人起义军领袖汪寿华如何被杜月笙诱骗残杀等镜头,武装反抗的合理性得以逐步建立起来。
最后,如何让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今天需要的当代启示,才是影片的真正宗旨之所在。这当代启示主要有:一是武装反抗出于迫不得已,二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真理,三是“党指挥枪”是绝对领导原则等。
似乎正是为了实现上述重构历史事件链的意图,影片独出心裁地运用了立体式全景式再现手法:将与南昌起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个个主场面与主场面、主场面与次场面、现场情景与幕后情景、主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等多层次、多侧面和顺序地精心组接、串连或匹配起来,让观众可以一次同时观赏到那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所蕴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微妙性。
例如,对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第一枪”全过程的叙述,就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所分别发挥作用的主场面相互平行交错地组接起来,让观众立体地和全景地目击其壮怀激烈的全过程,重建起逼真、生动和洋溢理想主义精神的起义现场景致。
再如南昌起义前夕毛泽东在武汉与周恩来的会面、在长沙板仓与妻子杨开慧和儿子们的惜别,都看似与南昌起义并无直接关联的次场面,但现在放在整个历史事件链中,却立即产生了举足轻重的点睛之笔才能起到的作用:假如没有毛泽东毅然独自返回湖南领导农民起义的独特的道路选择,就不可能有与朱德部队的井冈山根据地会师,也就不可能有南昌起义后来所发生的深远的“第一枪”的历史意义,而一次历史事件的结果就可能被历史本身所改写了。
再如李大钊在北京被张作霖逮捕和杀害的事件,在这里通过讲述收到一封南方要人电报而与蒋介石叛变和出卖直接关联起来,可以加深观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本性的真切了解。
朱德领导的三河坝阻击战,本来只能属于南昌起义的后续战役,在历来的同类题材作品中较少叙述,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主场面才有的深远而重大的历史性意义:假如没有这次阻击战的成功指挥和队伍的及时转移,就不可能有后来朱毛会师的意义建构发生,也就同样不可能有这次起义的深远历史意义的完整生成和呈现。
该片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实现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心理与当代观影人心理之间的跨时距的调适。为了满足当代观影人观照和理解遥远的历史年代的当事人心理的愿望,影片注意重建起过去较少呈现的一系列历史性画面,例如周恩来与宋庆龄的会面、张作霖与儿子张学良有关李大钊的命运的谈话等等,从而在历史人物心理与当代观众心理之间搭建起一座座可以沟通的桥梁来。
该片的另一值得关注的看点在于,主要人物呈现次序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单说在南昌起义这一次事件时的角色重要性次序,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四人无疑应排在头等重要位置上,但该片却大体呈现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和粟裕等这一由重及轻次序,这显然是按照后来在整个中国革命史编撰中的历史性定位去重新追溯出来的序列,故属于追溯的而非当时起作用的历史次序,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
而对当时极次要角色林彪的多次表现,算得上是对其后来所曾发挥的作用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当代肯定。让一批刚崭露头角不久的新生代演员如周冬雨、李沁、陈赫、李易峰、董子健、欧豪、刘昊然、马天宇等去表现当时同为青年的重要人物,并且与一批圈内业已成名的老中青演员如王庆祥、张涵予、黄志忠、王景春、刘烨、朱亚文、于和伟、霍建华、马伊琍、宋佳等“飙戏”,着实让人捏把汗。但影片呈现出来的影像系统表明,这群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还是可以接受的。
说到这里,该说说影片的一个关键的美学历险了,这就是让香港导演刘伟强来承担如此重大革命题材影片生产过程的导演这一要角。
的确,随着《十月围城》《风声》《中国合伙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的相继成功(例如,7月21日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委员会成员集体票选2016年度十佳国产片,位居榜首的居然就是《湄公河行动》),被我称之为中国南部电影模块代表的香港电影人,与位居中国电影主流的北部电影模块之间的交融,加快了中国电影的次级奇幻叙述及喜剧化风格传统对主流的庄正叙述与悲剧性传统的改造与润饰步伐,使原本严肃而威严的主旋律题材得以转变为富于感染力的奇幻灵动的影像系统,增添了可观可赏的品质,在观众中创造出不俗的国产片票房业绩。
这种改造与润饰作用的确在这里又一次发生了有效的美学作用——影片对诸多场景、人物、心理等及其相互关联的蒙太奇组接,体现出化重为轻、删繁就简、大事化小等新奇处理法,例如多次表现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私人对话,甚至再现年轻的邓小平在党的会上发言而遭到禁声等过去无法想象的细节。
这样做诚然可以绕开一些本来难以回避的尖锐矛盾,呈现历史事件中某些有趣的细节及其意义,但是,与此同时,其付出的美学代价也难以避免:开头的学生和工人游行而遭到反动派残酷镇压的血腥场面,在今天是否会产生“暴力”镜头的副作用?当着全力展现精英人物的挽狂澜于既倒的历史性作用时,通常要求的普通人民群众的历史性作用呈现又在哪里?结尾处直接喊出“党指挥枪”的口号,虽然出于当代原则的要求,但难免与前后剧情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脱,好似突兀于影像系统整体之外,缺乏中国艺术美学传统所要求的兴味蕴藉,就可能降低影片应有的审美价值品级或艺术品位。
关于《建军大业》本来还可以谈及更多,这里暂且打住吧。就这些方面看,这部影片所实施的以立体式全景式再现手法重构历史事件链的影像美学探索,以及加快和加深南北电影模块之间美学交融等措施,已经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可以继续深入探索下去,但相应的美学代价也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以便使得预期中的国产片审美价值品级或艺术品位能更高些。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原标题为《重构“第一枪”的历史事件链——关于<建军大业>的几点感想》)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