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唯一解放军庙:群众自发筹建,供奉27位烈士
原创 前线编辑部 人民前线
作者丨赵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追思
三月初的惠安崇武镇,海风送暖,万物迎春。
在朋友指引和战友带领下,我来到仰慕已久的解放军庙,面向英雄神像敬献三柱香:
一柱敬给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廿七位先烈,感恩他们舍身护民、以身殉国;
一柱敬给支援作战而失去生命的老区群众,感恩他们踊跃支前,鱼水情深;
一柱敬给新时代牺牲的英雄烈士,感恩他们英勇战斗、护土守疆。
在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灵有千余种之多,福建省更是有着“千神之省”之称。但在“千神”之中,有一座庙宇却尤为特殊。
凡人之躯,可奉神明
这座庙宇位于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海滩,这里不供奉上帝和鬼神,也没有菩萨和妈祖,而是将27名解放军烈士群像奉为主神,自建造以来,香火繁盛。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庙”的“廿七君庙”,也称“解放军庙”。
73年前9月的一天,国民党多架战机突袭崇武镇西沙滩。正在组织训练的解放军立即疏散隐蔽,而没有经验的老百姓们则慌乱地四处逃跑。敌机对着人群开始疯狂扫射,这时刚刚隐蔽的解放军立即又跑到沙滩上端起机枪向敌机反击,敌机便掉转机头向解放军投炸弹。
这时有一个跟着母亲来海边地里挖地瓜的小女孩被解放军战士们用身躯保护住了。一阵爆炸声过后,5名解放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小女孩则平安脱险。
被救的小女孩原名叫曾阿兴,时年13岁,从此她改名为“曾恨”,为了记住那些残害人民的国民党反动派,也为了表达她当时幼小心灵对解放军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她以惠安女独特的方式虔诚地祭奠牺牲官兵的英灵。
在这次敌机轰炸中,崇武老百姓无一遇难,而人民解放军为了保护当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有24名官兵壮烈牺牲。
当天下午,老百姓与解放军官兵一起掩埋了烈士,小女孩与她的母亲在烈士墓旁烧起纸钱。第二天,烈士墓旁建起了一座约10平方米的小屋,里面安放着烈士们的灵位,上面写有“廿四君灵位”,小屋成了当地老百姓祭拜烈士的场所。
自小屋建起以后,小女孩天天到这个小屋里给烈士烧香。小女孩长大后,在18岁那年嫁给了一位解放军,她的女儿们成年后也嫁给了解放军,但是她到小屋祭拜烈士的习惯从未改变,先是跟着母亲来,接着自己来,后来便是带着女儿来。
曾恨年轻时就有一个愿望,要把烈士墓旁的小屋建成一座像样的解放军庙,几十年过去了,她靠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终于在1993年向政府申请了一块地皮,开始一边筹款一边动工修建解放军庙。1996年,建好“解放军烈士庙”时,又将三位并不在西沙湾牺牲的解放军也“请”来,原本供奉的“廿四大人”变成了匾额黑底金字上书“英烈廿七君”。从此,曾恨就住在庙右侧的小房子里,成了解放军庙夜以继日的守庙人。
数十年来,每逢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驻地官兵、党员干部、青年学子和各地群众,都会来这里参观祭拜,瞻仰缅怀,时常举行入党、入团和入队仪式。
塑像非迷信,群众敬英雄
革命战争时期,驻扎在福建各地的红军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这里的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拥军支前工作中去。男人修筑工事、抢送伤员,妇女缝衣纳鞋、救治伤病员,就连少先队、儿童团都积极加入对敌斗争,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参军、夫妻并肩上战场的动人场景。
新时期,在部队热火朝天的驻训场、硝烟弥漫的演习场,到处都有当地政府领导和群众的关怀慰问,还有驻地公司企业将大量的饮用水、面包、水果等物资送到参训官兵手中,热情的老百姓甚至还将猪羊送到战地炊事班。
那些把人民高高举过头顶的人,人民也会将他们高高举起。那些对人民舍生忘死的军人,同样也被人民举过头顶,奉为神灵。
爱人者,人恒爱之
为解放军战士塑像立庙,既见证了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情深,也诠释了我军“全心全意为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全国唯一的解放军庙”这个标签,见证了福建这方热土崇军尚武的爱国精神和文化情怀,也是当地信俗文化与拥军传统相结合的自然体现。
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
国家安全无价,英雄生命无价!
感念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念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这背后是无数为国牺牲奉献的烈士和英雄。
逝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
而今,清明又至,囿于疫情,文明祭祀。
谨以此文为烈士们祭扫敬香,追思缅怀。
原标题:《那天,我在解放军庙敬上三炷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